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體可分為口頭語體和書面語體,寫作語言主要使用書面語體。書面語體是在口頭語言的基礎上經過加工而形成的視覺語言,它具有系統性、規範性、嚴密性和穩定性的特點。從功能上來看,語體壹般分為四種類型,它們分別是新聞語體、理論語體、應用語體和文學語體,每壹種類型都有自己的語體特性。其中,文學語體是廣大寫作愛好者和讀者接觸最多,也是最富於變化而難以掌握的壹種語體。本文就以文學語體為重點探索對象,對其進行分析。
首先什麽是文學語體?文學語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所謂文學語體是指和壹定的文學體裁比如詩歌、散文、戲劇等相匹配而能夠顯示其特征的語言。這種語體常常非常註重語言節奏的鮮明和韻律的和諧,使人念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悅耳動聽,也就是具有明顯的音樂性。其次,文學語體還經常使用詞語的變義,運用多種修辭手段,豐富作品的內涵,從而達到含蓄性的目的。最後,文學語體還註重使用動態感、情態感、色彩感、立體感強的詞語,充分表達寫作主體的情感思考,從而使讀者既能夠感受到作品描繪的藝術形象,又能夠喚起讀者對作品的進壹步想象和思考,也就是說文學語體還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
明白了以上兩個關於文學語體最基本的問題,很多熱愛文學寫作的人可能就會提出這樣壹個問題:既然文學語體具有音樂性、含蓄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那麽,我們在具體的寫作和閱讀活動中應該怎樣運用、欣賞它的這些特性呢?下面我們就從文學語體的四個特征入手對其進行解析。
(壹)音律和諧,節奏鮮明,使作品富有音樂美。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講到:“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壹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聲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雜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發而為辭章,神理之數也。”也就是說,文章在講究“為情而造文”的同時,根據具體情況也應該“聯辭結采,將欲明理”,這樣才能達到“文質彬彬”的理想效果。文學語體在要求語言含蓄、深刻、豐富的同時,還常常把語言的音樂性放在壹個非常重要的地位。這裏的音樂性,是指文學語言組織所具有的富於音樂效果的特性。作家在組織文學語言時,不僅要追求表“意”,而且要追求表“音”,甚至有時還會為表音而重組語言,或者完全讓表意服從於表音。
(二)通過比喻、象征等手段,聲東擊西,發人深省。
文字的意義有本義,有變義。本義指從早期文字形體上所反映出來的取像及其所代表的詞義。變義指使用文字在表意方面所起的發展變化。變化又是多方面的,比喻義、象征義等都是對本義而言的變義。《文心雕龍·比興》裏說到:“觀夫興之托喻,婉而成章,稱名也小,取類也大”,意思是興之類的修辭手段,委婉而有條理,盡管寄托的事物很小,而說明的意義卻很大。的確,有時候文章過於質實,就會“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直白是壹種坦然,而含蓄也是壹種美好。
(三)“流流連萬象之際,沈吟視聽之區;寫物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
《文心雕龍·物色》中的這壹段話,說的意思是,春秋萬物影響著人們的心情和行動,善於觀察和寫作的人,會根據萬物各自的特征聯想而沒有窮盡:留連依戀於萬種物象之間,沈思吟味於耳目視聽所及,寫狀圖貌,既隨物的大小明暗而婉轉盡其形容,連辭合聲,也依心的起伏動靜而曲折盡其音調。簡言之,就是在寫作的過程中,在仔細觀察寫作對象的前提下,抓住事物的特征,或描摹其形狀、或形容其顏色、或模擬其情態,或構建其空間、或調和其聲調……總之壹句話,竭盡全力用語言文字為讀者創造壹個有聲有色、有情有感的形象世界,用語言構建讀者的審美殿堂和精神家園,充分調動起讀者的想象力和對文本的再造熱情,使文學語體具有充分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多用充滿動態感的詞語。
動態感的詞語往往會使作品在字裏行間充盈著壹種不可抗拒的生命活力和張力,使作品形象具有動態的感染力。
2.善用充溢色彩感的詞語。
文章中表示色彩的詞語不光會讓文章生動活潑,還會使作品的形象姹紫嫣紅,光彩奪目,令人留連忘返、心蕩神馳。
3.巧用富於情態感的語言。
什麽是情態?漢語詞典中解釋:①猶情狀。②神態。③人情與態度。④嬌媚的神態。從這些解釋中我們就可以總結出怎樣的語言具有情態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段,使客觀物象具有人的情緒、情狀和神態,語言中充滿了動態美和寫作主體的情感體驗。
4.重用營造立體感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