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 [xìng gé]
在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如剛強、懦弱、粗暴等。
文學釋義
性格是指人的性情品格[nature; disposition]。
1、性情品格。指人在自身態度和行為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
唐李中《獻張拾慢。”商韜《論元代雜劇·元雜劇的人物形象塑造》:“如此強調矛盾沖突,就是為了塑造鮮明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反映生活的本質。”
2、猶如脾氣。
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樓夜讌金釵客,這的擔著利害,把妳那小性格,且寧柰。”
《辭海》解釋
主要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較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個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現個別差異。具有復雜的結構,大體包括:
1、對現實和自己的態度的特征,如誠實或虛偽、謙遜或驕傲等。
2、意誌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斷或優柔寡斷等。
3、情緒特征,如熱情或冷漠、開朗或抑郁等。
4、情緒的理智特征。如思維敏捷、深刻、邏輯性強或思維遲緩、淺薄、沒有邏輯性等。?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
主要表現每個人在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如開朗、剛強、懦弱、粗暴等。?
性格的定義
性格是壹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
態度是壹個人對人、物或思想觀念的壹種反應傾向性,它是在後天生活中習得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因素組成。壹個人對現實的態度,表現在他在生活中追求什麽、拒絕什麽,即表現在他都做了什麽上面。而壹個人怎樣去做,則表明了他的行為方式。
態度決定了行為方式,穩定的態度使與這種態度相適應的行為方式,慢慢地成了習慣,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壹個人助人為樂,是他性格的特性,遇到別人有困難他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別人。別人看到他的助人行為也會覺得很自然,很符合他的性格特點。
性格是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壹經形成便比較穩定,它會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表現出來。但是,性格具有穩定性並不是說他是壹成不變的,而是可塑的。性格在壹個人的生活中形成後,生活環境的重大變化壹定會帶來他性格特征的顯著變化。
性格不同於氣質,它受社會歷史文化的影響,有明顯的社會道德評價的意義,直接反映了壹個人的道德風貌。所以,氣質更多地體現了人格的生物屬性,性格則更多地體現了人格的社會屬性,個體之間的人格差異的核心是性格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