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母作為姓怎樣讀

母作為姓怎樣讀

還是讀mǔ

部首:母,

五筆輸入法:xgui,

筆畫數:5

---------------------------------------------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胡公滿後裔公子完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母氏源於田姓。據史籍《風俗通》記載:“胡母,姓,本陳胡公之後,齊宣王母弟,別封母鄉。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在文獻《姓氏詞典》中介紹:“母”姓的歷史悠久,“母”姓是從復姓“胡母”而來,源於田姓,所謂“系出田氏”。

春秋時期,陳國胡公滿的後人公子完出奔齊國,改姓田氏,後人以權財攏控齊國人心,逐漸掌握朝政,最終代姜齊為田齊。到戰國時期,齊宣王田辟疆(公元前?~前301年)將其弟賜封於毋仰(即母鄉、無鹽邑,今山東東平),其後人“遠本胡公,近取母邑”,取姓為“胡母”氏。後裔子孫分衍為三個姓氏,即胡母氏、胡仰氏和母氏。

在史籍《稀姓錄》中提到母氏名人,唐朝時期有母照,宋鹹淳年間有進士母夢牛,明朝時期有母德純。而當今中國母氏最為著名者,當屬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光學科學家、南開大學原校長母國光教授。另外,當代中國詩人、散文作家母國政也是母氏家族的著名人物。。

母姓融入少數民族姓氏 母姓早期為漢族人,因歷史的變遷、移民、避難、統計出錯等原因,遷徙到少數民族地區,而演變成今天的如:回族、滿族蒙古族、羌族、土家族、藏族、苗族、等等。

如今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就生活著大量的母姓後裔。其祖先是因避難而到北川。

明朝時期,明王朝為平衡國內人口分布,加速經濟建設,舉行了數次大規模的遷民運動,期間,有整村回民遷徙到壹個地方,姓名用原地方名。今寧夏涇源縣回族聚居地有母家溝,指以地名為漢化姓氏,稱母氏。

母姓的歷史很久,但人數不多,居住分散,統計難度大,具體人數有待母氏家族後裔***同參與統計後公開結果。應該是屬於稀有姓氏。

如今在山東省的單縣、泰安、鄒城,河南省的永城、新鄉,

四川省的廣元市、劍閣、射洪、閬中、蒼溪、儀隴、蓬安、自貢、筠連, 重慶市,

貴州省的習水、赤水、仁懷。

安徽省阜陽市

河北省的樂亭、邢臺、棗強、石家莊,

貴州省的遵義、仁懷,習水縣,興仁縣,

雲南省的昭通、宣威,

山西省的大同、陽高縣、靈丘縣、代縣、繁峙縣,

遼寧省的昌圖、葫蘆島,

湖北省的十堰,

江蘇省的徐州、宿遷,

黑龍江省的肇東、伊春等地,

據《臺灣區姓氏堂號考》壹書記載,1978年全臺戶政口卡資料統計,全臺只有94名“母”姓民眾,均有母氏族人分布。

-----------------------------------------

歷史名人

母乙:(公元?~920年),壹稱毋乙、貫乙;陳州人(今河南淮陽)。著名五代時期後梁農民起義軍首領。後梁末帝時,利用摩尼教組織群眾,反抗陳州刺史惠王朱友能的橫暴統治,眾至千人。貞明六年(公元920年)秋,起義軍力量南達淮水流域,屢敗州兵,轉戰於陳、潁、蔡三州。後母乙稱帝,置官屬。不久被鎮壓,母乙與董乙等首領八十余人被俘,遭慘殺。

母照:(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文士。

母夢牛:(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鹹淳年間進士。

母德純:(生卒年待考),明朝年間進士。官至大理寺正卿。

母國光:(公元1931~今),遼寧錦西人。著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光學專家。

母瑞身:(生卒年待考),著名地質學家。 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員。 系統研究中國金礦分布特征及其成礦規律,借鑒近代國內外成礦理論和國內最新研究成果,重新劃分了我國金礦床的主要成因類型,研究了每壹類型的主要特點及各類型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變質熱液型和交代——重熔巖漿熱液型的重要性。著有《中國金礦成礦規律的初步研究》,

