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笏的詞語有:垂紳正笏,滿床疊笏,壹門百笏。2:結構是、朝(左右結構)笏(上下結構)。3:拼音是、cháohù。4:註音是、ㄔㄠ_ㄏㄨ_。
朝笏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古代君臣朝會時所執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畫和記事。
二、引證解釋
⒈古代君臣朝會時所執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畫和記事。引《封神演義》第六五回:“且_南極仙翁即忙收拾,換了朝服,_了玎_玉_,手執朝笏,離了玉虛宮。”吳晗《朱元璋傳》第七章二:“元璋不理會,仕魯著急,鬧起迂脾氣,當面交還朝笏,要告休回家。”
三、網絡解釋
朝笏朝笏,古代君臣朝會時所執狹長板子,也稱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畫和記事。從商代開始到明代,朝官上朝都要執笏。周代禮制規定:諸侯上朝執牙笏。到明代,則規定4品以上官員執牙笏,5品以下官員執木笏。古代自天子到士都執笏,後世只有品官執笏,到清代始廢。
關於朝笏的詩句
朝笏儀庭鷺從簪朝笏記同遊
關於朝笏的成語
暮暮朝朝朝朝暮暮袍笏登場滿床疊笏盆朝天,碗朝地拄笏西山拄笏看山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朝笏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