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特制訂《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作為各高等學校組織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教學的主要依據。
鑒於全國高等學校的教學資源、學生入學水平以及所面臨的社會需求等不盡相同,各高等學校應參照《課程要求》,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系統、個性化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導本校的大學英語教學。
壹、教學性質和目標
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壹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壹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並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壹體的教學體系。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二、教學要求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各高校之間情況差異較大,大學英語教學應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個性化教學的實際需要。
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即壹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這是我國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經過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與實踐應當選擇達到的標準。壹般要求是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為有條件的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類型和人才培養目標所選擇的標準而推薦的。各高等學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並創造條件,使那些英語起點水平較高、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夠達到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三個層次的英語能力要求如下:
壹般要求:
1. 聽力理解能力:能聽懂英語授課,能聽懂日常英語談話和壹般性題材的講座,能聽懂語速較慢(每分鐘130 ~150詞)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運用基本的聽力技巧。
2. 口語表達能力:能在學習過程中用英語交流,並能就某壹主題進行討論,能就日常話題用英語進行交談,能經準備後就所熟悉的話題作簡短發言,表達比較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能在交談中使用基本的會話策略。
3.閱讀理解能力:能基本讀懂壹般性題材的英文文章,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70詞。在快速閱讀篇幅較長、難度略低的材料時,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100詞。能就閱讀材料進行略讀和尋讀。能借助詞典閱讀本專業的英語教材和題材熟悉的英文報刊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能讀懂工作、生活中常見的應用文體的材料。能在閱讀中使用有效的閱讀方法。
4. 書面表達能力:能完成壹般性寫作任務,能描述個人經歷、觀感、情感和發生的事件等,能寫常見的應用文,能在半小時內就壹般性話題或提綱寫出不少於120詞的短文,內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確,用詞恰當,語意連貫。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
5. 翻譯能力:能借助詞典對題材熟悉的文章進行英漢互譯,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30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250個漢字。譯文基本準確,無重大的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
6. 推薦詞匯量:掌握的詞匯量應達到約4795個單詞和700個詞組(含中學應掌握的詞匯),其中約2000個單詞為積極詞匯,即要求學生能夠在認知的基礎上在口頭和書面表達兩個方面熟練運用的詞匯(見附3:《大學英語參考詞匯表》)。
較高要求:
1. 聽力理解能力:能聽懂英語談話和講座,能基本聽懂題材熟悉、篇幅較長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目,語速為每分鐘150~180詞,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和相關細節。能基本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
2. 口語表達能力:能用英語就壹般性話題進行比較流利的會話,能基本表達個人意見、情感、觀點等,能基本陳述事實、理由和描述事件,表達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
3. 閱讀理解能力:能基本讀懂英語國家大眾性報刊雜誌上壹般性題材的文章,閱讀速度為每分鐘70~90詞。在快速閱讀篇幅較長、難度適中的材料時,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120詞。能閱讀所學專業的綜述性文獻,並能正確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
4. 書面表達能力:能基本上就壹般性的主題表達個人觀點,能寫所學專業論文的英文摘要,能寫所學專業的英語小論文,能描述各種圖表,能在半小時內寫出不少於160詞的短文,內容完整,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句通順。
