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姓氏淵源:
1、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
在文獻《中國古今姓氏大辭典》中記載:“古有貳國。或以國為氏。鄭樵註雲:或言姬姓。《左傳》:‘楚屈瑕將盟貳、軫。’並小國也。貳國在隨州南(今湖北應山縣境)。”
貳國在春秋時期被楚國所滅,國人以故國名為姓氏,稱貳氏。後有簡文為二氏者。
2、源於姬姓,出自,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註:“《山海經》貳負之臣曰危。貳姓始此。望出河東。”貳負,官名。此以官為氏。在古代,貳負為壹神氐,人面蛇身,是人蛇合體的圖騰。
貳負喜殺戮,後來成為武官的象征。因此,貳氏源起於武將世家。後有簡文為二氏者。
3、源於鮮卑族,出自北魏時期拓拔部,屬於以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註引《後秦錄》記載:“貳,夷姓,後魏有將貳坐。”其後裔有簡文為二氏者。
二、郡望堂號: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壹部分屬韓國(公元前263年,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屬隨州,後分屬韓、楚兩國。秦朝時期南陽郡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廢除,唐天寶至德年間又曾改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河南鄧縣)為治所。元、明、清諸朝的南陽府治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壹是指今整個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壹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阪(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阪,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三是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並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陜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壹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