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腸草的國語詞典是:野葛的別名。參見「野葛」條。結構是:斷(左右結構)腸(左右結構)草(上下結構)。拼音是:duànchángcǎo。註音是:ㄉㄨㄢ_ㄔㄤ_ㄘㄠˇ。
斷腸草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即“鉤吻”(1043頁)。
二、引證解釋
⒈鉤吻的別名。引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鉤吻》:“_鉤吻_廣人謂之胡蔓草,亦曰斷腸草,入人畜腹內,即粘腸上,半日則黑爛,又名爛腸草。”清沈濤《瑟榭叢談》卷下:“今口外有斷腸草,人馬誤食之,立斃。”⒉木芙蓉的別名。引宋惠洪《冷齋夜話·詩出本處》:“李太白詩曰:‘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陶弘景《仙方註》曰:‘斷腸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壹:“老圃雲:芙蓉花根三年不除,殺人。因憶古詩雲:‘昔為芙蓉花,今成斷腸草。’則古人已曾言矣。”⒊相思草的別名。引南朝梁任_《述異記》卷上:“今秦趙間有相思草,狀如石竹而節節相續,壹名斷腸草,又名愁婦草,亦名霜草,人呼寮莎,蓋相思之流也。”
三、網絡解釋
斷腸草(植物別稱)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壹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堿。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馬錢科鉤吻屬的鉤吻。鉤吻的根部含鉤吻堿(葫蔓藤堿)等,在離開泥土時略帶香味,但多聞會令人產生暈眩感。鉤吻的葉則含鉤吻堿甲、辰等。當中又以鉤吻堿子含量最高,而鉤吻堿寅則毒性最烈。鉤吻可在200-2000米的丘陵、疏林或灌木林[7]向陽的地方生長[3],廣布於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海南、臺灣等地皆有發現。鉤吻的毒性主要成分為多種生物堿(包括鉤吻堿),包括極強烈的神經毒性,服食過量即導致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強烈反應,腸會發黑粘連,中毒癥狀包括流涎、惡心、口渴、吞咽困難、發熱、嘔吐、口吐白沫、抽搐、四肢麻木、肌肉無力、肌肉纖維顫動、舌硬、言語不清、***濟失詞、煩躁不安、心律失常等。迷走神經時,可使心跳減慢、加速及失常,出現四肢冰冷、面色蒼白、體溫不開及血壓下降等癥狀。中毒晚期可引起痙攣、呼吸肌麻痹、窒息、昏迷及休克,最後甚至可因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至身亡。其毒理主要為抑制延髓的呼吸中樞,當嚴重受抑制時會引發酸中毒,最終可因延髓呼吸中樞及呼吸肌的麻痹而死於呼吸衰竭,同時亦可抑制腦部和脊髓的運動中樞而引起肌肉麻痹。壹旦發現類似情況,就應及時就診,如果時間緊迫,可以先給誤服鉤吻者灌壹些鵝血、鴨血、羊血,這在臨床上已經證明有壹定的療效。
關於斷腸草的詩詞
《有人以斷腸草寄怨予偶見戲反之》
關於斷腸草的詩句
更說甚斷腸草處人生斷腸草應是斷腸草
關於斷腸草的成語
魂銷腸斷草腹菜腸柔腸寸斷肝腸寸斷枯蓬斷草回腸寸斷眼穿腸斷愁腸寸斷猿腸寸斷淚幹腸斷
關於斷腸草的詞語
柔腸寸斷肝腸寸斷淚幹腸斷肝腸斷絕愁腸寸斷草腹菜腸回腸寸斷眼穿腸斷枯蓬斷草心碎腸斷
關於斷腸草的造句
1、壹劍飄紅的額上猶有許多細細密密的汗,他體內的斷腸草藥力在內力刺激之下劇烈地發作了,他強行壓制,勉強支撐者,他如此這般幾乎害了天香性命。
2、《毒魔真經》中記錄,斷腸草加魔靈果輔以溫火調煉,可煉制出毒魔丹。
3、貓眼草直接接觸皮膚黏膜有刺激引赤作用,狼毒花也被小說裏叫做“斷腸草”,不僅刺激皮膚。
4、人們非常難過,把這種草稱為“斷腸草”。
5、此外,由於這兩種風媒花互相串粉,致使金銀花沾上了斷腸草的有毒花粉。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斷腸草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