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龍慶峽導遊詞

龍慶峽導遊詞

龍慶峽導遊詞11篇

 作為壹名可信賴的導遊人員,就不得不需要編寫導遊詞,壹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壹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那麽什麽樣的導遊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龍慶峽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龍慶峽導遊詞1

 龍慶峽既有南國山水的柔媚與婉約,又不失北方山水的陽剛和雄健,它集南北山水之大成。大自然天道滄桑,鬼斧神工,造化的那山,隨形寓意,依貌稱名:鎮山如來、鐘山、鳳冠島、東大寨、月亮灣、石熊跳巖、九連洞、雞冠山、金剛山、馬蹄潭、將軍巖等三十余處景觀。龍慶峽四季風光無限。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秋有紅葉,冬有冰燈。

 我們先從山下坐了遊龍電梯到山上,又下了山,去劃船。到了月亮碼頭,哥哥說要蹦迪,於是我也陪他去了。哦,山上好高呀!哥哥敢蹦嗎?哥哥是軍人,壹定敢。所以我下了山,想去迎接哥哥......

 過了壹會兒,我說:“我們去爬山吧!”

 “好呀!”姐姐說。於是,姐姐上了山,我也緊追不舍,爬了30分鐘,我們才爬上山。哥哥第壹,姐姐第二,我第三。

 快樂的壹天結束了,再見,龍慶峽!

龍慶峽導遊詞2

各位遊客:

 妳們好,歡迎妳們來到北京旅遊,我是妳們的導遊xx。

 媯水河位於延慶縣八達嶺以北十余公裏處,它源自群峰環繞的松山自然保護區,東穿龍慶峽宛轉出山,至金牛山西折,經媯川繞康西草原流入官廳湖,迤儷百余華裏,早在1500年前,北魏酈道元曾親臨勘察,並在《水經註》中寫下壹節優美的文字;金元兩代帝王耽迷其山光水色,鑾輿而來,駐驊不去;明清時期這裏已成了旅遊勝地,雅士名流紛沓而至,贊嘆之辭傳誦壹時,媯河之秀盡在兩湖之間,上遊金牛山下的金牛湖如龍首引媯水西去,下遊媯水湖似龍尾,中間的媯水如遊龍,水流迂回宛約,環境清幽,風光秀美,宛如江南。

 媯水河,永定河支流,古稱滄河、清夷水、清水河,流域分部在北京市延慶縣區內。發源於延慶縣城東北13公裏處,橫貫延慶盆地,在下屯鄉大路村北入官廳水庫後入永定河,河長18.5公裏,寬75米至250米,流域面積1073.6平方公裏。

 媯水河,古稱滄河、清夷水、清水河,為境內河,屬於永定河水系。發源於北京市延慶縣城東北13公裏處

 ,南流至永寧鎮小莊科與新華營河匯合向西橫貫延慶盆地,沿途有9條支流匯入,在下屯鄉大路村

 北入官廳水庫後入永定河,河長18.5公裏,寬75米至250米,流域面積1073.6平方公裏。

 古城河,媯水河支流,屬永定河水系,發源於海坨山東麓靳家堡鄉後河壹帶,東南流經古城村西於香村營村入媯水河,主河道長23.5公裏,平均河寬44.3米至75米,流域面積129平方公裏。河谷狹窄,兩岸多陡壁,是為龍慶峽。上遊有裂隙泉多處,常年可為河道補水。依山築壩,建有古城水庫。

 佛峪口河,媯水河支流,屬永定河水系。發源於海坨山南麓張山營鎮西大莊科村,向南流經西卓家營村西南入官廳水庫,全長14公裏,平均河寬144米,流域面積63平方公裏,上遊為茂密森林,植被好,有泉水匯入,河道常年有水。山口修壩,建有佛峪口水庫。

