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李姓詩人其實是有十分的多的,那麽分別又有哪些呢?下面就隨我壹起去閱讀唐朝的李姓詩人有哪些,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表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漢族,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表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唐代宰相、詩人。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壹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
李嶠
李嶠(644年-713年),男,表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唐代詩人。
李益
李益(約750—約830),唐代詩人,表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洛陽。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壹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表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表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李群玉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極有詩才,“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誌·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遊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但他“壹上而止”,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贊“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回歸故裏,死後追賜進士及第。
拓展閱讀:唐朝的詩人有哪些
盛唐有著名詩人: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適﹑岑參
初唐“四傑”:王勃、洛賓王、盧照鄰、楊炯。
中唐:柳宗元、孟郊、韓愈、白居易、盧綸、李賀
李益、劉禹錫、賈島、張繼、韋應物、李坤
元稹、張祜、杜秋娘、張籍、戴叔倫、顧況
晚唐:李商隱、杜牧
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鬼——李賀;
四明狂客———賀知章;七絕聖手——王昌齡;
苦吟詩人——賈島;詩豪——劉禹錫;
唐朝三大詩人:
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而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公元712——770年),漢族,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亦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壹生寫詩壹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閑。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而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陜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唐代宗大歷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