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裏的國語詞典是:地名。位於泰山南面,相傳為死者葬身之所。後為墓地的通稱。詞語翻譯德語Grab(S)_。結構是:蒿(上下結構)裏(獨體字)。註音是:ㄏㄠㄌ壹ˇ。拼音是:hāolǐ。
蒿裏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古挽歌名。本為山名,相傳在泰山之南,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陰間。
二、引證解釋
⒈古挽歌名。晉崔豹《古今註·音樂》:“《薤露》、《蒿裏》,並喪歌也。出田橫門人。引橫自殺,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_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於蒿裏至孝武時,李延年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裏》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明徐霖《繡襦記·歌郎競技》:“歌聲__稱獨步,《蒿裏》與《薤露》,號泣於_天,遑遑子求父。”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褚生》:“劉命之歌,為歌《蒿裏》。”⒉本為山名,相傳在泰山之南,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陰間。引《漢書·廣陵厲王劉胥傳》:“蒿裏召兮郭門_,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顏師古註:“蒿裏,死人裏。”晉陶潛《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見蒿裏。”唐羅隱《芳樹》詩:“秦王不肯_手下沙丘,孟_不合低頭入蒿裏。”
三、網絡解釋
蒿裏(漢代無名氏詩作)《蒿裏》是西漢無名氏創作的壹首雜言詩。這是壹首挽歌,前兩句說無論賢愚,皆以蒿裏為最終的歸宿。有此前提,後兩句乃說鬼伯無須嚴厲催促,將死者也不必遺憾猶豫。全篇四句,兩兩設為問答,如隨口吟唱,聯類成篇。蒿裏(文化字詞漢語詞語)泛指墓地;陰間。
關於蒿裏的詩詞
《挽詞·蒿裏誰家地》《蒿裏曲·山花冥冥啼子規》《蒿裏曲(三首)》
關於蒿裏的詩句
遂葬蒿裏園莫陪蒿裏餞蒿裏望銘旌
關於蒿裏的成語
千裏眼傷心蒿目蓬蒿滿徑湯裏來,水裏去窩裏反殺人如蒿桑弧蒿矢蒿目時艱簪蒿席草
關於蒿裏的詞語
蒿目時艱千裏眼傷心蒿目五裏霧桑弧蒿矢蓬蒿滿徑簪蒿席草百裏才殺人如蒿綿裏針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蒿裏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