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那些被名字耽誤的山西美食

那些被名字耽誤的山西美食

那些被名字耽誤的山西美食有頭腦、貓耳朵、炒惡、白起肉、灌腸。

1、頭腦

光聽名字,外人準以為是腦花之類的食物,但實際上,它是壹道藥膳,頭腦原名八珍湯,由黃芪、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和煨面糊八種食材混合而成。

2、貓耳朵

這可不是貓耳朵也不是耳朵,甚至不是葷菜,這是地道的山西面食,把面和得軟軟的,揉搓成細長條後,再壓成蠶豆大小,然後用手指捏著壹轉,便卷得像貓耳朵壹樣。放入沸水煮熟,加入配菜就可以食用了。

3、炒惡

“惡”在漢語詞典裏,有罪惡、兇狠等意思。但在呂梁方言中,卻是妥妥的“褒義字”,是有能耐、有本事的意思。將土豆去皮、蒸熟壓成土豆泥,再攤成厚餅,上鍋蒸熟,晾涼後,“惡”就制作好了。

4、白起肉

“白起肉”這道菜雖然名字裏含有“肉”字,但其實是豆腐!是山西省晉城高平市特有的傳統小吃,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通過烘烤方式制作而成的小吃,從高平地區的谷口村(殺谷)流傳開來,深受大家喜愛。

5、灌腸

說到灌腸,很多人第壹時間想到的是油汪汪的香腸,肉香與粉香交織,咬上壹口滋滋冒油!可是在山西,灌腸是壹道純粹的面食!其原料用的是本地優質蕎麥。將制作好的灌腸切成條狀,均勻裹滿醬香濃郁的特質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