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菽麥的國語詞典菽麥的國語詞典是什麽

菽麥的國語詞典菽麥的國語詞典是什麽

菽麥的國語詞典是:豆與麥。比喻容易分別的東西。

菽麥的國語詞典是:豆與麥。比喻容易分別的東西。註音是:ㄕㄨㄇㄞ_。結構是:菽(上下結構)麥(上下結構)。拼音是:shūmài。

菽麥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豆與麥。比喻容易分別的東西。

二、引證解釋

⒈豆與麥。引《詩·豳風·七月》:“黍稷重_,禾麻菽麥。”《禮記·內則》:“_酏酒醴,_羹菽麥。”清黃燮清《十壹月朔大雪》詩:“松柏無完枝,菽麥斷萌蘗。”⒉比喻極易識別的事物。引《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三國誌·蜀誌·彭_傳》:“愚夫不為也,況_頗別菽麥者哉!”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聞言如響,智昏菽麥,神之辨也。”

三、網絡解釋

菽麥菽麥,讀音為shūmài,漢語詞匯。出自《詩經》,本意是豆與麥,比喻極易識別的事物,今有成語“不辨菽麥”。

關於菽麥的詩詞

《山居雜詩·高原收菽麥》《耦耕·菽麥事方畢》

關於菽麥的詩句

菽麥事方畢舊時菽麥真其父菽麥不逾陜

關於菽麥的成語

飲水食菽麥丘之祝啜菽飲水飲水啜菽麥秀兩岐

關於菽麥的詞語

不辨菽麥未辨菽麥飲水食菽魚菽之祭智昏菽麥麥丘之祝啜菽飲水飲水啜菽不辯菽麥黍離麥秀

關於菽麥的造句

1、他雖然看上去文質彬彬,可到了這裏簡直就是不辨菽麥,連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

2、他都這麽大了,卻連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這和不辨菽麥有何不同?

3、但是不辨菽麥,以海戰失利為由,而認定這種戰術必然是“錯誤”。

4、三慶宏開,稻梁菽麥黍稷出入,此句含六谷,本意是配宏開,三慶鋪廣收天下稻谷,財源廣進,倒也是壹句佳聯,但。

5、維大宋政和七年,歲在丁酉,三月清明,徐昭、張霖、鄭億年、陳又匯四公子於中牟縣射獵,因童子無知,頑皮放浪,不辯菽麥,未識耕牛。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菽麥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