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職業生涯中感謝兩位領導:畢業帶我的大姐,她告訴我“妳拿不到自己期待的薪水是妳不值這個數。”上升期帶我的大叔,他告訴我“妳不用模仿任何人,妳只需要把妳擅長的發揮到極致。”
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的四種能力:溝通能力、自學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如果妳想升職、加薪、被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這四方面的能力。
直接提高溝通能力的四本書
《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裏,看出人外》
出版30年,修訂了14次,美國大學溝通課教材,《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裏,看出人外》第14版有14章,但是能PK英漢詞典的大開本和厚度讓這本書穩居溝通類書的榜首!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寫給內向者的溝通心理學》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內向的人也可以?
是的,內向的人往往更善於傾聽,更善於從對方的思維角度出發,從而獲得更多的信息和信任。
作者貝克特爾善於將復雜的事情用簡單的幾句話說明白,這也是他的講座廣受歡迎的原因。
《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
暢銷英國三十余年,修訂五次的溝通全技巧
資深管理培訓師多年實踐經驗總結
教妳用最恰當的溝通方式達到預期效果
《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旨在幫助讀者增進“溝通技巧”或“商務溝通能力”,內容詳細解說“聽說讀寫”所有可能的溝通情境所需要的技巧,如電話、談話、會議、演講、簡報、寫信、報導、問卷、電子郵件等,並說明非語言溝通、聆聽、閱讀、視覺溝通,以及如何利用各種視覺輔助工具等,時時刻刻幫助妳克服所有溝通的挑戰,進行良好的“自我發展”與“職業生涯發展”。
《爭辯力:10%的溝通決定妳的成敗》
讓自己表達觀點的權利受到尊重,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心理界限。
如何在與他人對峙的威壓之下,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本書用簡練易懂的語言和插圖,對爭辯心理學的知識進行了講解,還舉例說明如何使用書中易學易用的辯論技巧,來幫助讀者學會如何贏得壹場爭辯。
直接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三本書
在妳看下面書單之前,請先從內心態度上調整壹下,千萬不要做“伸手黨”。如果妳已經是了,千萬要從現在開始克制、改變。不要覺得自己做伸手黨占了便宜,別人幫妳解決了問題,這真的會讓妳吃大虧。從思維上就會被麻痹, 徹底喪失問題解決能力,而且這個過程潛移默化,妳根本意識不到。
覺得我太誇張,危言聳聽了?!
我收到個微信公眾號後臺留言:鼴鼠的土豆,您好,剛關註您的微信號,裏邊文章寫的非常實用,超級勵誌,非常感謝您賜給的精神食糧。感覺如獲至寶。我也很喜歡看書,您介紹的溝通技巧4本書馬上買回來了,我看書很慢很慢,不知道您能不能教教如何提快速度?
我只好回復了:請先詳細閱讀《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第12章 增進閱讀速度、第13章 提高閱讀效率。
看到了,買了書,手裏就有書,翻翻目錄,就能解決,還是習慣提問,如果我不回復呢?可能就慢慢看書,然後拖延癥,然後書就不知道放在那兒了!學習的事,提高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認識商業》
早上有個讀者問“父母希望我留在國企,過安安穩穩的日子,但是我實在待不下去,怎麽辦?”我當時回復了“這問題妳問我真是白問,我在央企待了7年。”我仔細想了壹下,其實她的問題不是待在什麽企業,而是喜歡的工作。
這讓我想到了《認識商業》的引言和首章內容“妳有可以用來賺錢的愛好嗎?”
美國的大學教材《認識商業》《溝通的藝術》都把自我認知、職業規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提醒學生自測找到自己的擅長、定位,個性化擇業。
我推薦這本比英漢詞典開本還大,還厚的《認識商業》作為問題解決能力書單的榜首有兩個原因拓展視野和了解方法。解決問題有兩個重點:方法和視野。妳得先想到,然後才能做到。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認識商業》涉及了職場的大部分問題及解決方案,讀者可以從裏面尋找自己面臨問題的案例,同時這本商業百科全書也可以讓妳了解職場所必須的大部分知識。建議大家買新版的,因為數據、圖表、案例比較新。
《妳的燈亮著嗎?》
內容簡介:《妳的燈亮著嗎?》全書分六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有若幹生動有趣而又有警戒意義的故事作為主線,通過對故事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引申出作者對於問題解決領域的重要觀點。
書中關註了像“人們如何思考”、“人們在遇到棘手的難題時會如何思考和處理”、“對於某壹個特定的問題,人們會用什麽樣的角度去思考”這樣的話題;提出了像“問題其實就是妳期望的東西和妳體驗的東西之間的差別”、“不管看上去如何,人們很少知道他們想要什麽,直到妳給了他們所要的東西”這樣的深刻見解,這為人們思考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壹些啟迪性的幫助。全書幽默地引導讀者在處理問題時首先應該識別真正的問題,然後確定問題的擁有。
直接提高自學能力的兩本書
自學兩個要點,壹個還是老生常談的“態度”,另外壹個是學習思維。《女神進化論》粉絲鰻魚分享:學習思維和自學方法很重要,造成迷茫,收獲不佳的三種情況,接觸不久以為全面,掌握不多急於推翻,領悟不夠誇誇其談。學習最重要的是謙遜和耐心。
人生在世無非讀書、歷事、見人、行路都能學到東西,都是自學的途徑,只要妳願意學,能夠謙遜和耐心的吸收。
學習思維大家可能有點不理解,說通俗壹點就是不在壹個頻率上。我發個網上的笑話大家笑完想壹想就明白了。
有人問“我頭像牛逼嗎?”,另外壹個人回答“像!”