 蔡家河,媯水河支流,屬永定河水系。發源於靳家堡鄉丁家堡壹帶,向南流到延慶農場西人媯水河,河長8.5公裏,流域面積79.5平方公裏,屬於延慶城關西北部排水河道。

 西二道河,季節河,為媯水河支流,屬永定河水系。發源於二道河鄉蓮花灘壹帶,北流經二道河鄉後於大榆樹鄉陳家營附近人媯水河,全長11.8公裏,流域面積45.8公裏。

 小張家口河,季節河,為媯水河支流,屬永定河水系。發源於八達嶺北麓大榆樹鄉小張家口壹帶,向北流經延慶鎮蓮花池村西後人媯水河,全長9公裏,流域面積25平方公裏。

 西撥子河, 季節河,為媯水河支流,屬永定河水系。發源於八達嶺鎮西撥子壹帶,流經下屯鄉小王家堡、小豐營村後於大路村東人媯水河,全長11公裏,流域面積48平方公裏。

 幫水峪河, 季節河,為媯水河支流,屬永定河水系。發源於八達嶺鎮石峽壹帶,向北流經幫水峪、西桑園村後人媯水河,全長15公裏,流域面積84平方公裏。

 三裏河 ,媯水河支流,屬永定河水系。發源於延慶鎮唐家堡壹帶,向南流經上水磨村於西關村附近人媯水河,全長6.5公裏,流域面積11.6平方公裏。

 養鵝池河, 媯水河支流,屬永定河水系。發源於康莊鎮養鵝池附近,流經小曹營、大王莊村,於大王莊村西約3公裏處人媯水河,全長5公裏,流域面積12.8平方公裏。

 早在1500年前,北魏酈道元曾親臨勘察,並在《水經註》中寫下壹節優美的文字;金元兩代帝王耽迷其山光水色,鑾輿而來,駐驊不去;明清時期這裏已成了旅遊勝地,雅士名流紛沓而至,贊嘆之辭傳誦壹時。媯河之秀盡在兩湖之間。上遊金牛山下的金牛湖如龍首引媯水西去,下遊媯水湖似龍尾,中間的媯水如遊龍。水流迂回宛約,環境清幽,風光秀美,宛如江南。

 媯河被稱為東方萊茵河,沒有受到人為的破壞和汙染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風貌。最令人神往的是媯河漂流。乘壹葉小舟,由纖夫牽至出河口,然後順流而下,可前呼後應妳追我趕,也可慢槳青篙,任小舟自己飄蕩。 30華裏水路,100多玩道,沿途有金牛湖、金牛山、暖泉口、官營灣、荻花灘、柳林激水等美景,處處令人流連不舍,使人產生無窮遐思。

 媯水,古水名。關於媯水,古文獻記載較多。《史記》曰:"舜居媯汭,內行彌謹。"《魏土地記》:"媯州有媯水,水源於城中,外城有舜井,城北有歷山,山上有廟。"《尚書·堯典》曰:"舜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舊唐書·地理誌·媯州》曰:"隋涿郡之懷戎縣,貞觀八年改名媯州,取媯水為名。"《陳杞世家》記載:"舜為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媯汭。"唐《括地誌》記載:"媯州有媯水,源出城中,耆舊傳雲'即堯厘降二女於媯汭之所。"《山海經》記載:"媯,水名,舜之居地也……舜為庶人,堯妻之二女,居於媯汭。"……

 媯汭有多種的解說,有人說指媯水與汭水兩條河,有人說指媯水彎曲處。或說在山西,或說在懷來與延慶。1983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媯:水名,在河北。汭:河流會合或彎曲的地方。媯汭:即媯水彎曲的地方。

 對炎、黃、堯、舜文化做過專門研究的張家口文史作家曲辰在他與任昌華二人合著的《黃帝與中華文明》壹書闡述:"潘城為堯、舜時都城,舜之故鄉,其西北三裏有歷山即舜之為民時耕耘處,斯山不僅有舜廟,而且有堯廟及瞽叟祠。唐堯、虞舜廟在壹處,以堯廟為主、居上,舜廟次之,居下;瞽叟祠另建在壹處,為舜之家祠。在潘城中,潘泉處於城西南的城墻角下,出泉之水即媯水,媯水東北流經城中拐彎處,即媯汭--《山海經》所記之'兩女子居,水周之,壹曰居壹門中',的女子國。"上古時的國壹般指城,有城墻的都為國,城即國。

