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軀短小,精明強悍。
也形容文章或發言簡短而有力。2、不絕如縷:多形容聲音、氣息等低沈微弱、時斷時續,但也指局面危急(像將斷未斷的細線)。
3、不忍卒讀:不人忍心讀完,形容文章寫得悲傷。常誤解為文章寫得不好。
4、胸無城府:城府:處事的心機 。指為人坦率真誠,沒有心計。
褒義詞。5、七月流火:“流火”火星偏西下行,火,恒星。
六月以後,漸漸偏西,這時暑熱開始減退。這個成語專指天氣快涼了,不要誤用它來表示暑熱難熬。
6、明日黃花: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
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容易寫作昨日黃花。
7、危言危行: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褒義詞。8、耿耿於懷:形容心存怨恨,貶義。
也指縈繞在心,不能忘記,褒義。9、苦心孤詣:刻苦鉆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
褒義詞。10、師心自用:形容自以為是,不肯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貶義詞。 11、不贊壹辭: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壹句話。
不是連壹句贊美的話都不說。12、不二法門: 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
後比喻最好的或獨壹無二的方法。13、尋章摘句: 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
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貶義。
14、耳提面命: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或誤用為貶義詞。
15、引而不發:比喻善於啟發引導。 也比喻做好準備暫不行動,以待時機。
16、五風十雨:五天刮壹次風,十天下壹場雨,形容風調雨順。不是經常刮風下雨。
17、過江之鯽:比喻時興的事物多得很。貶義詞。
18、不刊之論: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19、無所不至:什麽壞事都幹。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20、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準則。訓,典範、法則。
與教訓無關。21、名噪壹時:指當時很有名聲。
褒義詞。22、罪不容誅: 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不是罪行達不到殺頭的程度。23、久假不歸:假:借。
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不是長期請假不歸。
24、求田問舍: 多方買田地,到處問房價。指只知道置產業,謀求個人私利。
比喻沒有遠大的誌向。25、作壁上觀: 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
後多比喻站在壹旁看著,不動手幫助。作,不可寫“坐”。
26、身無長物: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27、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壹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象的。貶義28、具體而微: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
不是具體而且微小。29、林林總總:形容眾多。
不是點點滴滴。30、燈紅酒綠:不只用來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還可以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
31、對簿公堂: 在法庭上受審問。 不是在公堂上對質。
32、無獨有偶:不只壹個,竟然還有配對的。表示兩事或兩人十分相似。
指不好的人或事情,含貶義。33、得意忘言: 比喻彼此心裏知道,不用明說。
不是因為高興忘了說話。34、文不加點:寫文章壹氣呵成,無須刪改。
不可理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35、床笫之私:非“床第之私”,笫讀z?;,不讀d?;(“第”),床上的竹墊,用來指夫妻之間的私話、私事。
36、不知所雲: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聽不懂。37、名噪壹時:指當時很有名聲。
褒義詞。容易誤解為貶義詞。
38、卓爾不群: 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不是孤高自傲。
39、無所不為:什麽壞事都幹。貶義詞。
40、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指傳聞有壹定的根據。常誤用為表示毫無根據的消息、傳聞。
41、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詞。42、不孚眾望:沒有兌現大家的期望,貶義。
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43、望其項背:可以趕上。
用於否定形式的句子。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
44、咬文嚼字:壹般用於貶義,指過分刻求語言枝節。除非在特定語境中貶詞褒用。
45、平鋪直敘:不全為貶義,也可為褒義,可以指文章樸實無華,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46、奇文***賞:原是指新奇的文章***同欣賞,褒義;現指把荒謬、錯誤的文章發表出來供大家識別和批判,用於諷刺。
47、左右逢源:既指處世圓滑,貶義;又指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褒義。48、目無全牛:技藝十分純熟。
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49、石破天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常被誤用於驚人的消息。
50、曾幾何時:指時間過了沒多久。不是“從很久開始”或“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
2. 最容易誤解的成語有哪些易誤解成語200: 1.哀鴻遍野:比喻 *** 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 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饑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餵食. 5. 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壹樣.白駒,駿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 杯水車薪:用壹杯水去救壹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10. 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11. 不足掛齒:不值得壹提.謙虛說法. 12. 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準則.訓,準則. 13. 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 14. 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5. 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17. 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稂、莠,田裏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23.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意.然,對,正確. 24. 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註意. 25. 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戲曲不沈悶乏味,也壹急促.瘟,戲曲沈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27.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謹畏懼而又憤怒的樣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30.