漢語中的“裙帶現象”,最初指某人因自己妻子或其他女性親屬的關系而獲得官職。後泛指因血親、姻親和密友關系而獲得政治、經濟上的利益,以及政治領導人對效忠者、追隨者給予特別的庇護、提拔和獎賞。
“裙帶”在英文中有壹個意思大致相當的詞:Crony。據《朗文當代英語詞典》,Crony是指壹個集團中的成員,這個集團中的成員們之間交往密切、互相支持,並為彼此利益不惜采取不誠實的行動。
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後,Crony capitalism(裙帶資本主義)壹詞在學術界和媒體中迅速流行起來,它又被稱為關系資本主義、朋黨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密友資本主義。
最先被較為系統地揭露出來的個案是菲律賓馬科斯執政時期的“密友資本主義”。1986年馬科斯政權垮臺,馬科斯家族和菲律賓政治經濟體制中的弊端立刻成為國際社會的熱門話題。按國際社會普遍存在的“為尊者諱”和“痛打落水狗”的習慣,盡管蘇哈托是馬科斯是同壹個時期的家族統治、貪汙腐敗的典型,但蘇哈托的問題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才得到普遍的揭露和批評。
外國投資者在亞洲裙帶資本主義環境中學會了壹個詞:“關系”(因其含義深厚而在英語中找不到對應的詞而只好直呼“Guangxi”),例如他們在印尼明白了這樣壹個“道理”:要想在印尼獲得投資利益,必須尋求有勢力的合夥人,最理想的合夥人就是蘇哈托家族成員,最低限度也是蘇哈托最親密的朋友。沒有他們的直接參與,外國投資商就很難簽訂投資協議,即使簽署了協議,經營起來也是寸步難行。
壹項對菲律賓企業領導人和重要企業集團代表的采訪,總結出馬科斯“密友資本主義”(或裙帶資本主義)的壹些主要特點:
1. 權力集中在政府手中,以及運用政府的職能機構將經濟特權授予私人部門中的壹些小集團。馬科斯的密友在經濟的壹切部門都很活躍,他們的勢力主要來自政府配給的壟斷權。農業出口、銀行業、房地產業、服務業、賭博業、酒店業、面向國內市場的制造業、建築業和伐木搬運業等等總是分配被那些同馬科斯夫婦親近的人。
2. 這些所謂密友是總統或總統夫人的親戚或親密夥伴,這些人在馬科斯上臺之前並不出名也不特別富裕,其中有的人是馬科斯在法律學校的同學,如糖王羅伯托·本尼迪克托,有的則是馬科斯第壹次競選總統期間的捐贈者(也許相當於“開國元勛”)。
3. 這些密友對總統的支持既可能是政治上的也可能是經濟上的,或兩者兼有。壹個以農產品為主的出口集團控制著經濟的要害部門以及眾多的選民。這些人成了地區的政治頭目,負責控制他們的地盤並向馬科斯提供選票。
4. 每壹位馬科斯的密友都有壹批追隨他的小密友。
5. 不是馬科斯密友(或密友的小密友)的企業家都在不公平的競爭中遭受了損失。[2]
關於裙帶資本主義,保羅·克魯格曼將它定義為“商界和政府通過合作使國民福利最大化”(《蕭條經濟學的回歸》)。他認為在經濟發展的某個階段這種合作固然可以把整個國家的力量引到最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途徑上,但隨著日積月累,它會造成監管不力和貪汙盜竊的“道德風險”。
按吳敬璉、錢穎壹等人的理解,裙帶資本主義或權貴資本主義是指壹種畸形的或壞的市場經濟,其中壹些人通過權勢和關系網尋租致富,在成為既得利益者後,對種種合理的市場化改革以各種方式大加阻撓。筆者支持這壹富於現實性的定義。
按保羅·薩繆爾森的說法,裙帶資本主義在全世界是壹個普遍現象,美國也有,在韓國、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地流行的是壹種亞洲式的裙帶資本主義(《探索智慧之旅——哈佛、麻省理工著名經濟學家訪談錄》)。
何謂亞洲式的裙帶資本主義?筆者認為,亞洲式裙帶資本主義除了“商界和政界不道德的結合”的***性之外,還具有以下特性:
壹、前現代性。以保護人—被保護人、恩主—扈從關系這種前現代的政治文化作為支撐。無權勢者缺乏獨立人格,依附心態非常嚴重。
二、體制性。體制上的諸多缺陷,如政治上的威權主義統治,經濟生活中過多的政府幹預,法制不健全等等,為亞洲裙帶資本主義提供了深厚的體制和政策土壤。這也導致了亞洲裙帶資本主義的形式更為豐富多樣,如政策性的行業壟斷、侵吞、回扣、在企業和基金會兼任職務、利用大型公***工程牟利、非法占有國家土地等等。
三、家族性。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沿著血親、姻親、部族關系畸形地集中起來,無論是政治領導人的家族還是政治領導人的密友們的家族,均能在這種裙帶資本主義體制中成為超級富豪家族,家族、密友利益超然於法律和市場經濟的應有秩序,貪汙金額普遍巨大。在這樣的國家中,只有私人政治,沒有公***政治。
四、全社會性。上行下效,各種層次的朋黨關系、密友關系從低到高形成了全社會性的金字塔式的網絡結構,公務員乃至全社會的道德水平下降。特別是精英和權貴階層的大面積腐敗,使市場經濟秩序極度混亂,社會發展陷入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