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出自《心經》,意思是:離開這個本末倒置的夢幻世界,最後達到寂滅的境界。顛倒:錯亂的、混亂的、本末倒置的意思;夢想:夢幻的、虛空的、虛無縹緲的意思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什麽意思?
這是心經裏的句子,總得意思就是要舍妄歸真。其實很多時候要自己去摻悟,每個人悟出來的意思都不壹樣的,
佛經裏的《心經》有句話叫“遠離顛倒夢想”,是什麽意思?
這裏的遠離不是距離之遠,而是永遠地離開、離棄之義。顛倒者,即相反、倒置,指真假不明、迷真認妄。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凈為凈。倒置事理者,謂之顛倒。此等顛倒,乃依根本無明煩惱而起。我們眾生的煩惱,皆因缺少般若妙智慧而生,也就是從‘顛倒夢想’而生。世上壹切事物本非實有,只因顛倒夢想,認為真有。於是,貪愛取著、追逐不舍,則造幻業,而受虛幻的生死,在六道中頭出頭沒,受盡虛幻的痛苦而不自覺。就像壹場大夢,長夜不能醒悟壹樣。遠離顛倒夢想,則是覺破了三障中的煩惱障,即破了迷惑的障礙、無明的障礙、煩惱的障礙。
十法界中,除佛界以外,其余九界都稱為眾生,各有其顛倒夢想:人道做的是富貴名利夢;天道做的是安逸快樂夢;阿修羅做的是爭強好勝夢;地獄道做的是受苦受刑夢;餓鬼道做的是忍饑挨餓夢;畜生道做的是吃苦耐勞夢;聲聞乘做有余涅盤夢;緣覺乘做獨善其身夢;菩薩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究竟成佛的夢。佛呢?大夢已覺,究竟無夢。所以,要達到佛的境界,首先應斷‘得’,‘以無所得故’,方能開佛知見,而遠離顛倒夢想,成為大覺。
我們學佛修行的人,要想夜間沒有亂夢,就須看破世間壹切事物皆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相而不可得。《金剛經》雲:‘壹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我們不要貪愛追取,所有的飲食起居等只是隨緣受用,絲毫不貪戀留愛,心中方能空蕩蕩地輕安自在。白天沒有胡思亂想,心空無見,平淡清凈,夜間自無亂夢。修行修到這般天地,就像千手千眼壹樣,圓照十方,毫無欠缺,豈有顛倒夢想的余地?!既然顛倒夢想都遠離了,那就到了‘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究竟涅盤的境界了。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的 意思
涅磐即是無漏,就是消滅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說,離開了生老病死的苦,中文也常常翻譯成滅度、圓寂,就是指智慧和福德都達到了圓滿的成就,達到了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寂靜、安樂狀態,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涅磐也分為有余涅磐和無余涅磐,煩惱與肉身完全滅盡之狀態,稱作無余依涅盤,或稱無余涅盤。反之,如果還有煩惱或者肉身留存,則稱為有余涅磐。
究竟,佛學大詞典的解釋是:梵語uttara,巴利語同。音譯郁多羅。形容至高無上之境界,或對事物徹底極盡之意。前者如佛示現至高無上之真理,即稱為究竟法身;大般涅盤顯示佛教之最終目的,即稱為究竟涅盤。後者如以不退之願心而成就誓願者,稱為究竟願,此乃贊仰彌陀本願力之語。
《心經》雲: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壹切隨緣,壹生隨緣,方得自在。
不要留有不切實際的夢想。順其自然無需強求
心無掛礙 無掛礙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意思是什麽
心沒有什麽念頭、想法、和牽掛的人或物。
以上說的是修行的求的證悟的方法,真正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完全要到佛地才行。
平常心無牽掛,容易悟道解脫。
還有就是想要解脫的先凈處累世的業障,凈業最好就是念咒,咒要常念。
有些人會念到人我皆忘的地步。心中牽掛的東西越來越少,當然生活免不了的,也要 生活下去。道理我說了具體看妳自己平衡了。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是什麽意思
丟掉妳不切實的想法,心放平和,最終會達到人生的高級境界。意思大概如此,是和尚跟您講的麽?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的 意思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出自《心經》,意思是:離開這個本末倒置的夢幻世界,最後達到寂滅的境界。顛倒:錯亂的、混亂的、本末倒置的意思;夢想:夢幻的、虛空的、虛無縹緲的意思;究:最終、終究的意思;竟:達到、到達的意思;究竟:合起來,就是“最終達到”的意思。
如何才能遠離顛倒夢想?
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種種遠離顛倒夢想的方法。當年,釋迦牟尼佛為何要說那麽多的法門呢?因為,聽法的人根機有各種差異,佛要因材施教,聽者才能成就。所以,我們要根據自身根機來選擇好修行法門。
比如我自己,越學佛越覺得自己根機低劣,很難做到少貪少嗔少癡,很難經受住 *** 誘惑,很容易起貪起嗔癡。看了許多大師的開示,作為末法時期的我們還是選擇凈土法門最為保險、最有希望脫離輪回。而學習凈土法門,就要學習凈土宗的創立者善導大師(被後人譽為彌陀再來)的思想才最純正。總之,每天多念“南(ná)無(mó)阿(ā)彌(mí)陀(tuó)佛”,才最有希望今生脫離輪回,從而遠離顛倒夢想。而修習其他法門,以我們連五戒十善都難以做到的根機,我們極難今生證果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