5. 翻譯能力:能摘譯所學專業的英語文獻資料,能借助詞典翻譯英語國家大眾性報刊上題材熟悉的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35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300個漢字。譯文通順達意,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少。能使用適當的翻譯技巧。
6. 推薦詞匯量:掌握的詞匯量應達到約6395個單詞和1200個詞組(包括中學和壹般要求應該掌握的詞匯),其中約2200個單詞(包括壹般要求應該掌握的積極詞匯)為積極詞匯(見附3:《大學英語參考詞匯表》)。
更高要求
1. 聽力理解能力:能基本聽懂英語國家的廣播電視節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聽懂英語國家人士正常語速的談話。能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和英語講座。
2. 口語表達能力:能較為流利、準確地就壹般或專業性話題進行對話或討論,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篇幅較長、有壹定語言難度的文本或講話,能在國際會議和專業交流中宣讀論文並參加討論。
3. 閱讀理解能力:能讀懂有壹定難度的文章,理解其主旨大意及細節,能閱讀國外英語報刊雜誌上的文章,能比較順利地閱讀所學專業的英語文獻和資料。
4. 書面表達能力:能用英語撰寫所學專業的簡短的報告和論文,能以書面形式比較自如地表達個人的觀點,能在半小時內寫出不少於200詞的說明文或議論文,思想表達清楚,內容豐富,文章結構清晰,邏輯性強。
5. 翻譯能力:能借助詞典翻譯所學專業的文獻資料和英語國家報刊上有壹定難度的文章,能翻譯介紹中國國情或文化的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40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350個漢字。譯文內容準確,基本無錯譯、漏譯,文字通順達意,語言表達錯誤較少。
6. 推薦詞匯量:掌握的詞匯量應達到約7675個單詞和1870個詞組(包括中學、壹般要求和較高要求應該掌握的詞匯,但不包括專業詞匯),其中約2360個單詞為積極詞匯(包括壹般要求和較高要求應該掌握的積極詞匯)(見附3:《大學英語參考詞匯表》)。
上述三個要求是作為各高等學校在制定本校大學英語教學文件時的參照標準。各高等學校可以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對三個要求中的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翻譯以及詞匯量的具體要求與指標作適當的調整,但要特別重視對聽說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三、課程設置
各高等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課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設計出各自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將綜合英語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和專業英語類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有機結合,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應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訓練和提高。
大學英語課程的設計應充分考慮聽說能力培養的要求,並給予足夠的學時和學分;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發和建設各種基於計算機和網絡的課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與條件。
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壹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設計大學英語課程時也應當充分考慮對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和國際文化知識的傳授。
無論是主要基於計算機的課程,還是主要基於課堂教學的課程,其設置都要充分體現個性化,考慮不同起點的學生,既要照顧起點較低的學生,又要為基礎較好的學生創造發展的空間;既能幫助學生打下紮實的語言基礎,又能培養他們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既要保證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的英語語言水平穩步提高,又要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以滿足他們各自不同專業的發展需要。
四、教學模式
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壹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壹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英語教學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有利於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同時,要合理繼承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優秀部分,發揮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
各高等學校應根據本校的條件和學生的英語水平,探索建立網絡環境下的聽說教學模式,直接在局域網或校園網上進行聽說教學和訓練。讀寫譯課程的教學既可在課堂進行,也可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進行。對於使用計算機網絡教學的課程,應有相應的面授輔導課時,以保證學習的效果。
為實施新教學模式而研制的網上教學系統應涵蓋教學、學習、反饋、管理的完整過程,包括學生學習和自評、教師授課、教師在線輔導、對學生學習和教師輔導的監控管理等模塊,能隨時記錄、了解、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與輔導情況,體現交互性和多媒體性,易於操作。各高等學校應選用優秀的教學軟件,鼓勵教師有效地使用網絡、多媒體及其它教學資源。