龍慶峽導遊詞3

 “龍慶峽”的得名,源於明代延慶的稱謂“龍慶州”。被人們譽為北京的“小漓江”,堪稱“塞外壹絕”。

 龍慶峽水庫高聳的大壩相連著兩座山,其寬有四五十米,大壩猶如壹把白色的巨鎖把水龍鎖住,東西的兩座山,峭壁直立,足有幾十丈高。

 當妳劃船而渡,大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之感。它既有塞外的雄奇,又兼有江南的秀麗,可與桂林的漓江、長江的三峽相媲美。是北京十六景之壹。該景區集南方山水的嫵媚秀麗和北方山水的雄渾壯觀於壹體,裸露的石灰巖形成奇特造型,與漓江山石極相似,只是當您擡頭觀望山峰時,又感到北方峰崖的雄偉峻峭。“峽江十裏”是龍慶峽的重要景觀。從河口大壩至三岔河近7裏長的峽谷,兩側山勢不高卻甚險,壁面幾乎與河水垂直,河水忽寬忽窄,寬處約50米,窄處不 足10米,極為蜿蜒曲折。每壹曲折,自出壹景,並伴隨著美麗的神話傳說,如馬蹄潭、十八盤、造錢爐、三岔河、金鑾殿等,沿湖的獨秀峰(雞冠山)、金剛山(雙劍崖)、神筆峰、東大寨、西大寨等諸峰環列,倒映入水,嶙峋多姿,千奇百怪。此景即為延州八景之壹的“神峰列翠”。

 龍慶峽為中國登山協會攀巖、攀冰訓練基地,成功舉辦了“龍慶峽杯”全國第七屆攀巖錦標賽。

 下山可穿越300米長的百花仙洞,觀看四季風光。也可乘上橫跨谷口的福斯特滑道,於有驚無險之中,從仙境回到現實。

龍慶峽導遊詞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龍慶峽風景區位於延慶縣城東北10公裏的古城村西北的古城河口,距北京城區85公裏。龍慶峽古稱“古城九曲”,其水源於海坨山東麓,經玉都山匯入古城水庫。地理位置

 該景區集南方山水的嫵媚秀麗和北方山水的雄渾壯觀於壹體,峽谷曲折蜿蜒,河水幽長碧綠。兩岸山崖險峻,森林茂密,裸露的石灰巖形成奇特造型,特別是長年被水浸蝕所形成的溶洞和洞中的石筍、石柱、石斷層,與漓江山石極相似,只是當您擡頭觀望山峰時,才可感到北方峰崖的雄偉峻峭。

 景區發展

 景區內的古城水庫始建於1973年,歷時8年竣工。庫區面積119平方公裏,可蓄水850萬立方米。這壹人工湖的建成,既解決了灌溉用水,也使景區更加絢麗多姿。最為壯觀的是矗立於古城河口72米高的雙曲拱壩,可謂京郊第壹。大壩與仿古建築“玉都山莊”構成美麗的景觀。夏秋兩季,遊人乘船到峽谷遊覽,最為愜意。在峽區的幾座山頂上,新建了30多座形如向日葵的彩色涼亭龍慶峽景區內有許多名勝佳跡:神仙院、玉皇頂、棋盤石、魔王樹、天池、金剛寺以及附近的蕭太後宮等。1991年,景區為向現代化旅遊區發展,增設了壹些遊樂項目,如“魔幻世界”、“碰碰車”、“無幕影院”等。從壹九八七年開始每到嚴冬時節,龍慶峽總要舉辦壹年壹度的冰燈藝術節。龍慶峽的冰燈,辦出了自己的特色。

 景區特色

 歷年的冰燈有不同的主題,壹組組冰燈、彩燈,既蘊含著人們豐富的智慧和創造力,又給遊人帶來美的享受。加上聲、光、電的巧妙設計,更使龍慶峽的冰燈藝術充滿魅力。歷屆冰燈節的主題盡管不同,但順水庫大壩飛流直下的冰瀑奇觀,卻年年保留,70米高的巨壩上垂下巨大冰瀑,下飾冰花、冰柱,形成壹座飛流千尺晶瑩剔透的冰雪樂園。美麗的龍慶峽冰燈藝術節,帶給遊人壹片歡樂。

 龍慶峽景點

 雞冠山:又稱獨秀峰、鳳冠島。三面環水,壹峰獨處。山頂至水面約70米,從正面看酷似壹只臥著的公雞,是龍慶峽的標誌性景觀。神仙院:位於景區最高峰,距水面200多米,院內有古松,高24。7米,胸徑約0。6米,樹齡約320xx年。神仙院分為上下兩院,玉皇閣和神茶館。百花洞:長320米,展區面積3000平方米,人造花草樹木1650種,以鳥獸動物點綴其中。百花洞分為繁花似錦、熱帶雨林、北國風光、江南小景、百花朝凰等景觀。

