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把力氣花在鉆研教材上的。拿到課文,首先讀,哪怕教過好幾遍了。朗讀課文是備課的第壹步,也是最重要的壹步,讀的同時查字典、詞典,把拿不準字的讀音,壹壹落實,決不想當然;每個新詞都查查詞典,不能有半點含糊。課文的“味兒”是讀出來的,是“煮書”“煮”出來的。我的壹切好的方法幾乎都來自讀。年輕的時候,我備課總是先看“教參”,現在也看,但是在我思考過之後看,或者遇到問題,才去請教“教參”的。只看教參,沒有自己的思考,我是從來沒上過滿意的課的。過去,我拿到壹篇課文,讀了壹遍兩遍就去考慮教法,想來想去想不出來。現在悟出來了——這法那法,不鉆研教材就沒有法。壹個人讀不懂,就和同事們壹起讀,人多力量大,好多高明的方法我是和同事們壹起“讀”出來的。關於這壹點,我以後還要談,這裏順便提壹下,目的是想告訴年輕的老師,如果壹個人的力量達不到,別忘了,周圍還有好多人呢!聰明者,不但要“善假於物”,還要“善假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