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內治方方壹純陽紅妝丸來源《普濟方》組成補骨脂、胡桃肉、葫蘆巴各120克,蓮肉30克。
功效溫腎助陽,潤膚除皺。
制法諸藥***研細粉,以酒相拌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空腹以酒送下,每日1次。
方二容顏不老方來源《奇效良方》組成生姜5000克,大棗500克,白鹽60克,甘草90克,丁香、沈香各15克,茴香120克。
功效悅澤容顏,抗老除皺。
制法上藥***搗粗末,和勻。
用法每服9~15克,清晨煎服或沸水泡服。
方三山藥丸來源《和劑局方》組成赤石脂、茯神、巴戟天、山茱萸、牛膝、澤瀉、熟地黃、幹地黃各30克,山藥60克,五味子180克,肉蓯蓉120克,杜仲、菟絲子各90克。
功效補益肝腎,益精填髓,駐顏延年。
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30丸,食前溫酒下。
方四神仙駐顏延年方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熟地黃、幹地黃、甘菊花、天門冬各500克。
功效潤膚澤面,駐顏抗老。
制法天門冬去心焙幹,搗諸藥為散。
用法每服12克,空腹服,溫酒送下。
方五仙術湯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幹姜9克,大棗100枚,杏仁40克,甘草80克,鹽100克,蒼術300克。
功效調和脾胃,美化容顏,益壽延年。
制法幹姜炒至皮黑內黃;大棗去核;杏仁去皮尖,麩炒,搗爛;甘草蜜炙;鹽用火炒;蒼術去皮,米泔水浸泡,以火焙幹;上藥除杏仁外***研細末,後加入杏仁,備用。
用法每服3克,飯前開水送服。
方六胡桃丸來源《禦藥院方》組成破故紙、杜仲、萆薢、胡桃仁各120克。
功效補腎助陽,駐顏潤膚。
制法將前3味藥搗爛、過篩、為細末;另搗胡桃仁成膏,入藥末和勻,再搗1000次,成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50丸,空腹,溫酒或淡鹽水送服。
方七菊花延齡膏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組成新鮮菊花瓣適量。
功效潤膚駐顏。
制法取新鮮菊花瓣,用水熬透,去渣再熬,熬至濃汁為止。然後兌少量蜂蜜收膏。
用法每次12~15克,白開水沖服。
方八養心延齡益壽丹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組成茯神、當歸、幹地黃、酸棗仁、枳殼各18克,柏子仁、丹參、酒白芍、牡丹皮各15克,梔子、酒黃芩、陳皮各12克,川芎、野白術各6克。
功效美容駐顏,安神。
制法先將柏子仁、野白術、枳殼、酸棗仁分別用火炒過,當歸、黃芩酒炒,幹生地黃用酒洗。然後將以上藥物研為極細粉末,煉蜜制成綠豆大的小丸,朱砂為衣。
用法每次12克,用白開水送服。
備註此方為清宮禦醫莊守和、李德昌專門為慈禧太後所擬的長壽駐顏方。
方九紅顏酒來源《萬病回春》組成胡桃肉(搗碎)、小紅棗(搗開)各120克,杏仁(泡,去皮尖,煮四五分鐘,曬幹,研碎)30克,白蜜100克,酥油70克。
功效潤膚,除皺。
制法用好白酒1000毫升,先以蜜、油溶開入酒,隨將3味藥入酒內浸泡7日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飲1~2盅。
方十熙春丸來源《隨息居飲食譜》組成枸杞子、龍眼肉、女貞子、淫羊藿(去毛邊)、綠豆各100克。
功效澤肌膚,去皺紋。
制法將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
用法早晚各服1丸。
方十壹瓜子散來源《中藥大辭典》組成西瓜子仁150克,白楊柳皮(或橘皮)60克,桃花120克。
功效潤肌,容顏,去皺。
制法上藥***為細末。
用法每日3次,每次飯後用米湯調服1匙。
