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文言文閱讀路鐸字

文言文閱讀路鐸字

1. 楊奐字文言文閱讀答案

元史 楊奐傳 楊奐,字煥然,乾州奉天人,十壹歲時母親就去世了。

金代末年考進士未中,憤然做書萬言。金哀宗天興二年(1233),守禦汴京的元帥崔立投降蒙古軍,奐改裝平民北渡黃河避難冠氏家中,冠氏待如師友。

東平人嚴實聞奐之名,多次打聽他的行蹤,但奐始終不去嚴家。 蒙古太宗十年(1238),詔令稅課使劉用之招考各道進士,楊奐在東平兩次因文章優秀而名列第壹,於是隨考官至燕京拜見耶律楚材。

楚材奏請授奐為河南路征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奐臨行時對楚材說:“在下不才,錯蒙重用。

書生理財本非所長,況河南兵荒馬亂之後,遺民不多,今日宜休養生息,否則會引起民怨。希望給我撫恤百姓的時間,得以穩定民心。”

楚材以為此言極是,表示同意。到任後,楊奐召集當地名士討論如何簡政裕民。

他自己巡視境內各地,調查鹽課實行情況。有報告說鹽課增加,奐責令地方當局減四分之壹。

不到壹月,政治清明,輿論稱贊。奐居官十年後請求告老至燕之行臺安度晚年。

憲宗二年(1253),太子忽必烈曾屢召奐出任參議京兆宣撫司事,奐多次謝絕,憲宗五年壽終,享年七十歲,賜謚文憲。 奐天資聰明,記憶力強,文章簡練,朝廷老臣也願與他交往。

關中雖多名士,但名聲均不如奐。奐不好財,家雖不富卻竭力資助別人,看到別人有長處則大加宣傳,若有小過則極力勸改。

所著《還山集》六十卷、《天興近鑒》三卷、《正統書》六十卷,均流傳於世。

2. 文言文裏鐸什麽意思

鐸是壹種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鈴鐸。鐸舞。古代銅制打擊樂器。多用於軍旅。其形制略近於甬鐘,但比鐘小。柄短而呈方形。體腔內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發聲。舌分銅制與木制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為木鐸。《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於路’”。註:“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

另外,在古文中也可名詞作動詞,有刺、啄的意思,西遊記中就有壹句:妳還把熱舌頭鐸我。

3. 文言文閱讀徐度,字孝節的答案

譯文可供參考:

徐度字孝節,安陸人。世代在京師居住。年輕時灑脫自在,不拘泥於小節。長大後,身材魁偉,喜歡喝酒、賭博,經常派小仆役和職業卑賤的人鬧事。梁朝始興內史蕭介去到郡上,徐度跟著他,率領士兵,征討各處山洞,因驍勇聞名。高祖征討交阝止,用厚禮征召他,徐度於是歸順高祖。

侯景之亂時,高祖攻克平定廣州,平定蔡路養,打敗李遷仕,計劃大多出自徐度之手。徐度又統率士兵,每次打仗都立有戰功。回到白茅灣,梁元帝任命他為寧朔將軍、合州刺史。侯景被平定後,追錄前後的戰功,晉升為通直散騎常侍,封為廣德縣侯,食邑五百戶。後又遷任散騎常侍。

高祖鎮守朱方時,徐度任信武將軍、蘭陵太守。高祖派衡陽獻王去荊州,徐度率領所部人馬跟隨前往。江陵陷落,徐度抄小路東歸。高祖平定王僧辯時,徐度和侯安都為水軍。紹泰元年(555),高祖向東討伐杜龕,侍奉敬帝駕臨京口,由徐度總管宮中警衛,並且主持留守事務。

徐嗣徽、任約等前來進犯,高祖和敬帝回到京都。當時敵人已占據石頭城,市廛居民,卻都在南去的路上,離朝廷很遠,擔心被敵人追擊,於是派徐度率軍鎮守於冶城寺,築壘阻斷敵人。敵軍全部出動,大舉進攻,未能攻克。高祖不久又援救徐度,大敗任約等。翌年,徐嗣徽等人帶引北齊軍渡江,徐度隨大軍在北郊壇打敗敵人。按照功勞授職為信威將軍、郢州刺史,兼任吳興太守。不久遷任鎮右將軍、領軍將軍、南徐州沿江諸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送給他壹部鼓吹。

周文育、侯安都等向西討伐王琳,戰敗,被王琳囚禁,於是以徐度為前軍都督,在南陵鎮守。世祖繼位,遷任侍中、中撫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晉爵為公。尚未行禮授職,出任使持節、散騎常侍、鎮東將軍、吳郡太守。天嘉元年(560),增加食邑壹千戶。服職期滿,任侍中、中軍將軍。出任使持節,都督會稽、東陽、臨海、永嘉、新安、新寧、信安、晉安、建安九郡諸軍事,鎮東將軍,會稽太守。尚未到任,太尉侯調在湘州去世,於是由徐度代替侯調任湘州、沅州、武州、巴州、郢州、桂州諸軍事,鎮南將軍,湘州刺史。服職期滿,任侍中、中軍大將軍,儀同、鼓吹等不變。

世祖駕崩,徐度事先受遺詔,帶武裝士兵五十人進入皇宮禁地。廢帝即位,晉升為司空。華皎占據湘州反叛,帶引北周軍隊下到沌口。和王朝軍隊對峙,於是晉升徐度為使持節、車騎將軍,統率步軍,從安成郡經嶺路去到湘東,襲擊湘州,俘獲敵人留在湘州的全部家小而歸。光大二年(568),去世,時年六十歲。追任太尉,送給班劍二十人,謚號忠肅。太建四年,詔令配享高祖廟庭。其子徐敬成襲封。

