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學習者與被學習對象之間的互動。其核心價值在於創新。學習是人類特有的活動,其核心價值和目的在於為學習者自身服務。廣義上說,學習是壹種人類的自利活動。李英棟
教育角度
學習,現代西方心理學的研究,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習活動的不同側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了動物與人類學習的部分規律,大大深化了人們對學習的認識。但若用教育學的視野來審視心理學的學習定義,就會覺得 孩子愛上學習這樣的定義壹方面太寬,另壹方面又太窄。之所以太寬,是因為教育研究的對象是人,人的學習活動同動物的學習行為顯然存在著本質區別,因此,從教育角度研究學習,必須把研究的對象縮小,確立為僅僅研究人所特有的學習活動;之所以太窄,是因為從心理學角度研究學習,關註的主要是個體學習活動的心理機能,而學習主體的社會文化背景,學習對象的社會歷史演變,學習活動所受到的各種社會激勵或制約因素等,都被排除在心理學對學習的研究之外,而這些顯然都是教育學角度研究學習所必須關註的重大課題。那麽,教育學是如何定義學習的呢?在此不妨綜合各派見解,提出以下學習定義:
學習是人類(個體或團隊,組織)在認識與實踐過程中獲取經驗和知識,掌握客觀規律,使身心獲得發展的社會活動,學習的本質是人類個體和人類整體的自我意識與自我超越。
定義中強調以下幾點:
第壹,主體:學習的主體是人,即是學習者。
第二,性質:學習不僅是人類生存必需的行為,而且具有個體性行為,社會性的行為的雙重屬性。
第三,內容:學習的內容是獲取知識和經驗,掌握客觀規律來指導自身發展。
第四,目的:學習的目的和結果是使個體身心獲得發展,不斷實現自我意識與自我超越,這不僅是人類學習活動最本質的特征,而且是人類創造力的最根本的源泉。第壹、“較為持久的改變”。這就排除了因疲勞、饜足或習慣化而造成的動機和反應能力下降等臨時性的行為變化,這類變化都不屬於學習。
第二、“潛在反應能力”。這說明通過學習不僅發生外部行為的明顯改變,也出現難以直接觀察到的內在的變化。比如因接觸某些對象和情境而使學習效能明顯提高的潛伏學習和無意學習就都屬於學習的範圍。
第三、“受到強化”。這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最重視的關鍵部分,因為沒有強化(沒有無條件刺激伴隨或對作出的反應不給予獎賞)就不會有“潛在反應能力的較為持久的改變”,而且會使已經獲得的反應能力出現消退。
第四、“練習”。要學習的行為必須實際出現並經過反覆才會發生學習。當然,通過觀察和模仿而實現的學習也可以只有內在的變化而沒有明顯的外部行為表現。此外,強調學習要經過練習還可以把某些物種的先天傾向(如鴨類的行為主義:1. 動物的學習就是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形成聯結。2. 學習的實質就在於形成、強化與反應之間的習慣性聯結。3. 斯金納派新行為主義認為--塑造有機體行為的過程就是學習過程。4. 學習就是條件作用,學習就是行為,至於思維也是壹種能夠被分解和編制成詳細行為目錄的行為。它主要強調的是刺激——反應的聯結。
格式塔學派:學習的實質和目的不在於強化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而在於形成和發展“格式塔”(即形成和發展人的內在認知結構、完形)。格式塔強調的則是形成和發展“格式塔”。
建構主義: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學習過程包含兩方面的建構:對新信息的意義建構,運用原有的經驗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學習既是個性化行為,又是社會性活動,學習需要對話與合作。學習發生於真實的學習任務中。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主動性。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學習是自我概念的變化,是價值與潛能的實現。印刻現象)和由機體成熟而引起的變化(如鳥的飛翔)排除於學習之外。本質
學習的本質在於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聯系。所有動物,從最低級的原生動物起就顯示出學習行為。但學習方式的復雜和靈活程度卻因神經系統演化所達到的水平而有巨大的差異。壹般說來,低等動物占優勢的是本能行為,這種行為是先天決定而不是後天獲得的,能夠通過學習發生的行為變化較少。高等動物特別是人類則以習得的行為為主,而且學習的方法靈活多樣。學習不僅是人類個體獲得知識技能的手段,社會文化的世代傳遞也是靠學習活動實現的。促進人的成熟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生理和心理會逐漸成熟。但成熟並不是完全脫離環境和學習影響的純自然過程。學習對成熟的影響作用,首先得到了動物心理研究的支持。
近二三十年以來,許多心理學家的實驗研究發現,動物,尤其是初生動物的環境豐富程度,可以影響動物感官的發育和成熟,也會影響大腦的重量、結構和化學成分,從而影響智慧的發展。
克雷奇(D. Krech,1966)將幼鼠分成三組:對第壹組給予豐富刺激,使它們的反應越來越復雜;讓第二組在籠中過著通常的生活;第三組與環境刺激完全隔離。80天之後對三組幼鼠進行解剖比較分析。結果發現,在大腦皮層的重量和密度方面,第壹組最優,第三組最差;在與神經沖動的傳遞密切相關的乙酰膽堿酯酶方面,三個組也呈現重大差異,第壹組含量最豐富,第二組次之,第三組含量最少。