方十二隨心變化美人方來源《駐顏有術偏驗方》組成冬瓜仁150克,梨花120克,玫瑰花、荷花各60克,橘皮10克。
功效潤澤肌膚,去皺紋。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
用法每於食後服3次,每次3克。
方十三黃芪丸來源《妙藥寶鑒》組成黃芪(銼)、肉蓯蓉(酒浸切焙)、人參、防風(去叉)、桂(去粗皮)、桔梗(炒)、牛膝(酒浸切焙)、白術、芍藥、白茯苓(去黑皮)、天雄(炮裂去皮臍)、附子(炮裂去皮臍)各30克。
功效潤澤肌膚,除皺。
制法上12味搗碎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服。
方十四脂桃膏來源《壽世傳真》組成補骨脂(揀凈,黃酒浸壹日,蒸熟曬幹,為末)300克,胡桃肉(溫水泡去皮,搗如泥)600克,蜂蜜(白者更佳)500克。
功效潤澤去皺。
制法先將蜂蜜入鍋內煎1~2滾,以前2味入蜜內攪勻,收瓷罐內。
用法每飯前空心,酒調200毫升服。如不飲酒,用滾水也可。
方十五衛生湯來源《三因極壹病證方論》組成當歸、白芍各200克,黃芪400克,炙甘草50克。
功效潤澤容顏,除皺。
制法銼散。
用法每服20克,水煎服。
方十六回陽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牡蠣(煆)、幹姜(炮)各250克。
功效悅澤肌膚,去皺紋。
制法為細末,姜汁煮半夏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空腹溫酒下20丸。
方十七久服顏如童子方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枸杞根100克,生地黃30克。
功效延年駐顏。
制法上2味,搗篩。
用法每日空腹酒服6克。
方十八延年悅澤方來源《養顏與減肥自然療法》組成茯苓1500克,菊花750克。
功效健脾養血,潤膚駐顏。
制法茯苓、菊花搗細為末,以煉成的松脂拌和為丸,如彈子大,貯瓶備用。
用法每次服1丸,日2次,以酒溶化後服用。
備註凡有陰虛火旺,癥見口舌幹燥、大便秘結者,應慎用。
方十九仙蓮丸來源《援生四書》組成蓮花210克,藕240克,蓮子270克。
功效健脾補腎,活血駐顏。
制法將上藥用砂鍋蒸熟,曬幹,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
用法每服10克,日3次,開水送下。
方二十烏麻駐顏散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烏麻適量。
功效抗老駐顏。
制法將烏麻用水拌令勻,勿使太濕,曝幹,九蒸九曬,搗去皮做末。
用法每次6克,空腹溫水送下,每日3次。
方二十壹慈禧太後駐顏方來源《禦香飄緲錄》組成珍珠適量。
功效悅色駐顏。
制法研為細末。
用法壹小茶匙,以溫茶水送服,10日1次。
方二十二三臺益壽膏來源《遵生八箋》組成白術1000克,蒼術、黃精各500克。
功效悅澤顏色,駐顏。
制法煎汁熬膏。
用法每服15克,白開水調下,或含化。
方二十三蒼術木瓜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蒼術(米泔水浸5宿,焙末)500克,木瓜(蒸爛去皮核)1枚。
功效駐顏卻老。
制法木瓜研如糊,拌蒼術末,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空腹,鹽湯送下。
方二十四地仙膏來源《聖濟總錄》組成萆薢、防風、白蒺藜、狗脊、烏藥、炮白附子、炮附子、赤小豆、地龍、炒骨碎補、炒茴香子、羌活、炮天南星、炒黃芪各25克,肉蓯蓉(酒浸,焙)、牛膝(酒浸、焙)、何首烏(去黑皮)、炒川椒、覆盆子各50克,木鱉子(去殼)15克。
功效壯筋骨,潤肌膚,去皺紋。
制法搗羅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20丸,空腹食前鹽湯或茶酒任下。
