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牜芻)就是“犓”字,音chú(音同雛、芻),a.以芻草餵牛羊。b.指牛羊。《墨子 非樂上》:“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為不甘也。”(據《漢語大字典》)極品五筆、陳橋五筆都可打出犓,QQ拼音等也有犓。(此字因不常用,實際上未按偏旁類推的方法簡化,以“簡體”輸入反而打不出,字典上也只有“犓”。)
2.狄之廣莫,於晉為都:狄人的廣漠土地,對於晉國,可以成為都市。意即:狄人的廣漠土地,如果歸於晉國,可以建為城市。莫通漠。《漢典》網釋“廣莫”:亦作“ 廣漠 ”。 1.遼闊空曠。《左傳·莊公二十八年》:“狄之廣莫,於 晉 為都。”《莊子·逍遙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丙之辰,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鶉之賁賁,天策焞焞:
李宗侗《春秋左傳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譯文:丙日的清晨,看不見尾星,同色的軍服,多麽壯盛,打著取虢的旗幟。鶉星光耀的出現,天策星暗而無光。
同書註釋:丙之晨(正文此處亦用晨),龍尾伏辰:丙之辰(原文如此。正文及前引均作晨)是丙日的朔旦。龍尾是星名。日月的相會叫做辰,因為太陽在尾星上,所以尾星不見。 均服振振:均服是黑衣服(與譯文似不壹致,譯文釋“均”為同),為行軍所用。振振是很興盛的樣子。 鶉之賁賁:鶉是火星,賁賁是鶉星的形狀。 天策焞焞:天策是傅說星。焞焞是星星沒有光耀。
沈玉成《左傳譯文》(中華書局,此書在訓詁上主要依據楊伯峻《春秋左傳註》)的譯文:丙子日的清早,龍尾星為日光所照,軍服威武美好,奪取虢國的旗號。鶉火星像只大鳥,天策星沒有光耀。
[據詞典:辰1,古同“晨”,清早。 辰2,日、月、星的總稱。如星辰。 焞焞,(星光)暗弱。]
心則不競,何憚於病:
李譯:心誌本來就不強,何必畏懼柔弱的表現呢?
李註:心就不能強,何必畏懼於疾病。
沈譯:心裏如果不堅強,為什麽又怕屈辱?〔競:強勁。據《漢語大字典》,“病”有辱、恥辱之意。〕
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 “辱”何意?
辱:使屈辱之意。辱在大夫,使大夫屈辱。在,語氣助詞,補足音節,壹說可視為動詞詞尾。李註:這是屈辱妳。全句譯為:這個兒子比旁的兒子都小,這是屈辱了妳,將怎麽辦才好?
耦俱無猜:兩方面都無所猜疑。耦,雙,指送死者和事奉生者兩方面。
我欲無貳,而能謂人已乎:
我自己願意沒有貳心,而能夠說別人可以有貳心嗎(註:豈能希望旁人有貳心)?〔據李說。〕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於下道,是以皆止” , “止”可釋為“被抓獲”、“被捕獲”、“被俘虜”。《漢語大字典》止:(第8義項)留住;拘留。《左傳 僖公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杜預註:“止,獲也。”
3.關於“毋”的用法 李漁叔《墨子今註今譯》註:“王(念孫)雲:‘毋,語詞,本無意義,唯毋得賢人而使之者,唯得賢人而使之耳。’按墨子書用‘唯毋’或‘唯無’字最多,或單用‘無’字,亦同。皆發聲助詞,王說最精詳。”所謂“發聲助詞”應即語氣助詞。
關於“失措”:
李漁叔《墨子今註今譯》註:“應是‘失損’之誤”。譯文中作“損失”。(另有“壹本作亡”、“讀為錯”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