龍慶峽導遊詞5

 龍慶峽冬季氣候寒冷,結冰期較長,龍慶峽利用這獨特的自然條件,自1987年開始舉辦冰燈藝術節,龍慶峽冰燈藝術展已經成為首都冬季旅遊的傳統項目。

 冰燈展區位於古城水庫巨壩之下,兩山峽谷之間,由兩山體自然滲水形成的巨大冰柱,構成罕見的冰瀑奇觀,成為冰燈展區最佳的自然背景。二十幾年來,龍慶峽培養了壹支技藝精湛、業務嫻熟的冰燈設計人材和雕刻隊伍,以求新、求美、求奇為宗旨,在藝術上不斷推陳出新,技術上精益求精,工藝上精雕細刻,為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欣賞情趣的觀眾提供了選擇空間。龍慶峽先後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為主題,成功地舉辦了二xx屆冰燈藝術節,***接待中外遊客千萬人次,填補了北京冬季冰雪特色旅遊項目的空白。

 歷屆冰燈節的主題盡管不同,但順水庫大壩飛流直下的冰瀑奇觀,卻年年保留,70米高的巨壩上垂下巨大冰瀑,下飾冰花、冰柱,形成壹座飛流千尺晶瑩剔透的冰雪樂園。美麗的龍慶峽冰燈藝術節,帶給遊人壹片歡樂。

 冰燈區建在山谷中,那裏風大,溫度要比市內低5~8度,前往參觀遊玩的朋友們註意保暖。

 鎮山如來

 半山腰間有壹塊突出險峻的巨石,它巍然屹立,酷似如來佛的側面頭像,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所以得名“鎮山如來”。

 雞冠山

 又稱獨秀峰、鳳冠島。三面環水,壹峰獨處。山頂至水面約70米,從正面看酷似壹只臥著的公雞,是龍慶峽的標誌性景觀。

 金剛寺

 金剛寺前有兩座山,行如金剛,故名。此寺原是元朝真大道太玄道宮,元亡後毀,僧侶又在此建金剛寺。解放初毀。1987年美籍華人劉雪娥女士捐資十萬元重建。

 神仙院

 水庫旁有壹小山名玉皇頂,位於景區最高峰,距水面200多米,半山處建神仙院,山頂建有玉皇廟,有纜車到達。兩廟皆建於明代,玉皇廟毀損,僅有碑壹方。神仙院在解放前被毀,於1992年5月重修開放。神仙院門前有樹齡逾300歲的古松壹株,高24。7米,胸徑約0。6米,樹齡約320xx年。廟後有長4米、寬3。4米、深1米的“神盆”,盆中之水清冽甘甜,長飲不竭。

 棋盤石:懸崖半腰出幾塊方柱形巨石,石柱上部平坦如砥,形如棋盤,似有隱隱格子,幾粒石子,似是棋子。

 魔王樹:據說,患腰腿疼痛者只要到那裏,往樹幹上蹭,就能去疾止痛,不過只要蹭上了就會跌入深淵,壹失足而成千古恨,所以至今也沒人敢去試壹試。

 百花洞

 長320米,展區面積3000平方米,人造花草樹木1650種,以鳥獸動物點綴其中。百花洞分為繁花似錦、熱帶雨林、北國風光、江南小景、百花朝凰等景觀。

 玉渡山

 位於延慶區城西北山中的玉渡山自然風景區歸龍慶峽管理處統壹管理。全境面積約壹百多平方公裏,自110國道,有壹條玉海公路相通。該區地處深山,人跡罕至,景色秀麗,環境清幽。它是北京地區壹塊鮮為人知的處女地;它是大自然保存最原始的綠色記憶;它是現代人回歸自然最美好的選擇。它是藏於深山的明珠,與我們現代人有著同樣的渴望,這就是“天人合壹”的至高境界。

 玉渡山之美,在於山、石、林、泉、瀑、花、草壹應俱全,而那渾如天籟的感覺,又在於清、幽、靜、野之中。

龍慶峽導遊詞6

 龍慶峽古稱“古城九曲”,其水源於海坨山東麓,經玉都山匯入古城水庫。該景區集南方 山水的嫵媚秀麗和北方山水的雄渾壯觀於壹體,峽谷曲折蜿蜒,河水幽長碧綠。兩岸山崖險峻,森林茂密,裸露的石灰巖形成奇特造型,特別是長年被水浸蝕所形成的溶洞和洞中的石筍、石柱、石斷層,與漓江山石極相似,只是當您擡頭觀望山峰時,才可感到北方峰崖的雄偉峻峭。