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之壹是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新教學模式應能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學習,獲得學習策略的指導,逐步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變化,而且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思想和實踐,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語言知識與技能,更註重培養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思想和實踐的轉變,也是向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為導向的終身教育的轉變。
具體實施可參考附1: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
五、教學評估
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壹個重要環節。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於實現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教學評估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
對學生學習的評估分為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兩種。
形成性評估是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和發展性評估,即根據教學目標,采用多種評估手段和形式,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形成性評估特別有利於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在實施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尤為重要。形成性評估包括學生自我評估、學生相互間的評估、教師對學生的評估、教務部門對學生的評估等。形成性評估可以采用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記錄、網上自學記錄、學習檔案記錄、訪談和座談等多種形式,以便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觀察、評價和監督,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推薦使用的《學生英語能力自評/互評表》見附2)。
終結性評估是在壹個教學階段結束時進行的總結性評估。終結性評估主要包括期末課程考試和水平考試。這種考試應以評價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主,不僅要對學生的讀寫譯能力進行考核,而且要加強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考核。
在完成《課程要求》中壹般要求、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層次的教學後,學校可以單獨命題組織考試,或參加校際聯考、地區聯考、全國統壹考試,以對教學進行終結性評估。無論采用何種形式,都要充分考核學生實際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
教學評估還包括對教師的評估,即對其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評估。對教師的評估不能僅僅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應全面考核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和教學效果等。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等學校應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評估作為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壹項重要內容。
六、教學管理
大學英語教學管理應貫穿於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強化教學過程的指導、督促和檢查,確保大學英語教學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為此,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建立完善的教學文件和教學管理文件。教學文件包括:學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各門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描述、教學安排、教學內容、教學進度、考核方式等。教學管理文件包括:學籍和學分管理、教學考核規範、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記錄、考試試卷分析總結、教師授課基本要求以及教研活動記錄等。
2.大學英語課程要融入學校的學分制體系,盡量保證在本科總學分中占10%(16學分左右)。學生通過計算機學習完成的課程,經考試合格,應計算學分。建議學生通過計算機學習所獲學分的比例在大學英語學習總學分中不低於30%。
3.完善教師的聘任管理,確保生師比合理。除課堂教學之外,對面授輔導、網絡指導和第二課堂指導的課時等應計入教師的教學工作量。
4.健全教師培訓體制。教師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發展的關鍵。學校應建設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培養工作,鼓勵教師圍繞教學質量的提高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創造條件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在教學和研究工作中進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同時要合理安排教師進行學術休假和進修,以促進他們學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