4. 李崇矩,字守則.文言文閱讀答案

參考答案:

4.C(直:通“值”,價值)

5.C(①是說李崇矩得以免罪;②是周祖的善行;⑤表現李崇矩采用懷柔政策,收服黎人)

6.D(“把自己的財物遺落在洞穴中”分析有誤。原文“崇矩悉抵其洞穴撫慰,以己財遺其酋長”,這裏的“遺”應該翻譯為“贈送”,不是“遺落”)

7.(1)我與史公得到後漢的厚恩,同心盡力,***同輔助王室,但(由於)被奸邪構陷,史公最終遭到大禍,我也僅僅免於壹死。(註意“戮力”“獎”“構”“罹”的翻譯,註意“為……所”被動句式)

(2)趁機上書皇上:“上黨是我的故鄉。我的父親還是用槁草埋葬,希望能讓我護送靈柩回到京師。”(註意“因”“槁”“願”“櫬”的翻譯,註意判斷句式)

參考譯文:

李崇矩字守則,是潞州上黨人。年幼時孤貧,有善行,為鄉裏人所推服。漢祖在晉陽起兵,駐紮在上黨,史弘肇當時任先鋒都校,聽說崇矩的名聲,召來任為親吏,乾祐初年,史弘肇總領禁兵兼任京城巡檢,常常殘殺軍民,身邊的部屬害怕,慢慢都離開了他,只有李崇矩事奉他越發謹慎。弘肇被誅殺時,得以身免。

周太祖與弘肇向來交情很好,即皇帝位後,訪求弘肇的親屬故交,找到崇矩。對他說:“我與史公得到後漢的厚恩,同心盡力,***同輔助王室,但(由於)被奸邪構陷,史公最終遭到大禍,我也僅僅免於壹死。妳是史氏家的故吏,請妳替我尋找他家的近屬,我要憮恤他們。”崇矩推薦史弘肇母親的弟弟福。崇矩歷來主持他家家事,把財產都收集攏來交給福,周太祖贊美他,把他收用在世宗軍中。

宋朝初年,李筠叛亂,任命崇矩率領龍捷、驍武左右射禁軍數千人駐屯河陽,率領所部進攻大會砦,攻克下來,斬敵五百人。改任澤、潞南面行營前軍都監,與石守信、高懷德、羅彥瑰在碾子谷***同大敗李筠的部隊。澤、潞平定時,派崇矩先入城,收管圖冊,管理府庫。趁機上書皇上:“上黨,是我的故鄉。我的父親還是用槁草埋葬,希望能讓我護送靈柩回到京師。”皇帝答應他的要求,賞賜很多。部隊回到京城,正遇判三司張美出任地方官,朝廷任命崇矩為右監門衛大將軍。

開寶初年,跟從皇帝征伐太原。軍隊班師回朝途中,任命崇矩為後殿。駐紮在常山,染上疾病,太祖派太醫診治,命他乘涼車回京城。崇矩叩頭說:“涼車是天子的座車,讓我乘坐此車是加速我的死亡啊!”堅決謝絕得免。

太平興國二年夏天,黃河河防常常決口,詔令崇矩乘驛馬從陜到滄、棣,巡視河堤。這年秋天,出京任邕、貴、潯、賓、橫、欽六州都巡檢使。不久,改任瓊、崖、儋、萬四州都巡檢使,部下軍士都害怕他,崇矩拿出所有的器皿金帛,壹***值錢數百萬,全部分給軍士們,他們才被感動。當時黎賊擾亂,崇矩到他們的洞穴壹壹加以撫慰,把自己的財物贈送給酋長,黎人都感德歸附。換任回朝,授任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雍熙三年,命他代替宋偓,任判右金吾街仗兼六軍司事。端拱元年,去世,終年六十五歲。追贈太尉,贈謚號為元靖。

5. 諧鐸閱讀答案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適墮壹錢於地 (落,掉)(2)俟其去而俯拾焉 (等待,等候,到……時候)(3)急欲面陳 (陳述)17.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漢語詞典》.文中“某暗以足踐之”中的“踐”應選擇的義項是③(只填序號).踐jian①履行,實行,實踐.《左傳?倍公十二年》:“往~乃職,無逆朕命.”②登.《管子?大匡》:“莊公自懷劍,曹劌亦懷劍壹壇.”③踩,踐踏.《莊子?馬蹄》:“馬,蹄可以~霜雪;毛可以禦風寒.”④排成行列,排列整齊.《詩經?幽風?伐柯》:“我覯(gou)之子,籩豆有~.”jian⑤通“翦”.消滅,除掉.《戰國策?楚策四》:“今燕之罪大而趙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趙,亂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壹時也.”18.認真閱讀全文,用“/”號給畫波浪線的文字斷句.尚未履任/何得有贓款/必有舛誤.19.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潛庵湯公,遂慚愧罷官而去.答案不例那個人才明白此前(或當年,或早年)問「自己」姓名的人就是潛庵湯公,於是「十分」羞愧辭官離開了.20.請簡要說說潛庵湯公是怎樣壹個人.答案示例善於以小事觀察人(善於以小見大,或見微知著,或窺壹斑而知全豹);僧惡貪官;清正、剛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