 乘船遊龍慶峽,山,群峰屏列,逶迤嵯峨,隨形寓意,依貌稱名,大自然的天道滄桑、鬼斧神工造化了鎮山如來、鐘山、鳳冠島、東大寨、月亮灣等30余處景觀,附麗了人的感情,山水就有了人的性格和靈性。那水,碧波清流,九曲縈回,綠得氤氳,柔的纖繾,拓山光鳥影於懷,納長天白雲在胸。山回水轉,水貫山行

 龍慶峽的盛夏,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氣溫低於北京城區6度,比承德避暑山莊還低0.8度。而隆冬,結冰期較長,異常寒冷,於是,這裏就誕生了冰燈藝術的奇葩,峽谷,壹個冰雕玉砌的世界,壹個北國冰雪的樂園。

 歷史的腳印,山間古剎廟宇,又為這明麗的山水之夢,著了壹筆古銅的底色,令其愈顯久遠幽深。神仙院聳立在群山圍合,孤峰獨峙之巔,1998年這裏再現明代廟宇風采,在雲霧縹渺,樹木蓊郁當中,層層崇臺,依山疊砌,殿宇樓堂,鱗次櫛比,翠瓦丹墻,飛金流碧.......壹覽眾山小的玉皇頂,主閣儼然,重檐九脊。清人來此曾記“逼面千峰起,回頭萬壑低”。憑欄俯臨,峽谷曲流,形勢險勝,投目縱覽,峰濤如註,媯川生煙,大有我欲乘風歸去,飄飄欲仙之感。峽谷深處的金剛寺,掩於南、北金剛山之間,森深壑幽,環境清麗,寺院飛檐淩空,雕甍碧瓦,棟宇巍峨,丹楹刻桷,深山藏古寺,空谷傳鐘聲......

 龍慶峽構建了與山水主旋律相協調的遊娛設施,峽谷口,壹條258米長的巨龍,頭下尾上地懸掛於千仞峭壁,金鱗閃爍,須爪飛揚,這就是堪稱亞州第壹的龍形電梯,遊人乘入其間不知不覺之中,即達船臺。而淩空飛越的速滑溜索、驚險刺激的高崖蹦極,欲試心顫,欲罷不能。 乘坐纜車,我欲因之夢神仙,瞬間即到玉皇頂;穿越300米長的百花仙洞,就穿越了神州大地的南疆北國,四季風光;中國登山協會還籌建並命名龍慶峽為中國登山協會龍慶峽攀巖、攀冰訓練基地,於此成功地舉辦了“龍慶峽杯”全國第七屆攀巖錦標賽,讓更多的中華健兒在此挑戰生命極限;最後,乘上橫跨谷口的福斯特比翼滑道,如同乘上美麗的彩虹,於風、於幻、於有驚無險之中,從龍慶峽谷的仙境回到現實。

 龍慶峽有壹流的服務設施,可住宿,可餐飲,可會議,可娛樂,設施完備,服務優質。

龍慶峽導遊詞7

 據說龍慶峽冰燈是華北地區最負盛名的冬季旅遊項目,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每年舉辦壹屆,每屆作品不同,今年已是第27屆了。不看不知道,壹看嚇壹跳!果然名不虛傳。走進那片姹紫嫣紅的冰燈世界:紫、紅、綠、藍……冰燈、冰雕造型千姿百態。有些冰燈還可以變換成五顏六色的字。啊,這美麗的北國冰燈!

 龍慶峽既有南國山水的柔媚與婉約,又不失北方山水的陽剛和雄健,它集南北山水之大成。大自然天道滄桑,鬼斧神工,造化的那山,隨形寓意,依貌稱名:鎮山如來、鐘山、鳳冠島、東大寨、月亮灣、石熊跳巖、九連洞、雞冠山、金剛山、馬蹄潭、將軍巖等三十余處景觀。龍慶峽四季風光無限。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秋有紅葉,冬有冰燈。

 我最喜歡那種獨具匠心的冰燈,比如仙鶴。那雙翠綠的腳,纖纖的,我感覺支撐不了多久,但就是這根細細的“冰棍”竟能撐起那麽重的冰身,簡直不可思議。這件作品的制作大師真了不起!

