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預習步驟:
壹、以讀為主,發現問題。 要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做到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掉字、不讀破句子,並能簡單概括課 文的主要內容。?
孔聖人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不但能收獲知識,還能 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發現問題,還能淘冶自己的情操,並把這些東西帶進課堂,與同學分 享,與老師交流,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著巨大的作用。
二、作好摘錄式的讀書筆記。 課前預習課文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符號標出自己喜歡的詞、成語或句子,把好詞美 句摘錄在筆記本中,用不同的方式標出不理解的詞句,課堂上先與同學交流看法,然後在請 教老師,做到弄懂為止。?
長期如此,不但能積累大量的優美詞匯,豐富語文知識,表達能力 也會有大幅提高,以至達到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的目的。 ?
三、查閱和收集資料。 在預習時,學生對於課文中不認識的生字可以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弄清字、詞的 音、形、義,並將註釋寫在該字、詞的附近,便於在閱讀中理解詞語,加深印象。現在,電 腦已進入大多數家庭,學生可以在網絡上查閱資料,收集與文章相關的資料。?
在課堂上給學 生足夠多的時間,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收獲,交流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觀點。
四、教會學生如何提出問題。 有個別學生認為反正老師上課要講,不願花費時間去預習,學習懶散。?
有的學生不會提 問題,針對這種心態,要給學生講清道理,使他們懂得提出壹個問題比解決壹個問題還重 要,然後教給他們提問題的方法,可以從文章的課題提問題,可以根據課後題提問題,可以 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問題等。?
然後要求他們把疑難問題記在前置性作業單上,看誰提的問題 最多。孩子們為了發現問題,會紛紛開動腦筋挖空心思找出疑點:有關於字詞的,有關於內 容的,也有關於布局謀篇的,還有關於文章作者的和時代背景的。?
對此,老師應該對他們認 真的態度充分肯定,對提問題較有質量的提出表揚,以此激勵他們質疑的積極性,並鼓勵他 們自己動腦筋解決這些問題。
擴展資料:
小學語文課文預習方法:
壹、默看。拿到壹篇新課文,由於會有壹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初讀課文時,可以采用默 讀了解的方法。?
初次默讀的要求有兩個:壹是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課文寫了壹件什麽 事,介紹了壹個什麽人,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等。?
目的在於對全文獲得 壹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準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很理解的語句。 ?
二、查問。就是通過查閱字典、詞典,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 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三、朗讀。就是朗讀課文。生字認識了,就可以放聲誦讀了。“眼過三遍。不如嘴過壹遍”,大聲 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
預習的朗讀壹般可讀三遍,第壹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註意 文章內容,思想意義,了解文章寫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說明的東西;第三遍要註意文章 結構,寫作方法。?
四、摘抄。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 詞句摘錄下來。 ?
五、思考。通過壹系列的預習活動,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時,還應該靜靜思考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