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恐聲癥的恐聲癥的定義

恐聲癥的恐聲癥的定義

恐聲癥的英文名詞是hyperacusis,有些文章將其譯成“聽覺過敏”,下面將對該術語的理解和翻譯做進壹步解釋。Hyperacusis最初是由Perlman在1938年發表在《耳鼻咽喉年誌》上的壹篇論文提出,而Hyperacusis便是這篇論文的標題。後來,在1969年,Mathisen在《鐙骨切除術後的懼聲癥》壹文裏,在hyperacusis後面加了壹個表示悲傷的修飾詞dolorosa,試圖進壹步強化恐聲癥產生的負面心理影響,不過,大凡雙音節組成的疾病名稱的推廣程度往往不如壹個詞來的簡單和容易,hyperacusis dolorosa最終還是沒得到廣泛使用。

對聲音不適反應這種特殊疾病的英文術語或臨床定義也是紛繁多種,有時幾乎難以區分,充分反映出我們對這種疾病的了解和認識是逐步形成的。比如根據《中英文雙解聽力學詞典》, hyperacusis的定義是“abnormally sensitive hearing in which normally tolerable sounds are perceived as excessively loud”,中文譯成“聽過敏,對正常可以忍受的聲音感知響度過強”,早些時候,這種解釋應該沒錯,但是隨著對耳鳴和恐聲癥的研究愈加深入,我們的認識更多,這便出現了新的解釋和界定。

目前使用較多的另壹種英文定義是由著名耳鳴專家Jastreboff教授提出,他認為“These individuals have a collapsed(筆者註)tolerance to normal environmental sound. The term commonly used to describe this condition is 'hyperacusis'. Hyperacusis can come on gradually or occur suddenly where the patient finds themselves in a state of crisis”,其英文譯文是“這些個體表現出對普通環境噪音下陷 (筆者註)的容忍度。通常描述這種狀況的術語就是‘恐聲癥’。恐聲癥既可是漸行性的,也可是突發性的,致使患者陷入危機狀態。”

筆者認為Jastreboff教授的定義能更科學、全面和準確地對這種疾病進行界定。聽過敏的釋義主要從臨床心理聲學角度出發,不壹定是對這種疾病的描述,只是客觀地量化個體對聲音的反應程度超過了正常群體的閾值而已,比如有些正常人的聽力閾值在某些頻率可能出現負值,-5或-10 dB等,但這不是疾病。筆者認為Jastreboff教授定義中最精彩的是對聲音容忍度病態的表述:下陷的容忍度。Collapse有許多種含義,其中最常用的是表示倒塌,萎陷等, 描述健康狀況時,有衰竭或崩潰之意。盡管在界定患者對聲音容忍度出現病變而降低時,有許多詞匯可選用,如“decreased, reduced, lowed”等,但這些詞匯僅僅物理地表明患者對聲音強度容忍度的量的下降程度之極而已,無法準確生動地描述出這種量的降低是壹種嚴重疾病。“下陷”不僅描述出對強聲不適閾值的下降,更重要的是這種下降猶如正常建築倒塌壹樣表明了生理機制出現嚴重病變時的狀態和患者的反應。在閱讀英文文獻時,往往正是這種詞語巧妙的運用,顯示出畫龍點睛的精彩。

因此,筆者在中文裏將其譯成“恐聲癥”,而不是“聽過敏”。首先,對聲音的恐懼不僅有生理的反應,而且還有心理的刺激,這恰恰是患者遭遇的“危機狀態”的根本之處;其次,恐聲癥和其它類似的疾病的中文術語也相近,比如恐光癥等,容易理解,而聽力學中“敏感”壹詞往往含有中性意義,主要是相對壹種常量而出現的例外,只是例外不壹定是疾病或是損害。

與此同時,我們還需將另外壹些常用的、容易混淆的術語在這裏簡單提出,recruitment便是其中壹例。在中國,我們對recruitment的理解比較容易,這和助聽器的快速推廣有關,該術語通常譯成“重振”,其英文釋義是“exaggeration of nonlinearity of loudness growth in an ear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wherein loudness grows rapidly at intensity levels just above threshold but may grow normally at high intensity levels,”中文可譯成“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引起的響度非線性增長,表現在從閾值強度級開始,響度異常地快速增加,但達到高強度級時響度增長可正常。”顯然,重振主要指的是患者對聲音響度增長的變異,描述個體對聲音強度變化而出現的心理聲學感知的動態關系,而有重振患者對強聲的絕對值和正常人較接近,只是其動態方位由於聽力損失而變得異常狹窄而已。正是在這點上,重振和恐聲癥有很大的不同。