附:1. 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
2. 學生英語能力自評/互評表
3. 大學英語參考詞匯表(另發)
附1:
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
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是為了幫助我國大學生達到大學英語教學要求所設計的壹種新型教學模式。本模式強調個性化教學與自主學習,並充分發揮計算機可以幫助個體學習者反復進行語言訓練,尤其是聽說訓練的功能,結合教師課堂講授和輔導,使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特點、水平、時間,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借助計算機,較快地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在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學習模式中,應重視教師的面授輔導作用。教師的面授輔導可以小組形式進行。輔導內容應以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為主,並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原則上,學生每學習16~20學時,教師應給予至少1學時的輔導。
1. 教學模式的構成
圖壹、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
使用說明:
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教學活動可以通過計算機來進行,也可以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來進行,實線箭頭表示以某種教學環境為主,虛線箭頭表示以某種教學環境為輔。具體來說,“聽”的訓練主要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進行,輔之以課堂教學;“說”和“讀”的訓練既要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進行,又要有課堂教學;“寫”和“譯”的訓練以課堂教學為主,以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為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管理由教務處、教師和計算機管理軟件來實施。
2. 基於計算機的英語學習過程
圖二、基於計算機的英語學習過程
使用說明:
新生入學後參加基於計算機的“初始測試”,以確定各自起始學習級別,如壹級、二級或三級。教師根據學生測試結果通過管理系統為每位學生定級、設定賬號後,學生可根據教師的安排開始“學習課程”。當學習進行到壹定時候(各校可自己設定學時數),可參加由教師設計的網絡“單元測試”,如果“合格”就自動進入下壹單元的學習,如果“不合格”就返回到本單元重新學習,直至考核合格。當“已學到應該接受輔導的單元”時(可以是幾個單元的學習後),學生應“接受面授輔導”。在教師為特定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面授輔導之後,可通過口試或筆試來檢測其上機學習的效果,然後決定學生是否“輔導通過”。如果“通過”,學生則“繼續學習”下壹階段的內容。如果“沒有通過”,教師則根據情況要求學生返回某壹單元重新學習,直至通過老師的面授輔導。
附2:
學生英語能力自評/互評表
使用說明
1.《學生英語能力自評/互評表》細化和列舉了壹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中的各項語言技能,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在教學中增強針對性。教師還可以根據本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補充或調整有關的微技能。
2.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向學生介紹自評/互評表中各項微技能,幫助學生了解教學要求。
3.教師定期要求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通過評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對語言微技能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學習行為。
4.學生在自評/互評表右面的“評價”欄中對自己或同學的英語能力做出評估,能夠做到的打鉤(?)。根據自評或互評的結果,參考下表中的提示,對下壹階段的學習作出相應安排。
優 良 中 差
能掌握各項語言技能中所有的微技能;完全達到本層次的教學要求。 能掌握各項語言技能中3/4左右的微技能;較好地達到本層次的教學要求,稍加努力,可望實現學習目標。 能掌握各項語言技能中2/3左右的微技能;基本達到本層次的教學要求,但仍應繼續努力。 未能掌握各項語言技能中1/2的微技能;未達到本層次的教學要求,應尋求指導,調整學習方法和計劃。
自評和互評結果記錄可以參考下表:
日期
(年/月/日) 評估方式(?) 評估結果(優、良、中、差)
自評 互評 聽 說 讀 寫 譯
表1:壹般要求 評價
聽力/Listening
我能聽懂英語授課,並能根據要求進行討論、發言。
我能聽懂與所學內容相關、語速稍慢(每分鐘130-150詞)的對話、短文、報告等音像材料,並能理解其要點。
我能聽懂慢速英語節目,如新聞、科學報導、歷史故事等。
我能聽懂指示語,如指路、如何做某事、操作指南等,能聽懂數字(基數與序數)、時間等。
我能聽懂討論的主題,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
我能在聽的過程中使用基本的聽力技巧。
口語/Speaking
我能回答課上的提問,能用常用詞匯和句型與同學進行討論,能就所熟悉的話題經準備後作簡短發言。
我能介紹自己、同學、朋友等,並能對他人的介紹做出回應。
我能用簡單的語言為人指路、購物、留言、提出請求等。
我能運用英語數字報告時間、詢問商品價格、回答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等。
我能與英語國家人士就日常話題進行簡單交談。
我掌握了基本會話策略,如開始、繼續或結束會話,讓人重復所說內容等。
閱讀/Reading
我能以中等速度(每分鐘70詞)基本讀懂語言難度中等、壹般性題材的文章,理解其大意及主要細節。
我能以較快速度(每分鐘100詞)閱讀篇幅較長、語言難度略低的文章。
我能借助詞典閱讀本專業的英語教材和題材熟悉的英文報刊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
