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積累詞語的方法
1. 多認識事物,註意積累標示名稱的詞語。
如果在日程生活學習中,我們多認識事物,隨時隨地掌握常見的各種事物的
名稱,就能增長知識,擴大眼界,就能豐富我們的詞匯,促進語言和思維的發展。
我國兩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張學生要積累詞匯,要“多識於鳥獸草木之
名”。多掌握壹些自然景物的名稱,他認為這對發展學生語言和思維是很有好處的 。
2.多觀察事物,註意積累描繪事物的詞語。
人物千人千面,景物千姿百態,事物千變萬化,怎樣真實地、栩栩如生地把他(它
)們的外貌、姿態、變化描繪出來呢?壹是要多觀察,看清楚是什麽樣。是高、是
矮?是胖,是瘦?是長、是短?是方、是圓?是粗、是細?是紅、是綠?是黃、是
紫?是白、是黑?壹是要觀察得仔仔細細,看得清清楚楚。二是要註意積 累描繪
事物的詞語。掌握了壹定數量的描述人和事物的形狀、性質或狀態的詞語,就能把
觀察到的事物具體、 形象地描繪出來。
3.多分析事物,註意積累表示事物動態的詞語。
世界上的壹切事物,時時刻刻都在運動和變化。我們怎樣才能把它們的動態寫出
來呢?壹是在觀察周圍事 物的時候,要特別留心事物處於動態時的特征;二是要
掌握壹定數量的能準確描繪事物動態的動詞。
4.多聽聽音響,註意積累摹擬聲音的詞語。
怎樣把文章寫得有聲有色呢?除了抓住事物的形象特征進行具體的描繪外, 還要
註意傾聽它們發出來的各種各樣的聲音,把聲音用文字描寫出來,讓人有“如聞其
聲”的感覺。因此,我們平時除要“眼觀四面”外,還要註意“耳聽八方”,傾聽周圍各
種各樣的聲音。聽它們的音色、音量有什麽區別,聽它們抑揚頓挫的變 化規律,
聽這些聲音表達了什麽樣的思想感情。然後,把聽到的聲音記下來,用象聲的詞
語(也就是象聲詞) 描繪出來。這樣,文章就會真的有聲有色了。
5.多讀多記憶,註意積累寓意深刻的成語。
成語是漢語詞匯海洋裏的珍珠。它寓意深刻、內 容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用
起來言簡意明。如果我們能掌握大量的成語,對我們說話、作文都是很有 好處
的。 成語之多,浩如煙海,僅壹本《漢語成語 大詞典》就收有 17000 個。
在我們小學語文教材裏也用了不少 的成語。
6.多看多整理,註意積累各種各樣的疊詞。
疊詞在我們平時的說話和作文中經常要用它,它能使語言的表達更生動、更形象。
在小學語文課本裏出 現的疊詞,大約有下列八種結構形式,同學們可根據這八種
形式分類進行積累。
①ABB 式;②ABCC 式;③AABB 式;④AABC 式;
⑤ABAC 式;⑥ABCB 式;⑦ABCA 式;⑧ABAB 式。
7.多組詞(擴詞)多比較,註意積累同義詞和反義詞。
練習組詞,不但能幫助我們鞏固生字、理解字義,更重要的是能使我們積累豐富的
詞匯。
二、辨析詞語的方法
1. 結合語言環境
語言環境簡稱語境,就是詞語所處的環境,即上下文。對於壹個詞來說,它所
在的那句話是他的語境。要確定詞語的意思,必須把它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去考
慮。漢語詞語有許多是多義的,但是在某壹個語境中,這個詞只有壹個固定的
意義(特定的雙關修辭例外)
2.把握詞語意義
(1)從詞語的範圍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如:戰爭(大) 、戰役(小)。
(2)從詞義的個體與集體不同的角度辨析。如:書籍(集體名詞) 、書(個體名詞)。
(3)從詞義側重點不同的角度辨析。如: “詭辯”與“狡辯”都指無理強辯。但“詭辯”著重
在“詭” ,即欺詐、怪異。 “詭辯”就是用欺詐的手段、奇怪的語言,似是而非的論證
來為自己的謬論辯護。 “狡辯”就是歪曲事實,狡猾的為自己的錯誤言行辯解。
(4)從詞義的輕重不同的角度辨析。如:嚴厲(重)、嚴格(輕)。
(5)從詞義的色彩角度辨析。色彩是指詞義附帶的某種傾向、情調。詞的色彩可以分
為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兩類。詞的感情色彩:根據感情色彩的不同,詞語可以分為
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褒義詞具有肯定或贊許的感情,
如:鼓勵、成果、抵禦、果斷等;貶義詞具有否定或貶斥的感情,如:煽動、 後
果、抗拒、武斷等;中性詞不表示褒貶,如:鼓動、結果、抵抗等。詞的語體色彩
:詞語的區別還體現在莊重和詼諧、謙敬和諷刺、委婉和直露、文和白、雅和俗等
方 面,我們稱之為語體色彩,其主要表現為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口語具有通俗
、樸實、 生動的風格,如:聊天、辦法、嚇唬、媽媽、生日等;書面語具有文雅、
莊重的風格, 多用於珍重場合,如:談話、措施、恐嚇、母親、誕辰等。
3.分析詞語用法
(1)從詞語語法功能不同的角度辨析 “公然”和“公開”都含有不加掩飾的采取行動之
意,但“公然”是副詞,在句中 只能作狀語,如“公然侵入” 。 “公開”是動詞兼形容
詞,在句中可充當謂語,如“真相 早已公開了” ;又可充當狀語,如“公開表明態
度” ;也可充當定語,如“公開的秘密” 。
(2)從詞語的習慣搭配不同的角度辨析在語言實踐中, 詞和詞的 搭配有壹定的
習慣, 不能任意組合。 如:“發揚”壹般與“ 優點、作風、傳統”等搭配, “發揮”
壹般與“創造性、積極性、作用、幹勁”等搭配; “改進”與“工作、方法、技術”等
搭配, “改善”與“生活、關系、條件”等搭配。
(3)從詞語適用對象不同的角度辨析 如: “愛護”用於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
同級同輩之間; “愛戴”用於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 “關懷”用於上對下、長對幼
,只用於對人; “關心”對人對物 均可用,對人時,用於壹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