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的結構是:揭(左右結構)竿(上下結構)。註音是:ㄐ壹ㄝㄍㄢ。拼音是:jiēgān。
揭竿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舉竿;持竿。特指武裝暴動。豎立旗竿。
二、引證解釋
⒈舉竿;持竿。引《莊子·庚桑楚》:“若規規然,若喪父母,揭竿而求諸海也。”成玄英疏:“似儋揭竿木,尋求大海,欲測深底,其可得乎!”漢賈誼《過秦論上》:“_陳涉_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⒉特指武裝暴動。引《舊唐書·柳璨傳論》:“李氏之失馭也狐鳴_嘯,瓦解土崩。帶河_嶽之門,寂無琨逖;奮挺揭竿之類,唯_敦玄。”清昭_《嘯亭雜錄·楊誠齋軍門》:“公嘗入陛見,其署篆者暴虐,激變營兵,亂軍蒲大芳揭竿而起。”陳毅《滿江紅·黃金海岸》詞:“獨立非洲西北始,揭竿而起相踵接。”⒊豎立旗竿。引《野獲編·科場·旗竿》引明王世貞《觚不觚錄》:“士子鄉會試得_,郡縣始揭竿於門,懸捷旗。”
三、國語詞典
豎竿、舉竿。
四、網絡解釋
揭竿揭竿,拼音為jiegan,漢語詞匯,是指舉竿、持竿、武裝暴動等。
關於揭竿的詩詞
《王廢基·揭竿倔起白駒場》
關於揭竿的詩句
揭竿為旗揭竿倔起白駒場見說揭竿從壟上
關於揭竿的成語
竿頭壹步唇揭齒寒斬竿揭木日已三竿竿頭日上斬木揭竿揭竿起義苞苴竿牘
關於揭竿的詞語
橫刀揭斧揭竿四起揭竿而起日已三竿竿頭壹步竿頭日上斬竿揭木唇揭齒寒揭竿起義揭篋擔囊
關於揭竿的造句
1、在清末年間,由於內外交迫,民不聊生,導致中華兒女揭竿而起,為民請命。
2、及尚首揭竿,向之吊祭,侯封所及,誓死固辭,此特矯情幹譽之為,有識者固已齒冷矣。
3、木賊不念天子簡拔之恩,妖言惑眾,欺迷州郡良子,裹脅邊民揭竿。
4、中國的農民革命壹次又壹次地失敗了,那些揭竿而起的英雄們無不抱恨終天。
5、中國數千年君統,所以屢經衰亂滅絕者,其厲階有十,而外夷_釁、流賊揭竿兩者不與焉。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揭竿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