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地的國語詞典是:狀聲詞。形容撞擊的聲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走進房去,撲地把燈吹熄,先自睡了。」也作「撲的」。拼音是:pūdì。註音是:ㄆㄨㄉ壹_。結構是:撲(左右結構)地(左右結構)。詞性是:擬聲詞。
撲地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撲地pūdì。(1)臉朝下倒在地上。
二、引證解釋
⒈擲地。引《三國誌·魏誌·袁紹傳》“謂見圖構,無何起至混自殺”裴松之註引《英雄記》:“紹以兜鍪撲地曰:‘大丈夫當前_死,而入墻_,豈可得活乎?’”⒉指跌倒於地方。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君瑞,君瑞,墻東裏壹跳,在墻西裏撲地。”⒊遍地。引《文選·鮑照<蕪城賦>》:“廛_撲地,歌吹沸天。”李善註引《方言》:“撲,盡也。”唐韓愈《遊城南·風折花枝》詩:“浮艷侵天難就看,清香撲地只遙聞。”《隨園詩話》卷五引楊次也《西湖竹枝詞》:“乍晴時節好天光,__風來撲地香。”⒋象聲詞。引《水滸傳》第壹回:“風過處,向那松樹背後,奔雷也似吼壹聲,撲地跳出壹個吊睛白額錦毛大蟲來。”《水滸傳》第六回:“史進喝道:‘那裏去!’趕上,望後心壹樸刀,撲地壹聲響,道人倒在壹邊。”
關於撲地的詩詞
《中秋無月·撲地癡雲欲萬重》《詠雪·漫天墜撲地飛》《鷓鴣天·薄霧如潮撲地衣》
關於撲地的詩句
見撲地修篁青玉折廛_撲地撲地春雲黑
關於撲地的成語
顛撲不磨撅天撲地撲朔迷離撲滿之敗撲天蓋地望風撲影撲地掀天閭閻撲地顛撲不破迷離撲朔
關於撲地的詞語
撅天撲地飛蛾撲火撲地掀天迷離撲朔猛虎撲食掀天撲地撲朔迷離顛撲不磨異香撲鼻撲滿之敗
關於撲地的造句
1、又壹個夜晚,頭頂上鐵鍋裏的炭火撲撲地響,嵐妹妹在草甸子鋪就的床上、角落裏發呆,忽然聽到外面有異響,剛開始並沒加註意,但忽然聽到“嵐妹妹”。
2、這雷橫己是銜憤在心,又見母親吃打,壹時怒從心發,扯起枷來,望著白秀英腦蓋上,只壹枷梢,打個正著,劈開了腦蓋,撲地倒了。
3、片刻之後,旌旗撲地,流血千裏,晉兵全軍覆沒。
4、那紙符甫壹離手,便撲地壹聲燃了起來,化作壹簇極大的火焰迎上那兩團血霧,有如滾湯潑雪,只片刻功夫便將那兩團詭異的血霧消融得幹幹凈凈。
5、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撲地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