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急需壹個具有趣味性的成語故事,有要大多數人的沒聽說的。

急需壹個具有趣味性的成語故事,有要大多數人的沒聽說的。

清·無名氏《三十六計》:“瞞天過海。”

[編輯本段]三十六計之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白話文如果以為已經防範得十分周密了,就容易麻痹大意,松懈輕敵;經常見到的事物,看慣了,便不會產生懷疑。豈不知,陰謀詭計往往隱藏在明擺著的事物中,並不與公開的形式相矛盾。有時候,所謂“正大光明”之中反而暗伏著不可告人的機密。

瞞天過海可以這樣來解釋:當防備十分周密的時候,就容易麻淠大意:平時看慣的.往往就不再懷疑了.把秘密詭計隱藏在公開的行動中.而不是和公開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事物裏.

瞞天過海是壹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在戰爭中,它是壹個利用人們存在常見不疑的心理狀態,進行戰役偽裝.隱蔽軍隊集結和發起進攻企圖,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計謀.出其制勝 .

方 法

將自己的真實意圖和目的隱藏起來,迷惑對方,最終來實現自己的目地。

按 語

陰謀作為,不能於背時秘處行之。夜半行竊,僻巷殺人,愚俗之行,非謀士之所為也。如:開皇九年,大舉伐陳。先是弼請緣江防人,每交代之際,必集歷陽,大列旗幟,營幕蔽野。陳人以為大兵至,悉發國中士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眾復散,後以為常,不復設備,及若弼以大軍濟江,陳人弗之覺也。因襲南徐州,拔之。

典 故

公元583年,陳叔寶當了陳朝皇帝。他整日吃喝玩樂,不理朝政,奸臣乘機為非作歹,欺壓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陳朝危在旦夕。

當時,隋文帝統壹了北方,國力強盛,鬥誌正旺。他分析局勢,深知陳朝國力空虛,已不堪壹擊,便派兵南下,想壹舉攻滅陳朝。

可是,隔著壹條滔滔長江,如何進攻才能萬無壹失?老臣高颎悄悄向他獻了壹條妙計。

隋文帝依著高颎的計策,壹聲令下,幾路大軍浩浩蕩蕩壹齊進攻,首先切斷了長江上遊與中下遊軍的聯絡,使他們不能相互照應。

與此同時,隋朝大將賀若弼率大隊人馬向陳朝國都健康進軍。兵馬來到長江北岸駐紮下來。只見帳篷林立,軍旗飄揚,人喊馬嘶,壹派戰前景象。

江南陳朝將領見這陣勢,以為隋軍即將渡江攻城,頓時緊張起來,召集全部人馬,抖擻精神,準備與隋軍決壹死戰。

誰知劍拔弩張地等了幾天,隋軍不但沒有渡江攻城,反而撤了回去,渡口只留了壹些破舊小船。陳朝將士以為隋軍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輕易進攻,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氣。

可是不久,隋軍又集結江北,安營紮寨。陳軍慌忙再度備戰。這樣反復折騰了幾次,弄得陳軍人困馬乏,加上糧食又被隋軍間諜燒毀陳軍更是人心惶惶,進退兩難。

就在這時,隋軍突然發起總攻。浩浩長江之上,萬船齊發,金鼓震天,陳軍哪裏還有還擊之力?連陳後主也乖乖地當了俘虜。

隋文帝笑逐顏開,重獎有功將士。他誇贊高颎道:“好壹個瞞天過海之計!若不是如此麻痹敵軍,我們怎會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取勝?姜,到底還是老的辣嘛!”

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施展瞞天過海之計,出其不意取勝的戰例不勝枚舉.在商戰中,巧用此計獲勝者,也不乏其人.

日本壹味精商,為其味精銷路不暢而苦惱.壹天,他突發奇想,將味精瓶蓋上用來倒味精的孔,有直徑1毫米,加大到1.5毫米.用戶不知道,用時壹倒就多了.消費多了,銷量自然也大了.這個商人用的是什麽計謀?就是瞞天過海的計謀.他利用人們經常使用此味精,常用不疑的心理,促進了消費.

當然,用這種辦法促銷是不符合經商道德的.但是作為壹種計謀,我們需要了解,而且和外商打交道時要提高警惕.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