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陳初生《金文常用詞典》)我們知道,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主要靠漁獵和采摘野果生存,到了新石器時代,開始進入了農業種植和畜牧飼養的新時期。“禾”是谷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沈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征著取得谷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著沈甸甸的谷子的樣子。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壹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壹天是壹年的頭壹天,春季的頭壹天,正月的頭壹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壹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壹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壹上,壹,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壹年的第壹個早晨,正月的第壹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
春節的習俗
春節壹般指除夕和正月初壹。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竈] [掃塵] [吃竈糖]
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趕亂歲] [照田蠶][千燈節]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臘月二十九 [小除夕] [過趕年]
臘月三十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放爆竹][祭祖][給壓歲錢]
正月初壹 [拜年][開門炮仗][占歲][貼畫雞][聚財]
正月初二 [祭財神][財神的傳說]
正月初三 [燒門神紙][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 [祭財神][路頭神][送窮][開市]
正月初七 [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正月初八 [谷日][順星]
正月初十 [石頭生日] [賀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正月十五 [元宵節][送孩兒燈][迎紫姑][走百病][偷菜節][巴烏節]
立春風俗 [東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