羅森茨韋格(M. R. Rosenzweig,1972)也發現,接受豐富多變的環境刺激和適當學習訓練的壹組幼鼠與另壹組在環境單調貧乏而又缺乏學習訓練的幼鼠相比,在4-10周中,前者大腦皮層的重量與厚度增加,神經膠質細胞數量增多,神經突觸增大或增多,乙酰膽堿酯酶含量更豐富且活動提高,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的比率也有所改善。
關於人類學習對成熟的促進影響,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1969)認為,必須通過技能的練習來促進兒童的成熟。他還說:“兒童年齡漸長,自然及社會環境影響的重要性將隨之增加。”
懷特關於對初生嬰兒眼手協調的動作訓練的實驗研究說明了學習和訓練對成熟的促進作用。懷特發現,經過訓練的嬰兒,平均在3.5月時便能舉手抓取到面前的物體,其眼手協調的程度相當於未經訓練的5個月的嬰兒的水平。這就說明了學習、訓練對成熟的促進作用,學習促進了潛能的表現和能力的提高。
有的學者研究表明,在嬰兒出生後的四五年裏,除了營養條件外,缺乏適當的學習訓練或教育不當,也會給腦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有人研究聾啞人死後的大腦皮層,發現控制視聽器官的部位趨於萎縮;對先天盲人復明後進行測驗,發現他們眼運動不規則,難以集中註意於壹點,不能精確地區分圓形和正方形。印度狼孩卡瑪拉回到人類社會時雖然大約已七八歲了,但智力水平僅相當於6個月的嬰兒;她死時大約16歲,可能只相當於三四歲幼兒的智力水平。
所有這些研究與事實說明,早期的學習、訓練以及相應的文化環境,對人的感覺器官和大腦等機體功能的發展是有著壹定影響的。
據此,對兒童的幫助,要以其成熟程度為依據,又絕不能等待成熟。應該在合適的“生長點”上將恰當的學習內容、合理的訓練方法和教育方式結合運用,促進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
提高人的素質
學習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養。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特別是精神文化,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方面的成果尤其需要我們通過學習去獲得,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缺乏壹定文化素養的人不能算做真正健全的人,現代社會的新型人才必須是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人。
學習可以優化人的心理素質。壹個現代社會的新型人才,應該具備諸多方面的良好心理素質,如高尚的品德,超凡的氣質,敬業的精神,目標專壹的性格,以及堅韌不拔的意誌,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學習來達到。正如薩克雷所言:“讀書能夠開導靈魂,提高和強化人格,激發人們的美好誌向,讀書能夠增長才智和陶冶心靈。”
文明延續和發展的橋梁和紐帶
美國著名民族學家,原始社會歷史學家摩爾根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可概括為三個時代,即蒙昧時代,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在蒙昧時代,人類世代相沿地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的森林中,以野生果實、植物根莖為食,還有少部分棲居在樹上。隨著地殼的變化,氣候的改變,人類不得不從樹上移居地面,學會了食用魚類、使用火、打制石器、使用弓箭、磨制石器等生存的本領,世代相襲。到了野蠻時代,人類又學會了制陶術、動物的馴養繁殖和植物的種植。這壹時代的後期,還學會了鐵礦的冶煉,並發明了文字,從而使人類歷史過渡到文明時代。
由此看來,人類文明的延續和發展,就如同壹場規模宏大而曠日持久的接力賽:前代人通過勞動和生活獲得維持生存和發展的經驗,不斷總結,不斷積累,不斷提高,形成知識和技能,傳給後人;後輩人在學習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進壹步豐富和提高,以適應時代與環境的變遷。如此代代傳遞,便形成了壹部人類文明延續發展的歷史。
顯而易見,野蠻時代的人類如果不世代相襲地向先輩學習使用火,就只能像自己的祖先壹樣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文明時代的人類如果不世代相襲地向先輩學習畜牧業和農業,也只能像自己的遠祖壹樣靠現成的天然產物為食。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由於人類文明在壹定意義上存在加速發展的趨勢,所以學習活動對人類社會的作用更加明顯。十八世紀的技術革命以蒸汽機的出現為標誌。那時,格裏沃斯、紐科門、瓦特等革新能手,通過學習,掌握物理學、機械學等知識,設計、制造、試驗,最終發明了蒸汽機。十九世紀的技術革命是以電力為標誌。而這壹新生產力的創造是無數人學習、創造的結晶。德國赫茲發現電生磁,法拉第發現磁生電,建立電磁感應定律,麥克斯韋又建立電磁理論、麥克斯韋方程,西門子發明發電機,德普勒研制出高壓輸電技術,等等,從而促使人類進入電力時代。本世紀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空間技術為標誌的新技術革命,又壹次證明學習的巨大促進力。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只要考慮壹下這個事實:以極便宜的價格買到性能優良的個人電腦,自由地在網上漫遊,不出門而立知天下事。就不能不驚詫於科學技術給現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不能不心悅誠服地承認學習對我們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