母秋華:(公元1939~今),女;吉林四平人。著名作物遺傳學專家。 1964年畢業於吉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 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軍需大學)農學農機系植物細胞工程室研究員,吉林農業大學農作物遺傳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導師。

母學勇:(生卒年待考),四川閬中人。著名當代歷史學家 著有《劍閣出土的道教神像及其價值》、《劍閣鶴鳴山石刻道教圖譜的內涵初論》、《四川劍閣武連橫梁子摩崖造像》、《劍閣覺苑寺明代佛傳壁畫》等。

母國政:(公元1941~今),遼寧錦西人。著名當代作家、詩人。 1947年隨工作調動的父親遷往北京。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就讀期間開始學習抒情散文,發表於《人民日報》等報刊上。1963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市崇文區業余大學任教。 文化大革命中業余大學解散,前往五七幹校勞動。 1973年抽調到崇文區文化館,擔任文學輔導員同時開始小說創作。1979年發表短篇小說《我們家的炊事員》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以家庭為壹個社會了望的窗口,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凡人瑣事表現了普通人的美好性格和人情。他的作品文筆細膩,善於描繪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 1980年調北京出版社任編輯,文藝編輯室副編審。 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母國政短篇小說選》、《他們相聚在初冬》、《父親的叛逆》、《小巷裏的惆悵》、《尋夢》、《青楊掩映的小巷》等。

母碧芳:(公元1955~今),女;四川綿陽人。著名當代作家。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碩士,國家壹級文學創作,第六屆全國作家代表大會代表。曾就讀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 歷任教師、記者、文學編輯、行政幹部。現任沙汀文學藝術院副院長,綿陽市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團委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迄今已近兩百萬字。作品包括散文、報告文學、小說,除有近百篇零星作品發表在海內外文學刊物,被多種選刊、叢書選載,收集成書並多次獲獎外,出版《母碧芳散文、報告文學選》壹部,長篇小說四部:《惑之年》三十壹萬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1999年獲文化部建國五十周年獻禮優秀作品獎,獲四川省第三屆優秀文學作品獎,綿陽市第二屆優秀作品獎;《今夜,我們試婚……》二十六萬字,香港情佳緣出版社1995年出版;《試婚》二十萬字,《特區文學》1996年壹、二期連載;《無雨的日子》三十壹萬字,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出版。

母瀛:(公元1958~今),吉林長春人。著名金屬有機合成與催化專家。 1978~1982年吉林大學化學系學士,1982~1985年吉林大學化學系碩士,1986~1991年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化學系博士。 1985~1986年任吉林大學化學系助教,1986~1986年任吉林大學化學系講師,1991~1992年任加拿大McGill大學化學系博士後,1992~1995年任加拿大Guelph大學化學系博士後,1996~今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 主要從事新型有機和金屬有機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均相催化和手性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具體研究內容包括:設計合成可催化烯烴、環氧化物、環己內酯、丙交酯等重要單體聚合反應的金屬有機催化劑,研究聚合反應機理、條件和工藝,開發新型聚合物材料;設計合成可催化不飽和有機化合物手性加成、環加成、環氧化、偶聯等反應的手性金屬有機化合物,研究手性催化反應,開發新手性催化劑和手性合成反應;設計合成具有特殊光、電、磁性質,特別是具有半導體和發光性質的有機和金屬有機化合物,開發新型功能材料;設計合成可制備高性能半導體材料、超導材料、陶瓷材料的金屬有機前體化合物,研究其轉化為相應材料的機理、條件和工藝。

母鐵軍:現代著名電影人,監制,作品有《鏢行天下》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