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有自己獨特的語方能力,並且這種語言能夠被同類所理解,貓的“瞄瞄”之聲,帶著變化的聲調,是貓的語言,表達著貓的情感和好惡。主人通過貓的“語言”,能夠判斷貓的意願或高興、平靜、憤怒等情感。
貓的口語詞匯相當豐富,發音方式和聲調變化多端,大致可分為:兩種不同的聲音,即“瞄瞄”聲和“嗚嗚”聲。“瞄瞄”聲是開口發音。“嗚嗚”聲可定義為貓的內部語言,它是貓閉口時發出的顫音。
雖然貓所用聲音語言變化較大,但不同的變調都有不同的意思。德國著名的浪漫主義作家霍夫曼曾在其《花貓瞄瞄叫》壹文中寫道:“貓瞄瞄叫個不停,聲調變化多端,細聽起來可表達歡樂、痛苦、高興、恐懼、絕望和誘食等不同情感和內心世界。”
與貓長期相處的人,也能體會到貓的“瞄瞄”聲可有柔軟、激動人心、安靜和尾音延長等不同變調,分別表示求食、熱愛和高興、呼喚主人或有某種要求等不同情感。“嗚嗚”聲是貓科動物由摩擦聲帶發出的特有顫音,例如虎雖是動物之王,但也可發出音樂般的“嗚嗚”聲。用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貓的“嗚嗚”聲根據其聲調的變化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如舒緩的“嗚嗚”聲,並伴有類似人打呼嚕的聲音,表示心滿意足。而當母貓呼喚自己的孩子時發出壹種帶有柔和聲調的“嗚嗚”聲,則是母愛的充分流露。呻吟般的“嗚嗚”聲是述說痛苦。低沈如閃雷般的“嗚嗚”聲是生氣、發怒的表現。當貓感到幸福時,亦不斷重復像音樂似的“嗚嗚”聲。當貓對鳥或其他獵物感興趣,但因其在屋裏可望而不可及時,它會發出壹種比平常叫聲柔軟的有點像“卿卿”的叫聲。當貓在門外叫了很久,主人把它放進屋裏時,它會發出壹種帶升調的突然松壹口氣的不情願的謝謝聲。
貓的聲音語言表達能力受貓年齡、品種、個體的影響較大。幼貓語言表達能力不強,12周齡以後才逐漸發育成像成年貓那樣的語言能力(這點與人類相似)。不同品種的貓應用語言的能力也有著極大差別。有些貓整日不叫壹聲,另壹些則叫個不停;有些貓叫壹次表達意思就夠了,而另壹些則連續重復同壹種叫聲,直到主人滿足了它的要求才停止叫喚。壹般來講,亞洲的品種貓,特別是泰國貓,比歐美的品種貓語言能力強。有人觀察到泰國貓可在壹天中用不同的聲調叫24小時。
動物語言及行為進化程度可以使貓等動物與人類存在***同的地方,即貓用的有些語言在人和其他動物中也可見到。這正是人與動物進行語言溝通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在家養過程中,貓形成了能夠與其主人溝通的個性特征,這也顯示了貓能夠修飾自己的行為來適應所處的環境。因而不同的貓可有與其主人及環境相適應的語言表達方式。
調查研究表明,貓的詞匯量比狗多得多。當兩個貓相遇時,它們可發出50多種不同的聲音及音調,其音調變化更是隨心所欲,蘊含豐富,有的貓學專家由此想把貓所用詞匯和“短語”編成壹本“貓語詞典”。
“人有人言,獸有獸語”,這話壹點不假。貓也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能力,並且人們能理解它所表達的感情。與其它的動物相比,貓更善於讓主人或是讓它的同類了解自己的感情和肢體語言所表達的含義。所以貓的語言表達方式,包括口語(即叫聲)和肢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