另壹個容易混淆的術語是hyperacute hearing,譯成“超敏感聽力”,這裏hyperacute是形容詞,表示“超常,過度的”意思,在聽力學上,通常指的是在臨床上可見到的壹些患者,他們對某壹強度過大、具有特殊頻率的聲音非常敏感,壹般聲音強度在70 dB左右,而這些特殊頻率被稱為“問題”頻率,這些疾病患者常常伴有這種現象,比如患自閉癥的兒童便是如此,他們能容忍某些頻率的聲音,即使聲音過大也不會出現不適,但是壹旦涉及到這些問題頻率,馬上表現出極端的不適應,容忍度大大降低,往往導致患者有意識地避免去接觸這些頻率的聲音。因此,這和前面講到的恐聲癥也不壹樣,後者是不擇頻率、對所有超過他們容忍度的聲音立即會有極度的不適反應。

在臨床上,和hyperacusis最容易混淆的術語當屬phonophobia。這是壹個復合詞:phono是英語常用的前綴,表示聲音,而phobia則是壹個使用非常廣泛的名詞,表示恐懼或恐懼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phobia是壹種精神官能癥,特征為發病者對某些事物或情境會產生莫名的恐懼。縱使當事者明知不會受到傷害,也無法控制恐懼的情緒。各類恐懼癥都有,包括對光和聲音。phonophobia 有時也叫做ligyrophobia,其英文定義是“a fear of loud sounds. It can also mean a fear of voices, or a fear of one's own voice,” 中文可譯成“對強聲表現出的恐懼,同時也可表示對語聲的恐懼,或是對自己聲音的恐懼。”這裏筆者將phonophobia譯成“懼聲癥”,對聲音的懼怕是其最明顯臨床特征。

根據Baguley教授,最初懼聲癥這個術語的使用是在1993年,當Woodhouse等在研究急性偏頭痛時,用來描述患者對聲音的強烈不適反應,後來在2004年,Jastreboff等人用該術語界定壹些患者對聲音不適時出現的“情緒上的極度恐懼”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講,懼聲癥主要描述的是患者出現的非常嚴重、憎惡和極度反感心理狀況,這時的患者不僅有聽力學的疾病,也開始遭受精神上的創傷,因此,懼聲癥的聽力學臨床使用範圍受到壹定限制。

記得筆者在前幾期聽力學小詞典裏,曾多次提到聽力學作為壹門新興學科,最明顯的特征便是與日俱增的新詞的產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老詞新用,更多的研究者的創新詞匯,這裏,在闡述耳鳴和恐聲癥時,再次得到充分印證。最近,在壹些文獻裏,尤其在閱讀習服治療的研究論文中,我們常常看到壹個新的術語misphonia出現,這是Jastreboff和Hazell在2004年杜撰的另壹個新詞,其基本含義是 “dislike of sound”,不喜歡聲音,筆者將其譯成“厭聲征”。筆者曾在另壹篇文章對hyperacusis和misphonia 這兩個術語的區別做了介紹,前者是對聲音,尤其是對強聲的不適反應,超過其容忍度,具有恐懼感,因此譯成“恐聲癥”,而後者是對聲音的討厭、不喜歡、甚至憎惡,而譯成“厭聲癥”。恐聲癥患者對聲音強度的生理承受極限降低,而厭聲癥則是患者在心理上對某種聲音有不愉快或厭惡感覺。

另壹個術語雖然在意義上和恐聲癥恰恰相反,但是其英文字和前者非常相似,容易誤讀,這便是hypoacusis。“hypo”作為英語常用的前綴,有不夠或降低的意思,這裏英文的釋義是“a diminution in hearing sensitivity,”即“聽敏度降低”,和聽力損失表達的意義接近。

雖然我們才開始對恐聲癥有所了解,但並不表明恐聲癥是壹個罕見的疾病,據Jastreboff等人的研究報道,恐聲癥仍然是壹個影響甚廣的疾病。從上面對這種疾病各種術語的解釋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於恐聲癥涉及的不僅是生理問題,還有心理問題,因此,在臨床上,要將其和耳鳴的其它特征區分開,並獲得翔實的、準確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還是有壹定困難。早在1995年,Marriage等人便指出恐聲癥在大眾人群中的患病率很難斷定,主要是患恐聲癥的病人不壹定有聽力問題,往往還伴有其它疾病,由於缺乏對其了解和認識,有的患者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得到幫助,更談不上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