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 liào
2 英文參考dye,dyestuff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概述染料是指在壹定介質中,能使纖維或其他物質牢固著色的化合物。作為染料除了具有鮮明的色澤外,還須能溶於水或借助於化學方法使之溶於水及制成分散液,在染色時含染液而上染纖維,上染後具有壹定的堅牢度,即在後加工或使用過程中保持不褪色。我們介紹的染料只限於有機化合物。[1]
4 染料的分類方法[2]
染料的分類方法有三種:按來源劃分、按應用性能劃分、按化學結構劃分。常用後兩種分類方法。
4.1 1.按應用性能分類(1)直接染料:染料分子多數為偶氮結構並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團,可溶於水,在水中以陰離子形式存在,染料對纖維素有親和力,染料分子與纖維素分子之間以範德華力和氫鍵相結合,從而染著於纖維上,可使纖維直接染色。
(2)酸性染料:是壹類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極性基團的陰離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鈉鹽存在,在酸性染浴中,能與蛋白質纖維素分子中的氨基以離子鍵相結合而染著。結構上主要為偶氮和蒽醌所組成,亦有部分為三芳甲烷結構,主要用於蛋白纖維(羊毛、蠶絲、皮革)的染色。
(3)分散染料:染料分子中不含有水溶性基團,是壹類水溶性很小的非離子型染料,在染色時用分散劑將染料分散成極細顆粒,在染液中呈分散狀對纖維染色。主要用於聚酯纖維的染色和印花。
(4)活性染料:染料分子中存在能與纖維分子的羥基、氨基發生化學反應的基團。通過與纖維成***價鍵而使纖維著色,又稱反應染料。主要用於棉、麻、合成纖維的染色,也可用於蛋白纖維的著色。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壹種染料。
(5)還原染料:分為不溶和可溶於水兩種。它本身不溶於水,只是它可在堿性條件下被還原成隱色體而上染纖維,再經氧化,在纖維上恢復成原來不溶性的染料而染著。若將還原染料制成硫酸酯鈉鹽,可變成可溶性還原染料,在織物上染色後,經水解、氧化除去水溶性基團,生成不溶性的還原染料從而固著在纖維上,這種染料稱為可溶性還原染料。該類染料主要用於纖維素纖維的染色和印花。
(6)陽離子染料:又稱堿性染料和鹽基染料。溶於水中呈陽離子狀態,主要用於錦綸纖維染色,也可與蛋白質分子以鹽堿相結合。
(7)冰染染料:為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時須在冷凍條件(O℃~5℃)下進行,由重氮和偶分組分直接在纖維上反應形成沈澱而染色。
(8)縮聚染料:這類染料可溶於水,染色時在纖維上脫去水溶性基團而發生分子間縮聚反應,成為分子量較大的不溶性染料固著在纖維上。
除以上各類外,還有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劑染料、丙綸染料、硫化染料等。
4.2 2.按化學結構分類主要是根據染料所含***軛體系的結構來分。可分為:
(1)偶氮結構(NN)。
(2)蒽醌(A/Q)結構。
(3)靛系染料,如靛藍,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復雜的含硫結構。
(5)酞箐(PC)結構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結構。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在分子***軛體系中,含有(CC)鏈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亞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為***軛體系關鍵組成部分。
(9)雜環染料,分子中含有雜環結構。
5 毒理作用急性中毒多見於長期大量接觸染料的工人及技術人員等。可經呼吸道吸入,皮膚吸收及隨食物進入體內引起毒性反應。殘留在皮膚上的某些染料在細菌生物催化作用下,可能發生還原反應,釋放出致癌芳香胺,並透過肌膚擴散到人體,導致機體癌變等慢性中毒反應。[3]
6 臨床表現[3]
6.1 1.急性中毒多在工作中或下班後幾小時內發病,班後熱水浴和飲酒易誘發中毒並使中毒加重。輕度中毒表現為頭痛、頭暈、皮疹、乏力、胸悶、嗜睡,口唇、耳郭、舌及肢端出現輕度發紺。壹般在24h可恢復正常。中度中毒時上述癥狀加重,出現心悸、氣短、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等,有的手指麻木、全身無力,皮膚、黏膜發紺明顯,可有尿頻、尿急,尿液呈葡萄酒色。可出現輕度溶血性貧血。重度中毒者意識不清、煩躁不安、步態不穩、抽搐甚至昏厥、瞳孔散大、對光反射可消失。重度發紺波及全身,皮膚、黏膜呈深藍或鉛灰色,有的出現少尿、 蛋白尿、血尿甚至無尿。有的肝臟腫大,有壓痛,出現黃疸、肝功能異常。可出現嚴重的溶血性貧血。
6.2 2.慢性中毒是在長期接觸較高濃度的此類毒物後發生的,表現為全身性,多系統;神經系統表現為頭痛、頭昏、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易疲勞等。消化系統表現為食欲缺乏、惡心、腹脹、肝大。血液系統以血紅蛋白減少為主,酷似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心血管系統可有心悸、氣短、血壓偏低等,少數患者心電圖異常,偶見心律不齊。其他可有接觸性皮炎,視野縮小、癌變等。
需要指出,並非所有染料都有上述反應,而且由於工業技術改進,壹些毒性強的染料已被淘汰。目前工業染料多為低毒、微毒產品。故染料急性重度中毒已罕見。
7 治療染料中毒的治療要點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