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隸書的第字怎麽寫

隸書的第字怎麽寫

隸書“之”字的寫法是

隸書的簡介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 ,是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壹波三折”。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的起源

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李斯創立小篆後,又采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是在監獄裏創造出來的字體。分“秦隸”和“漢隸”。

隸書的創作要點

1、要取法漢碑和秦漢竹木簡。所謂取法,就是認真刻苦地解讀、體會,而不是浮光掠影。少看當代人的作品,看當代人的作品要看出其缺點和不足。

2、恰當把握主體的創作狀態。“書寫性”其實就是將書寫過程和創作情緒紙面化。行筆重復,會形成慣性。由生到熟,要避熟趨生。

3、正確對待風格問題。風格是自然生成的,不能壹概而論。風格面貌不強,不必耿耿於懷;已經形成風格面貌的,也不必沾沾自喜或故意回避。

隸書的主要代表作品

隸書的代表作品分別是,唐代隸書歷來有韓擇木、蔡有鄰、李潮、史惟則四家平分秋色。其中韓擇木列四家之首,其隸書代表作是《祭西嶽神告文碑》。史惟則,人稱“史侍朗”,代表作是《大智禪師碑》。而蔡有鄰、李潮鮮有作品傳世。此外,唐代隸書作品,著名的還有徐誥的《嵩陽觀記》,唐玄宗的《石臺孝經》,李白的《上陽臺》,杜牧的《張好好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