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草書的特質和書法藝術的創新、發展(壹)

草書的特質和書法藝術的創新、發展(壹)

草書的特質和書法藝術的創新、發展

書法是線條藝術,“書法無色而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旋律”,在書法諸體中,草書最能體現書法線條藝術的這種特征,因而對於書法創新、發展的爭論焦點莫過於草書,因而明晰草書的特質和它的深邃境界,是書法藝術創新、發展的壹個重要方面。

壹、 草書的特質

與其他書法諸體相比,草書之所以能筆走龍蛇,主要是因為它具有以下藝術特質:

1、貌像神似。草書不是照相,它往往追求的是神似,它更能體現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的文化意境和神韻,宋代大文豪對此也有雷同的觀點,因而在草書中大部分字是神似而略筆,如“瓜、止、耳”的草書寫法。(見下圖)

2、簡化。貌像神似的結果就是簡化,草書較之於楷書、隸書等,大部分子的簡化是不爭的事實,如“問、楚、此“三個字的草書寫法,與其楷書字的寫法相比,明顯減少了不少筆畫。(見下圖)

3、順勢。較多的草書字往往是作者順勢恣意而為的結果,如“不、瓜、使”三個字的草書寫法(見下圖),呈現出很明顯的壹筆而下、順勢寫成的狀態和特質。因而對於很多草書字,如果我們不理解古人、大師為什麽會寫成這樣,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就應順著這個思路去思考、解決。

4、連筆。草書大多數字往往是壹筆而下、連筆寫成,中間較少停頓(至於轉換筆法,如提、按等是另壹個問題)和斷裂,有的是意聯,有的是牽絲、有的是實聯,如“不、是、崔”等字的草書寫法。(見下圖)

實際上,上述幾個方面緊密相連、息息相通,只有簡化、才能做到順勢、連筆,從而達到貌像神似的結果,最後呈現出神似、諧和的結果,才有了線條的靈動和藝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