方二十五老鴉丹來源《楊氏家藏方》組成枸杞子、巨勝子、菟絲子(酒浸)、覆盆子、當歸(焙)、熟幹地黃(焙)、幹山藥、白茯苓(去皮)、白芍、白術、炒白蒺藜、牛膝(酒浸1宿)、香白芷、延胡索、蓽澄茄各50克,炒破故紙100克。
功效潤膚去皺。
制法上藥***為細末,經無灰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50丸,空腹溫酒或鹽湯下。
方二十六石菖蒲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石菖蒲、人參、防風、白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各75克,柏子仁、杜仲(去粗皮,炙)、百部、山茱萸、炙甘草、炒五味子、貝母(去心)、丹參各50克,生幹地黃(焙)、麥門冬(去心)各100克,遠誌(去心)25克。
功效潤膚除皺。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用法每服1丸,空腹,食前開水嚼服。
方二十七何首烏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何首烏(米泔水浸1宿,去黑皮,焙)500克,赤芍藥、牛膝(酒浸1宿,焙)、熟幹地黃各200克。
功效壯筋骨,潤肌膚,去皺紋。
制法上藥***搗為細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30丸,空腹溫酒或米酒送下。
方二十八冬瓜子丸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冬瓜子60克,天門冬90克,槁本、遠誌、杜衡、白芷、當歸、車前草、雲母粉各30克,柏子仁、細辛、橘皮、瓜蔞仁、白石脂各15克,鉛丹3克。
功效潤膚抗皺。
制法上藥曬幹,研為細末,用篩篩過,再將篩取之極細末用白蜂蜜揉合成丸,每丸如黃豆大小。
用法用溫開水吞服5~10克,每日2次,飯前服用。
方二十九慎火草散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慎火草、白石脂、禹余糧、鱉甲、幹姜、細辛、當歸、川芎、石斛、芍藥、牡蠣各100克,黃連、薔薇根皮、幹地黃各200克,熟艾、桂心各50克。
功效潤膚去皺。
制法上藥***為細末。
用法每服2克,溫酒送下,每日3次。
方三十調中沈香湯來源《和劑局方》組成沈香100克,白豆蔻仁、木香各50克,炙甘草0.5克,生龍腦5克,麝香2.5克。
功效潤肌膚,去皺紋。
制法上藥***為細末。
用法每服5克,生姜、鹽少許,沸湯食後服用。
方三十壹悅澤玉容丹來源《食憲鴻秘》組成桃花瓣(陰幹)20克,瓜子(去油)150克,橘皮60克。
功效潤膚去皺。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丸,溫開水送服。
方三十二延生護寶丹來源《禦藥院方》組成菟絲子(酒浸,去末)150克,肉蓯蓉(酒浸,焙)、蛇床子(水淘凈,用棗100克同煮,棗熟去棗,焙)200克,木香、丁香、南乳香(另研)各250克,白龍骨(茅香50克同煮1日,去茅香,裹井中浸1宿)、鹿茸、炒桑螵蛸、炒蓮實肉、幹蓮花蕊、葫蘆巴(微炒)各50克,麝香(另研)10克。
功效潤澤肌膚,去除皺紋。
制法上藥除乳香、麝香、菟絲子外,同為細末。將菟絲子末浸藥酒2000毫升,文武火熬減半,入蕎麥面50克,以酒調勻下膏子內攪勻,次下乳香、麝香,攪如稠糊,入酒少許,與前藥末和成劑,搗為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30丸,旦以溫酒入炒鹽少許送下。
方三十三神仙巨勝子丸來源《古今圖書集成》組成巨勝子(焙)100克,生地黃、熟地黃、何首烏各200克,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棗仁、炒破故紙、柏子仁、覆盆子、雞頭實、廣木香、蓮花蕊、巴戟天(去心)、肉蓯蓉(酒浸3日)、牛膝(酒浸)、天門冬(酒浸)、韭子、官桂、人參、茯苓(去皮)、楮實子、炮天雄、蓮肉、川續斷、山藥各50克,菊花40克。