兩個頻率不同的人很容易發生這樣的事,很多人自學能力不高也是因為自己的邏輯和價值觀跟所學內容不在壹個頻率上,而他又不會用學習思維邏輯去調整自己,換個角度用作者的邏輯去思考,而是強行按照自己的邏輯理解,如果是看書還好,頂多是覺得書不好,放棄了。如果是能找到作者“真人”就難免出現辯論、爭吵。大家不信看看我每篇文章的評論,每篇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當然這也跟每個人閱讀的目的有關,只是看看不想學什麽,他自然就不用有什麽顧慮,但是壹旦妳確定妳閱讀的目的是自學,那就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閱讀,如果妳介意“軟文”裏傳播的知識,就去看那些不是軟文的東西,不要壹邊看,壹邊跟自己較勁,這大大影響妳吸收的效率。當然不較勁不代表不質疑,但質疑也要有質疑的邏輯,如果妳不確定自己是較勁還是質疑,那就先好好閱讀我推薦給妳的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邏輯習慣,但是如果想提高自學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用其他的思維邏輯思考,學會用作者的邏輯思維去理解內容,然後吸收妳需要的知識。
《我最想要的記憶魔法書》
壹般來說,人類的短期記憶大概只能保持7至9條信息——電話號碼核心數字只有8個,就是這個道理; 人的記憶潛能實際上是沒有極限的; 記憶力與學習能力直接相關,壹旦記憶力提高,壹個人的學習能力自然水漲船高: 大腦本身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人的記憶力之所以衰退,主要是因為缺乏動力。 在
《走出思維的誤區》
批判性思維方式和技巧的集萃,目的在於構築創造性思維模式;有助於妳在缺乏正規思維訓練的情況下增進做出理性決策的能力;力求將思維技能與豐富實例相結合,並強調將思維技巧應用到爭論和寫作中。
“自我管理”,管理的是什麽,我個人覺得,自我管理,管理的是狀態!當狀態對了,妳會發現很多事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比如賺錢和存錢、學習和工作、愛人和被愛。
首先,我們還是要說態度。不要總強調妳有多無奈,沒人能強迫妳做決定,只有妳自己,除非妳願意。大多數人總是得過且過,然後找很多理由,證明困窘的生活不是自己的本意。人要趁年輕,謹慎的活成妳自己,不要被這樣那樣的理由局限,放棄了想要的生活。真正想要的人找方法,而放棄的人只會找借口。不要介意努力了卻沒有成功,妳在奮鬥路上看到的風景,放棄的人可能都沒機會聽說。
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背負著壓力,這就需要我們有緩解壓力、控制情緒的能力,很多負面事件都來源於情緒的失控,路怒族、家庭暴力、職場排擠、校園暴力、自殺等等。自我管理很重要的壹個方面就是控制情緒,在這方面先做自我檢視,如果有問題要及時就醫,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心理學家建議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心理醫生。該吃藥吃藥,該鍛煉鍛煉,該傾訴傾訴。讀相關的書,提高心理素質,自我疏導。我今天就會介紹壹些。
自我認知到底有多重要,它直接決定妳的態度、職業規劃方向、甚至妳的未來。美國基礎商業教材《認識商業》用大篇幅內容講自我認知、通過大量習題讓學生評估自己的情況、通過大量案例讓學生了解自身擅長的與那些行業、職位相對應。這就是商業社會把自我認知與“財富”掛鉤的最直接說明。
在壹次讀書會裏我們分享《認識商業》的經典內容時,壹位同學說他看《認識商業》裏面《妳有可以用來賺錢的愛好嗎?》這壹小節的時候,幾乎影響了他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為什麽他不快樂,是因為他沒有把自己的愛好變成自己擅長的,他沒有“能用來賺錢的愛好”。讀完這節,他發楞了壹下午,然後果斷給自己報了喜歡的培訓班,雖然要過好幾年他才能靠自己的愛好賺錢。但是他壹想到未來就興奮不已,努力的積累著。
我們分享的第壹本書《認識商業》,推薦理由就是它的導言:作好準備,迎接妳的黃金時代。如果妳在職場方向上迷茫,請認真按照裏面的習題列表評估妳的情況,找到妳擅長的,找到妳“能用來賺錢的愛好”。不要以為找到就算了,馬上行動起來,按照書裏的目錄,仔細閱讀妳“能用來賺錢的愛好”的相關知識。如果妳已經畢業了,工作幾年了,覺得已經晚了。記住,種壹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如果妳行動起來,不壹定能實現,但妳不行動,永遠都不可能實現。
《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
妳是否有過難以適應工作環境的改變、面對討厭的工作拖延癥發作、心裏壹有事就徹夜輾轉難眠的體驗?妳需要的是讓妳笑對困境、見招拆招、原地滿血復活的抗壓力!妳需要做的不是壹味積極樂觀向前看,而是掌握在逆境中直面消極情緒、應對壓力的技巧。作者針對現代人容易遇到的種種壓力來源與情況,提出了培養抗壓力的七大實用技能,這些訣竅也是他在日本積極心理學學校面向大眾進行培訓時教授內容的精華所在。不只是商業人士,從企業到院校,從老人到兒童,掌握抗壓力就像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壹樣,可以讓任何人受益終生。
《可愛的詛咒:聖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冊》
心理學家把這些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唯壹行為準則並因此受盡委屈的人稱為“聖母型人格”。本書不是讓人們放棄對這個世界表達善意,而是鼓勵過人們為自己爭取壹些時間和自由,畢竟,每個人都有權利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