 但不管是好看還是難看,我想冰燈都有壹個***同的特點,那就是每件作品都傾註了設計師的大量心血,所以,從這點上來看,我們都應該感謝他們!是他們用這些冰燈給春節增添了喜慶,給人們帶來了歡樂!

 景區內的古城水庫始建於1973年,歷時8年竣工。庫區面積119平方公裏,可蓄水850萬立方米。這壹人工湖的.建成,既解決了灌溉用水,也使景區更加絢麗多姿。最為壯觀的是矗立於古城河口72米高的雙曲拱壩,可謂京郊第壹。大壩與仿古建築“玉都山莊”構成美麗的景觀。夏秋兩季,遊人乘船到峽谷遊覽,最為愜意。在峽區的幾座山頂上,新建了30多座形如向日葵的彩色涼亭龍慶峽景區內有許多名勝佳跡:神仙院、玉皇頂、棋盤石、魔王樹、天池、金剛寺以及附近的蕭太後宮等。1991年,景區為向現代化旅遊區發展,增設了壹些遊樂項目,如“魔幻世界”、“碰碰車”、“無幕影院”等。從壹九八七年開始每到嚴冬時節,龍慶峽總要舉辦壹年壹度的冰燈藝術節。龍慶峽的冰燈,辦出了自己的特色。

龍慶峽導遊詞8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龍慶峽冬季氣候寒冷,結冰期較長,龍慶峽利用這獨特的自然條件,自1987年開始舉辦冰燈藝術節,龍慶峽冰燈藝術展已經成為首都冬季旅遊的傳統項目。

 冰燈展區位於古城水庫巨壩之下,兩山峽谷之間,由兩山體自然滲水形成的巨大冰柱,構成罕見的冰瀑奇觀,成為冰燈展區最佳的自然背景。二十幾年來,龍慶峽培養了壹支技藝精湛、業務嫻熟的冰燈設計人材和雕刻隊伍,以求新、求美、求奇為宗旨,在藝術上不斷推陳出新,技術上精益求精,工藝上精雕細刻,為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欣賞情趣的觀眾提供了選擇空間。龍慶峽先後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為主題,成功地舉辦了二_屆冰燈藝術節,***接待中外遊客千萬人次,填補了北京冬季冰雪特色旅遊項目的空白。

 歷屆冰燈節的主題盡管不同,但順水庫大壩飛流直下的冰瀑奇觀,卻年年保留,70米高的巨壩上垂下巨大冰瀑,下飾冰花、冰柱,形成壹座飛流千尺晶瑩剔透的冰雪樂園。美麗的龍慶峽冰燈藝術節,帶給遊人壹片歡樂。

 冰燈區建在山谷中,那裏風大,溫度要比市內低5~8度,前往參觀遊玩的朋友們註意保暖。

龍慶峽導遊詞9

 龍慶峽風景區位於延慶縣城東北15公裏處(古城村),距市區80公裏。龍慶峽既有南方的嫵媚秀麗,又有北方的雄渾壯觀,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秋有紅葉,冬有冰燈,四季風光無限,被人們稱譽為“塞外小漓江”、“中國小三峽”,“幽峽流碧”更被譽為新北京十六景之壹。

 龍慶峽水庫大壩外側兩山壁立,遮天蔽日,終年不見陽光,夏季平均氣溫比市內低6.4 攝氏度,是京郊避暑勝地;而冬季氣候寒冷,結冰期長達4個月,每年都舉辦冰燈藝術節。

 龍慶峽水面長14華裏,乘船遊覽仿佛在欣賞壹軸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有鎮山如來、鐘山、鳳冠島、東大寨、月亮灣、鵲橋石等30余個景觀,碧水青天,翠屏開野,山環水復,別有洞天。

 近年來先後開發了百花洞景區、神仙院景區;增設了驚險、刺激、安全的蹦極、飛降和比翼滑道,為方便廣大遊人乘船和登山遠望,還修建了258米的騰龍電梯和465米的登山纜車。

