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的引證解釋是:⒈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引語本《左傳·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掊之。”孔穎達疏:“角之謂執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三國誌·吳誌·陸遜傳》:“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唐陳子昂《上西蕃邊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將邊疆,惟倚金山諸蕃,***為形勢。”⒉謂分兵互相呼應。引《舊唐書·德宗紀下》:“宜令諸道各出師徒,掎角齊進。”清昭_《嘯亭雜錄·書光顯寺戰事》:“當是時,先修親王屯歸化城,順承郡王屯賀蘭山,互相掎角。”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那天從松山和乳峰山兩處撤退時,留下了幾千人馬和十幾門大炮在幾座營寨中,以便與松山城互為掎角,抗擊清兵。”⒊偏斜,不正相對。引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桑柘》:“栽後二年,慎勿_、沐。大如臂許,正月中移之。率十步壹樹,正欲小掎角,不用正相當。”。結構是:掎(左右結構)角(上下結構)。拼音是:jǐjiǎo。註音是:ㄐ壹ˇㄐ壹ㄠˇ。
掎角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語本《左傳_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掊之。”謂分兵互相呼應。偏斜,不正相對。
二、國語詞典
兵分兩面,以牽制或夾攻敵人。
三、網絡解釋
掎角掎角jǐjiǎo,也作“犄角”。捉獸時拖住獸腳叫“掎”,抓住獸角叫“角”,“掎角”比喻兩頭牽制或兩面夾擊:掎角之勢。①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②謂分兵互相呼應。③偏斜,不正相對。
關於掎角的詩詞
《贈行韻·掎角中原二百州》
關於掎角的詩句
掎角聯番族與蜀相掎角***我掎角參齊盟
關於掎角的成語
海角天涯嶄露頭角敵力角氣日角珠庭含牙戴角掎挈伺詐
關於掎角的詞語
掎摭利病掎角之勢嶄露頭角海角天涯日角珠庭敵力角氣圭角不露含牙戴角掎裳連_掎挈司詐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掎角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