功效潤膚除皺。
制法上藥***為末,春夏煉蜜,秋冬蒸棗肉,入胡桃肉10個搗泥,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30丸,空腹溫酒或鹽湯送下。
方三十四仙傳種子蔣酒來源《魯府禁方》組成白茯苓(去皮)500克,紅棗(去核)250克,胡桃肉(去皮)300克,白蜂蜜3000克,黃芪(蜜炙)、人參、白術、川芎、炒白芍、生地黃、熟地黃、小茴香、枸杞子、覆盆子、陳皮、沈香、木香、官桂、砂仁、甘草各75克,乳香、沒藥、五味子各15克。
功效潤膚除皺。
制法鍋內熬滾前4味,攪勻,再以微火傾入瓷壇,加高燒酒15000克,糯米白酒5000克。余藥***為細末,入壇和勻,筍葉封口,外面固封,入鍋內大柴火煮2炷香時間,取出入土中3日去火氣。
用法每日早晚,適量飲數杯。
方三十五西嶽真人靈飛散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雲母粉500克,茯苓400克,鐘乳粉、柏子仁、人參、續斷、桂心各350克,菊花750克,幹地黃600克。
功效潤膚除皺。
制法上藥***為細末,以生天門冬9500克取汁搜藥,銅器中蒸120升黍米下,米熟曝幹為末。
用法每服2克,日1次。或取42克,白蜜和搗杵,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7丸,日3次。
方三十六瓜蔞粉膏來源《秘術海》組成瓜蔞粉90克,杏仁(去皮)30克,豬胰1具。
功效潤膚去皺。
制法將上藥***研如膏。
用法每晚洗面後塗之。
方三十七不老湯來源《萬病回春》組成胡桃仁(去皮)、小紅棗、白蜜各125克,酥油、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煮四五沸,曬幹)各60克。
功效駐顏悅色。
制法上藥用好酒適量,先將蜜、油熔開,入酒中,後將3藥入酒中浸21天。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服2~3盅。
(二)外治方方壹千金面脂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白芷、冬瓜仁、商陸、川芎各90克,葳蕤、細辛、防風各45克,當歸、槁本、蘼蕪、土瓜根、桃仁各30克,木蘭皮、辛夷、甘松香、麝香、零陵香、白僵蠶、白附子、梔子花各15克,豬胰3具。
功效澤顏嫩膚,抗老除皺。
制法豬胰切,水漬6日,用時以酒捋取汁漬藥。諸藥薄切,綿裹,以豬胰汁漬壹宿,平旦以前,豬脂6升,微火三上三下,白芷色黃膏成,去渣,入麝,收於瓷器中。
用法塗面。
方二文仲面脂方來源《外臺秘要》組成細辛、葳蕤、黃芪、白附子、山藥、辛夷、川芎、白芷各0.3克,瓜蔞、木蘭皮各0.6克,豬脂2升。
功效潤面除皺,去黑增白。
制法上11味,切,以綿裹,用少酒漬壹宿,納脂膏煎之,七上七下,別出1升,白芷煎色黃,藥成,去渣,攪凝。
用法敷面。
方三常用蠟脂方來源《外臺秘要》組成蔓荊油3升,甘松香、零陵香各30克,辛夷仁、細辛各1.5克,白術2升,竹茹1升,竹葉5合,茯苓、蘼蕪花各1克,羊髓0.5升,麝香少許。
功效潤膚澤面,去皺除斑。
制法上12味,切,以綿裹,酒浸經再宿,絞去酒,以脂中煎,緩火令微沸。3日許,香氣極盛,膏成。乃煉蠟令白,看臨熟,下蠟調,軟硬得所,貯用之。
用法塗面。
方四延年面脂方之壹來源《外臺秘要》組成白術、茯苓、杜衡18克,葳蕤、槁本、川芎、土瓜根、瓜蔞、冬瓜仁各15克,木蘭皮、白僵蠶、蜀水花、辛夷仁、零陵花、藿香各120克,菟絲子24克,梔子花、麝香、鷹屎白各9克,桃仁60毫升,白蠟60克,羊脂600毫升,豬脂1800毫升,豬胰1具,白附子30克。
功效嫩膚增白,去皺延年。
制法上25味,並細切。酒1200毫升,取豬胰、桃仁、冬瓜仁綿裹納酒中,絞取汁,用漬藥壹宿。別煎豬脂令消,去渣。以鵝脂、羊脂、白蠟於鐺中,用綿裹納鐺,微火煎三上三下,藥黃色,去渣。待澄候凝,納鷹屎末,攪令勻。