 古稱神峰列翠、古城九曲。遼、金、元三代是皇家避暑行宮和園林,據史書記載,元仁宗皇帝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誕生於此,他在1316年登基後,將當時的縉山縣升為龍慶州,今“龍慶峽”可誌其淵源。又據州縣誌上記載,這個地方早在900年前,曾是遼蕭太後居處,當時殿閣樓臺建在綠障翠屏之間,桃紅柳綠,溪鳴鳥啼。壹代女傑蕭太後曾稱曰:“斯境勝地,天地間***有幾乎?”蕭太後的歷史地位足可以為這深峽險壑平添許多古風幽情。而明清以來,這裏就已成為旅遊勝地,官僚政客,名人雅士,吟誦龍慶峽的詩篇比比皆是,不乏精品。至元代,愛育黎拔力八達誕生在這裏的香水園,他當皇帝後稱自己的出生地為龍州。水面海拔570米。

 龍慶峽自1984年開放旅遊,迄今,已接待了上千萬中外遊客,其中包括江澤民、李鵬、胡錦濤、劉華清、陳慕華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塞舌爾總統等外國友人,來此光臨的風雲人物,題詞題字,以誌紀念。

 1998年,龍慶峽加盟北京控股公司,作為“北京十六景”之壹的龍慶峽,又開始了它新的時代......

龍慶峽導遊詞10

 小三峽勝似三峽,山比三峽險。小漓江賽過漓江,水比漓江清。橫批:塞外壹絕。

 這是遊人曾為龍慶峽擬的壹副對聯,或許,它道出了這片奇山麗水的底蘊;或許,那更深的體現和感悟,用壹副對聯是難以窮盡的。但龍慶峽就是龍慶峽,它既有南國山水的柔媚與婉約,又不失北方山水的雄健與陽剛,它是集南北山水之大成,而出落成的壹顆塞外璀璨的明珠……。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乘船遊龍慶峽,仿佛是用手徐徐展開的壹軸山水長卷,漓江風韻撲面而來,遊人無處不在畫境中。那山,群峰屏列,逶迤嵯峨,隨形寓意,依貌稱名,大自然的天道滄桑、鬼斧神工造化了鎮山如來、鐘山、鳳冠島、東大寨、月亮灣等30余處景觀,附麗了人的感情,山水就有了人的性格和靈性。那水,碧波清流,九曲縈回,綠得氤氳,柔的纖繾,拓山光鳥影於懷,納長天白雲在胸。山回水轉,水貫山行,可謂"崖出疑無路,雲開別有天"。龍慶峽的盛夏,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氣溫低於北京城區6度,甚至比承德避暑山莊還低0。8度。而隆冬,結冰期較長,異常寒冷,於是,這裏就誕生了冰燈藝術的奇葩,峽谷,壹個冰雕玉砌的世界,壹個北國冰雪的樂園。

 而歷史的腳印,山間古剎廟宇,又為這明麗的山水之夢,著了壹筆古銅的底色,令其愈顯久遠幽深。神仙院聳立在群山圍合,孤峰獨峙之巔,1998年這裏再現明代廟宇風采,在雲霧縹渺,樹木蓊郁當中,層層崇臺,依山疊砌,殿宇樓堂,鱗次櫛比,翠瓦丹墻,飛金流碧......壹覽眾山小的玉皇頂,主閣儼然,重檐九脊。清人來此曾記“逼面千峰起,回頭萬壑低”。

龍慶峽導遊詞11

 大年初四,我和爸爸媽媽還有舅舅開車去京郊延慶遊玩。我們先去了石京龍滑雪場滑雪,之後去柳溝吃了豆腐宴。入夜時分,我們去龍慶峽冰雪節觀冰燈。

 據說龍慶峽冰燈是華北地區最負盛名的冬季旅遊項目,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每年舉辦壹屆,每屆作品不同,今年已是第27屆了。不看不知道,壹看嚇壹跳!果然名不虛傳。走進那片姹紫嫣紅的冰燈世界:紫、紅、綠、藍……冰燈、冰雕造型千姿百態。有些冰燈還可以變換成五顏六色的字。啊,這美麗的北國冰燈!

 我最喜歡那種獨具匠心的冰燈,比如仙鶴。那雙翠綠的腳,纖纖的,我感覺支撐不了多久,但就是這根細細的“冰棍”竟能撐起那麽重的冰身,簡直不可思議。這件作品的制作大師真了不起!

 但不管是好看還是難看,我想冰燈都有壹個***同的特點,那就是每件作品都傾註了設計師的大量心血,所以,從這點上來看,我們都應該感謝他們!是他們用這些冰燈給春節增添了喜慶,給人們帶來了歡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