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社會的定義和基本作用是什麽?

社會的定義和基本作用是什麽?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的《現代漢語詞典》對“社會”壹詞的定義是“1,指由壹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構成的整體。也叫社會形態。原始***產主義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產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的五種基本形態。2,泛指由於***同物質條件而互相聯系起來的人群。”美國生物學家威爾遜(Edward O. Wilson)對社會壹詞的定義是:“A group of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the same species and organized in a cooperative manner”。註 “belonging to the same species”可以翻譯成“同種”。“individuals”是生物體,個體,包括動物和植物。所以威爾遜的定義可以翻譯成:“壹群以協作方式組織起來的同種生物”。我對“社會”壹詞的定義是:“相互協作的同種群居動物”。

摘自——《社會現象》作者 王滕

--------------------------------------------------------------------------------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定義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全面把握和體現。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壹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五中全會從這6個方面,對和諧社會建設作出全面規劃。這是黨中央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基於對國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由經濟、政治、文化的三位壹體,擴展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四位壹體,中國***產黨對***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也在達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