用法塗面。
方五延年面脂方之二來源《外臺秘要》組成防風、葳蕤、川芎、白芷、槁本、桃仁、白附子各18克,茯苓24克,細辛、甘松香、零陵花各6克,當歸、瓜蔞各12克,川椒50粒,鸕鶿屎、冬瓜仁各9克,麝香3克。
功效活血祛風,潤膚延年。
制法上17味,酒浸淹潤壹夕,明日以綿薄寬裹之。以白鵝脂、羊脂各1800毫升,並煉成者以煎之,於銅器中微火上煎,使之沸,勿使焦也。乃下之三上,看白附子色黃,膏成去渣,又入鐺中上火,納麝香,氣出更以綿濾度之。乃納瓜蔞仁、桃仁、冬瓜仁等脂,並鷹屎、鸕鶿屎粉等,攪令調。膏成待凝,以瓷器貯,柳木作槌子,於缽內研,使輕虛得所,生光。研之無度數,二三日研之,方始好。唯多,則光滑,任用。
用法塗面。
方六定年方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白芨75克,白術150克,槁本、白礬、川芎各45克,當歸30克,茯苓、白石脂、土瓜根、蕤仁、葳蕤、細辛、白附子、防風各60克,白玉屑、琥珀末、珍珠末、鐘乳末各15克。
功效潤膚除皺,活血通絡,祛風勝濕。
制法上藥搗羅細研為末。取雞子白並蜜等份和,撚作挺子。入布袋盛,懸掛門上,陰幹。60日後如鐵,即堪用,再搗研為末。
用法每夜用漿水洗面,即以面脂調藥塗之。
方七鹿角膏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鹿角霜60克,牛乳670毫升,白蘞、川芎、細辛、白芷、白附子、白術、杏仁各30克,天門冬45克,酥90克。
功效嫩膚除皺,祛風活血。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入杏仁膏,研令勻,用牛乳及酥於銀鍋內,以慢火熬成膏。
用法每夜塗面,旦以漿水洗。
方八面膏方來源《醫方類聚》組成青木香、白附子、白蠟、白芷、川芎、零陵香、香附子各60克,茯苓、甘松各30克,煉羊髓3000克。
功效抗老除皺,悅澤面容。
制法以上10味,以酒水各100毫升,浸藥經宿,次日煎三上三下,候酒水盡,膏成,去渣。
用法敷面如妝。
方九宮廷美容三聯方來源《禦藥院方》第壹步:用楮實散。
組成楮實、土瓜根、商陸各等份。
功效潔面潤膚,去皺益顏。
制法上藥***研極細。
用法每日早晨用少許藥面如香皂壹樣洗臉後,敷桃仁膏。第二步:用桃仁膏。
組成桃仁不拘多少,白蜜適量。
功效活血潤膚,去皺益顏。
制法先將桃仁去皮尖,研如泥,用白蜜少許調如膏狀。
用法取膏適量用溫水化開,揉擦面部,十幾分鐘後,塗玉屑膏。第三步:用玉屑膏。
組成輕粉、定粉各9克,密陀僧6克,皂角適量。
功效嫩膚除皺。
制法皂角用水煮後,去皮、弦,去白嫩皂角肉用溫漿水泡爛,搗成膏,加入三藥調勻。
用法用時薄塗面上。
備註此方為元代皇家卻老除皺秘方。所謂“三聯”,即“系列”之意。方中輕粉含汞,定粉(鉛粉)、密陀僧含鉛,均系有毒之品,不宜長期應用。
方十神仙玉女粉來源《禦藥院方》組成益母草不拘多少。
功效活血祛瘀,益顏減皺。
制法先將益母草燒作灰,糯米粥和為雞蛋大的灰團,晾幹。用楓炭火把灰團煆紅,候冷研細。再如前法和為灰團,煆之。如此反復,至所研灰團末色白細膩為止。
用法用該粉洗臉,早晚各1次。
方十壹七白膏來源《禦院藥方》組成香白芷、白蘞、白術各30克,白茯苓9克,白芨15克,白附子9克,細辛9克。
功效潤膚防皺,祛除黑斑。
制法以上藥物均研為細末,用雞蛋清調丸,丸如彈子大,陰幹。
用法每晚臨睡前,先以溫水洗面,然後將該藥丸以溫水化開塗面。
方十二展皺膏來源《普濟方》組成栗子薄皮不拘多少。
功效活血,潤膚,去皺。
制法上藥研末,白蜜和勻,貯瓶備用。
用法臨睡前,先以溫水洗臉,再塗上此膏,第二天早晨用溫水洗去。
方十三蘆薈汁來源《駐顏有術偏驗方》組成蘆薈250克。
功效潤膚去皺。
制法將蘆薈煎汁,加入滋潤劑中。
用法每日擦面。
方十四去皺方來源《神奇祖傳方》組成桃花、荷花、芙蓉花各等份。
功效去皺潤膚。
制法上藥用雪水煎。
用法外洗,每日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