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成長的過程中既有理想,也有欲望。理想蘊涵的是目標,遠大的理想可以激勵人們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的革命先烈們拋頭顱撒熱血,為了窮苦人翻身當家做主人,為了實現黨的最高理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並沒有看到黨的最高理想的實現,甚至連新中國的建立也沒有見到,但他們仍然是***和國的英雄、民族的脊梁,為我們所景仰。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時期,廣大的黨員、幹部和其他勞動者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工作、無私奉獻,為實現黨的最高理想添磚加瓦。雖然實現理想和目標必須經過壹段較長時期,但就是在這個理想和目標的指引下,團結了人心,凝聚了力量。在理想和目標壹定能實現這個信念的支持下,各行各業不斷湧現出當代***和國的楷模,他們是***和國的脊梁,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欲望看重的是結果,正常的合乎情理的欲望也無可厚非。餓了想吃東西就是壹種欲望,吃了東西不餓了,目的達到了。誰能說這種欲望不合理呢?問題是欲望壹定要受約束,將其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不受約束的欲望,就是貪欲、貪婪,就是引禍上身,甚至是殺身之禍。壹位學者是這樣評點《西遊記》的:“通過演義唐僧師徒到西天取經,就是勸說世人面臨各種誘惑,要心誠誌堅,不要有非分的欲望和貪婪之心,否則難成正果。”《西遊記》中有這樣壹個情節:黎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四人變做壹母三女,以色相和殷實的家產引誘唐僧師徒四人,面對“妖嬈傾國色,窈窕動人心”的美女和受用不盡的榮華富貴,唐僧低頭合舉“如癡如蠢、默默無語”,孫悟空及沙僧堅辭不就,唯有豬八戒聞得“這般富貴、這般美色”心癢難撓,忍耐不住,最後終因淫心紊亂,神魂顛倒而受到懲罰,做了個“繃巴吊拷的女婿”。眾菩薩以此警戒他們“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從這個角度看《西遊記》也是告誡掌權者,權力路上山高路險、水闊波狂,若想取得“正果”,必須把握住自己的欲望,捉住自己心中的“鬼”,降住自己心中的“魔”。
我們再看看那些貪官、腐敗分子,哪壹個不是喪失了理想、信念,放縱自己的欲望,私欲橫流,享樂主義至上。在這種思想意識的支配下,什麽黨紀國法,全然不顧,拋擲腦後。富蘭克林曾說:“我們之所以不能自我控制,關鍵是欲望太強了,不能自我控制,就不是真正的人。”中國古人講“堤防不築,尚難支移壑之虞;操存不嚴,豈能塞橫流之性!”壹個真正的人必須能夠自我克制欲望,保持操守,在思想上築起堤防,把欲望圈定在正當合理的範圍內。壹旦堤防不牢,欲望破堤而出,則如洪水猛獸,不受約束,為所欲為,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身敗名裂,家破人亡。
克制欲望靠的是理想、信念。中國***產黨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幹部除了法律政策規定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之外,不得謀求任何私利、特權。要有必須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壹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為***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壹切的思想境界。堅定的理想信念可以有效地克制欲望,喪失理想信念,就會將不正當的、不合理的欲望擴張為無限的欲求,追求享樂,追求金錢、美色,不擇手段以五花八門的方式獲得欲望的滿足,而這種欲望的滿足是沒有限度的。胡建學(山東省泰安市原市委書記,被判死緩)經常私下說:“走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出路”;陳銘(北京電子動力公司原總經理兼黨委書記,曾為全國勞模,已被執行死刑)公然散布:“***產主義在地球爆炸前不可能實現”。這些貪官腐敗分子理想、信念喪失到這種程度,還能指望他們克制欲望,為***產主義奮鬥終身嗎?顯然他們的人生目標已經發生了嚴重扭曲,結局是可嘆、可悲的,令人震驚,更令人深思。
克制欲望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到防微杜漸,面對各種誘惑不為所動。新時期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鄭培民同誌的事跡就非常能說明問題。在他到中央黨校學習時,借了公款5000元,學習結束按規定報銷各種費用時,另交納8.72元錢,他說:“這是我借的旅費的活期存款利息,應該交公”。8.72元錢是多麽微不足道,但是小事見精神,這件事使我們看到了什麽叫防微杜漸,什麽叫心底無私。“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是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但是自己思想防線的“蟻穴”在哪裏?卻未見得都清楚明白。
縱觀腐敗分子墮落的過程,首先是喪失理想信念,其次就是個人欲望的惡性膨脹,不惜損壞黨和人民的利益,滿足個人的私欲。反過來,私欲又成為理想信念喪失的加速劑,終至思想防線土崩瓦解。過去我們提倡在工作上向高標準看齊,在生活上向低標準看齊,這句話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它警示我們,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欲望的閘門壹定要緊閉。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產黨人也不是苦行僧,國家富強了,人民富欲了,我們也分享到了改革的成果,但我們要走的是***同富裕的道路,絕不能享樂主義至上,追求不正當的個人欲望,必須把欲望約束在黨紀國法允許的範圍內。從守住“小節”開始守住“大節”,守住***產黨員的本色,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堵塞欲望膨脹的“蟻穴”,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否則,腐敗分子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