我能讀懂生活中常見表格如註冊表、申請表、問卷調查表等。
我能讀懂指示語、產品說明書、廣告、海報、邀請函等。
我能讀懂涉及日常生活的個人信件或內容壹般的商業信函。
我能瀏覽互聯網上的壹般信息,基本讀懂國內英文報刊,理解大意及主要事實。
我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技能,如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或習語的意思、尋讀、略讀等。
寫作/Writing
我能填寫常見表格如註冊表、申請表、問卷調查表等。
我能寫給或回復他人祝賀卡、生日卡、邀請信、便條、短信、通知等。
我能寫出簡單的指示語、個人廣告、社團海報、個人簡歷等。
我能簡要地描述個人經歷、發生的事件、讀過的故事、觀看的影片、喜怒哀樂等情感,寫出或回答個人或公司的信函、電子郵件、傳真等。
我能就壹定話題或提綱在30分鐘內寫出不少於120詞的短文,內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確、用詞恰當、語意連貫。
我能在壹般寫作或應用文寫作中恰當使用相應的寫作技能。
翻譯/Translating
我能借助詞典對題材熟悉的文章進行英譯漢,譯速為每小時約300個英語單詞,譯文基本傳達原文的意義,無重大的理解和語言錯誤,符合中文表達習慣。
我能借助詞典對題材熟悉的文章進行漢譯英,譯速為每小時約250個漢字,譯文基本傳達原文的意義,無重大的理解和語言錯誤,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我能借助詞典對與專業相關的文章、介紹、提要、廣告、產品說明書等翻譯成漢語。
我能使用基本的翻譯技巧。
表2:較高要求
評價
聽力/Listening
我能聽懂英語談話或講座,能理解要點和細節。
我能聽懂題材熟悉、篇幅較長的英語廣播或電視節目,語速為每分鐘150-180詞左右,如新聞報道、訪談、講座等,並能理解其大意及主要細節。
我能基本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
我能使用基本的聽力技巧幫助理解,如聽要點或細節的方法。
口語/Speaking
我能就熟悉的話題與英語國家人士進行較為流利的會話,能將會話或討論進行下去,並能接受或禮貌地拒絕對方的意見。
我能根據地圖或指示冊等用較復雜的語言為人指方向、說明情況、解釋疑難問題等。
我能基本表達個人的情感,如驚異、好惡、沮喪、抱怨等,能表達個人就某壹事件的觀點和意見。
我能基本完整地講述壹個故事,如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等。
我能基本描述個人經歷、體驗,如發生過或經歷過的壹件事情,表達願望與理想,如旅行計劃或理想的職業等。
閱讀/Reading
我能以中等速度(每分鐘70-90詞)基本讀懂英語國家大眾性報刊雜誌上壹般性題材的文章。
我能以較快速度(每分鐘120詞)閱讀篇幅較長、難度適中的文章。
我能略讀新聞、人物、事件等報導的主要內容,抓住其要點,能尋讀有關材料,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我能閱讀所學專業的綜述性文獻,並能正確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
我能借助詞典讀懂與我專業相關的技術性論文,能從技術性手冊中快速查找所需信息以解決遇到的技術問題。
寫作/Writing
我能就所讀壹般主題的文章寫出其摘要或大綱,能闡述自己對某壹焦點問題的觀點,並能基本陳述贊成或反對的理由。
我能寫所學專業論文的英文摘要。
我能寫出日常的應用文章,結構與表達符合應用文體規範。
我能借助參考資料寫出專業小論文,結構基本清晰。
我能就壹般性主題在半小時內寫出不少於160詞的記敘文、說明文或議論文,內容完整,觀點明確、條理清楚、文理通順。
翻譯/Translating
我能借助詞典翻譯英語國家壹般報刊上題材熟悉的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350個英語單詞,譯文通順達意,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少。
我能借助詞典對壹般性題材的文章進行漢譯英,譯速為每小時約300個漢字,譯文通順達意,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少。
我能摘譯所學專業的英語文獻資料。譯文符合中文表達習慣。
我能使用適當的翻譯技巧。
表3:更高要求 評價
聽力/Listening
我能聽懂語速正常、內容稍長的對話、短文、報告等,並在其結構復雜、觀點較為隱含時也能理解其要點和主要細節。
我能基本聽懂語速正常的英語國家廣播及電視節目,如新聞報道、訪談、講座、電影、電視劇等,並能掌握中心思想,抓住要點。
我能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和英語講座。
我能聽懂涉及專業知識的學術報告、專題講座等,並能理解其中闡述的事實或包含的較為抽象的概念。
口語/Speaking
我能就壹般或專業性話題較為流利、準確地與英語國家人士對話或討論,並能將對話或討論有效地進行下去。
我能就個人目的或社會交際目的靈活、有效地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念,如情感表達、意願表達等。
我能用簡要的語言概括較長、語言稍難的文章或講話,並能對某壹題目給出較長的解釋和說明。
我能在學術會議或專業交流中較為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重點突出、內容完整、語言流暢。
我能使用較高的講話技巧,如引起聽眾的註意力、維持聽眾熱情、協調與其他講話人的關系等。
閱讀/Reading
我能讀懂有壹定難度的文章,理解其主旨大意及細節。
我能借助詞典讀懂原版英語教材和英語國家報刊雜誌上的文章。
我能較為順利地閱讀所學專業的英語文獻和資料。
寫作/Writing
我能就壹般性主題比較自如地表達個人的觀點,做到文章結構清晰、內容豐富、邏輯性強。
我能將從不同渠道獲取的信息進行歸納、總結,寫成英文概要或匯報提綱。
我能撰寫專業文章摘要,能寫簡短的專業報告和論文。
我能就壹般性主題在半小時內寫出不少於200詞的記敘文、說明文或議論文,思想表達清楚、文章結構清晰、內容豐富、邏輯性強。
翻譯/Translating
我能借助詞典翻譯所學專業的文獻資料和英語國家報刊上有壹定難度的科普、文化、評論等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400個英語單詞,理解準確,基本無錯譯、漏譯,譯文流暢。
我能將反映中國國情或文化的介紹性的文章譯為英文,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350個漢字,基本無錯譯、漏譯,譯文達意,符合英語表達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