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註》每位老師上課的特點是不壹樣的,有的老師在講解重點的時候要反復強調,有的老師重在引導,強化練習。有的老師強調解題的方法等等。所以妳在家聽課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夠準確把握每壹節課的重點內容。
在掌握了每個老師上課特點的同時還要掌握每個學科的特點,比如,語文註重閱讀和感受,註重欣賞;而數學卻註重邏輯思維和推理,那麽在學習的時候就要註重嚴謹性,在上課的時候要對老師講解的例題、典型題目認真理解,要掌握方法技巧等。只有掌握了各學科的特點,這樣上課的時候才能充分調動妳的各種智能,也才能充分的發揮妳的各種智能。
二、提前預習、復習,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
提前壹天做好聽課準備。首先妳最好在前壹天晚上就養成提前、準備各類工具的好習慣。幾分鐘的提前準備,可以使妳在第二天節約更多的時間,並使妳心情舒暢。
其次就是提前壹天用《全神貫註》預習和復習前壹章節學習的知識。因為前後兩節課的知識是相互銜接的,前壹節課的知識是後面學習的基礎,回顧上壹節課的知識對聽好下壹節課,為快速幫助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是大有益處的;當然,用《全神貫註》學習軟件來預習和復習是最有效的,因為,所預習的講課老師不壹樣,這樣學生可以在聽課時作對比分析,增強積極主動的思考能力!
三、註意課間休息10分鐘
壹般講每堂課的時間為45分鐘,課間休息10—15分鐘,課堂幾十分鐘高強度的腦力運動,會使得學生大腦供氧不足,使之產生疲勞,從而使得思考、理解和記憶的效率大打折扣。如果課間不休息,將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些學生在課後繼續作作業,或者看書,將使心理更加疲憊,下節課就容易走神。另外有些人則喜歡在課間作壹些劇烈的運動,例如遊戲等,也是不可取的。課間劇烈的運動,會使得學生的腦子在上課時仍然處於活躍狀態,也很容易走神。
課間10分鐘,我們認為應該乘機放松壹下心情,可以做如下壹些活動:輕松散步,到戶外做壹些深呼吸,呼吸壹下新鮮空氣。再做壹些前後屈體和轉體等輕微運動;站在室外向遠處樹木或者建築物眺望;利用眼保健操等放松眼部肌肉,或在室外閉目養神等。
預備鈴壹響,就應該很快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回憶上節課老師講的內容,或者回憶前壹天預習時的思路和遇到的難點。當然,如果學生沒有最後聽好課,我們建議回家再用1個半小時,把全天聽過的課,用《全神貫註》復習壹遍,這樣孩子所學的課的內容就了然於心。
四、主動聽課,積極和老師互動
1、上課專心聽講。聽新課時,壹定要做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爭取做到邊聽講、邊理解、邊分析、邊筆記。同時積極配合老師的互動。這樣,妳就可以避免分心和走神,並能夠順著老師的意圖進行思考和分析。
2、壹定要先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有些學生,看他們上課也是忙忙碌碌,壹堂課下來卻沒真正學到什麽東西。他們不是埋頭自思,就是埋頭記筆記,甚至有學生認為老師教的內容簡單,沒必要聽老師講課,事實上,這都是很不好的學習習慣。聽課,壹定要在思想上與老師的思路有所溝通。聽老師用什麽方法、什麽技巧,怎樣進行分析、推理。
3、不要鉆“牛角尖”。老師在整節課上涉及的內容會很多,總是從壹個問題講到另外壹個問題。如果妳對某壹個問題沒有聽懂,切記不要死鉆“牛角尖”,要先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接著往下聽講。或許,妳不懂的問題將會在老師接下來的講解中得到解答。如果妳鉆“牛角尖”,不僅問題沒弄明白,還會耽誤後面的聽課。
4、改變被動聽課的狀態,轉變為主動聽課。有些人認為,課堂就是老師講,學生聽。這種想法,是典型的被動聽課的特征。要提高聽課效率,學生必須對老師的講解和提問進行積極思考和提問,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對老師的提問,學生必須積極思考,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認真參與討論。
5、邊聽邊記,做好筆記。有些學生的眼光盡管時刻盯著老師,但是腦子卻想著其他問題。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做好筆記來解決。通過記筆記,可以強制自己跟蹤老師的思想,加強自己的自制能力,將註意力從別處集中到老師所講的內容上來。
五、如何記好聽課筆記
課堂筆記包括兩類:壹是閱讀教材時所記的筆記;二是聽老師講課時所記的筆記。
聽課筆記往往是壹堂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所以,老師的板書至關重要,它是對課本的提煉。記筆記有利於集中註意力,活躍思維,克服單靠頭腦記憶的缺陷,同時培養學生自學和總結歸納能力。通過筆記,學生可以掌握老師的分析思路和知識的重、難點。同時,課堂筆記是學生的信息庫和資料庫,為學生復習考試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另外,記筆記還可以幫助學生克服“走神”的毛病,集中註意力積極思考,深刻理解老師所講的知識。
人們常常說:“邊聽邊想邊記”。這句話聽起來非常容易,但是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將三者非常合理地協調起來卻是非常難的。記筆記的前提是不能影響聽老師的講課,這要求學生在聽課作筆記應該把握壹定的時機。壹般來講,作筆記有三個時機:壹是老師黑板上寫字時,抓緊這壹機會強記;二是老師在講授重點內容時,要抓緊時間速記;三是下課後,對課堂上簡記的筆記進行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