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色字的定義

色字的定義

. (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字從刀,從巴。“刀”指“切碎”,引申指“碎粉”、“細末”。“巴”意為“附著”、“黏著”。“刀”與“巴”聯合起來表示“以粉敷臉”。本義:〈動〉以粉敷臉。〈名〉 粉臉。引申義:a.(女性打扮用或演員化妝用的)臉粉(face powder)。顏粉、五顏之粉。b.配方(formula)。c.顏色(color)。說明:1.用白粉敷臉得到白臉,用黑粉敷臉得到黑臉,用赤粉敷臉得到紅臉,用黃粉敷臉得到黃臉,用綠粉敷臉得到青臉。同時用以上五種顏粉敷臉得到五花臉。五色,靑黃赤白黑也。2.“色”字的“配方”義體現在晚唐瓷器業術語“秘色瓷”中。“秘”即國家機密、皇家機密。“色”即“礦粉配方”、“藥粉配方”、“釉料配方”。“秘色”意為“機密的釉料配方”(不可解作“秘密顏色”、“神秘瓷色”或“神秘釉色”)。自宋朝以來至今,學者們對“秘色”壹詞聚訟不已,但都把焦點放在“秘”字含義上,沒有意識到“色”不但有“顏色(color)”義,還有“配方”義。最早提到"秘色"壹詞的是晚唐詩人陸龜蒙(?-881年)。“秘色瓷”亦稱“秘色越器”,生產地點在古越州境內,即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濱湖地區。最早壹批經科學考古發掘發現的秘色瓷器出土於1987年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