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 31. 曾幾何時:時間沒有過去多久. 32. 曾經滄桑: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裏. 33. 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並.(蠶、鯨,名詞作狀語) 34. 滄海壹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從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規勸,如同水流向下那樣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無當:雖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多含褒義. 39. 大器晚成: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比較晚. 40. 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勇於承擔,不謙讓,不推托.仁,正義,正義的事,引申為應該做的事. 41. 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含貶義. 42. 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水平. 43. 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極點,含貶義. 44. 東山再起:東晉謝安退職後在東山做隱士,後來又出任要職.比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 45.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語出唐代杜牧詩. 46. 對簿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指公堂上受審. 47. 多事之秋:事變很多的時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沾濕. 49. 耳熟能詳: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都能夠詳盡地說出來. 50. 耳提在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形容懇切教導.語出《詩經》. 51. 繁文縟(rù)節:不必要的儀式或禮節繁多.也比喻多余鎖碎的手續.文,禮節,儀式;縟,繁多,煩瑣. 52. 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壹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禮:原指賓主相見,站在庭院的兩邊,相對行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54. 紛至沓來: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 55. 粉墨登場:化妝上臺演戲.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臺(含譏諷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壹些東西、要找的某壹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也說"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裏很感謝,如同親身感受到恩惠壹樣.多用於代人向對方致謝.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建,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舊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為正確的壹套做.是,對,正確. 61. 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後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62. 功虧壹簣(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後壹點沒有完成.虧,缺少;簣,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於現狀,不求進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64. 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光怪,光彩奇異;陸離,色彩繁雜. 65. 管窺蠡(lí)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蠡,貝殼做的瓢. 66. 鬼斧神工:形容建築、雕塑等技藝的精巧.也說神工鬼斧. 67. 過眼雲煙: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8. 海市蜃樓:比喻人世繁華的虛幻,虛幻的事物. 69. 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卻把自己原來會的東。
3. 有哪些容易錯又常見的四字成語經常容易出錯的成語有:1、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2、陰謀詭計(陰謀鬼計)3、再接再厲(再接再勵) 4、別出心裁(別出新裁)5、以逸待勞(以逸代勞) 6、貽笑大方(遺笑大方)7、出類拔萃(出類拔粹) 8、伶牙俐齒(伶牙利齒)9、優哉遊哉(悠哉悠哉) 10、戛然而止(嘎然而止)11、矯揉造作(嬌柔造作)12、漫不經心(慢不經心)13、發人深省(發人深醒)14、直截了當(直接了當)15、揠苗助長(偃苗助長)16、振聾發聵(震聾發聵)17、名聲鵲起(名聲雀起)18、集思廣益(集思廣議)19、相輔相成(相輔相承)20、紛至沓來(紛至踏來)21、指手畫腳(指手劃腳)22、事倍功半(事倍工半)23、入不敷出(入不付出)24、不落窠臼(不落巢臼)25、老奸巨猾(老奸巨滑)26、拈花惹草(沾花惹草)27、挑肥揀瘦(挑肥檢瘦)28、相形見絀(相形見拙)29、走投無路(走頭無路)。
4. 哪些成語容易令人誤解1、不速之客。速,邀請,不速之客,未被邀請的客人。容易誤解為不熟悉的客人或不受歡迎的客人。
2、不刊之論。刊,削除。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更改的言論。容易誤解為不能刊登的文章。
3、文不加點。點,圈點、標點。文不加點,指壹氣呵成,無須修改的文章。容易誤解為不加標點的文章。
4、下裏巴人。本意指通俗的歌曲。容易誤解為地位低下的人。
5、不足為訓。足,值得。訓,準則、典範。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準則或典範。容易誤解為不值得去教訓,去訓斥。
6、對簿公堂。薄,文狀,起訴書。對簿,受審問。對簿公堂,在法庭上受審問。容易誤解為雙方在法庭上辯論。
7、不贊壹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壹句話。容易誤解為不說壹句贊成的話。
8、空穴來風。本意是指有根有據的事情,容易誤解為沒有根據的事情。
9、罪不容誅。本意指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容易誤解為罪惡小,不應該誅殺。
10、危言危行。危,正直。危言危行。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容易誤解為危險的言論和行動。
11、豆蔻年華。豆蔻,壹種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歲時。容易誤解為十七、八的年輕女子。
12、身無長物。除自身以外沒有多余的東西。指人貧困。容易誤解為自己沒有特長。
13、萬人空巷。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裏出來。容易誤解為人都在家裏,街上沒有人。
14、鼎力相助。敬詞。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容易誤用為自己對別人的幫助。
15、開門揖盜。本意是指開門把強盜請進來,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容易誤解為開門出去捉強盜。
16、美輪美奐。特指建築物。容易誤解為指壹切事物。
17、屢試不爽。屢次實驗都沒有差錯。容易誤解為實驗沒有成功。
18、不知所雲。不知說的是什麽,它指的是說話人。容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19、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容易誤用為其他關系。
20、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悲”。容易誤解為文章寫得不好。
21、不假思索。形容反應快,思維敏捷。容易誤解為不動腦子思考問題。
22、不慍不火。指戲曲藝術不沈悶不急促。容易誤解為人的性格很溫和。
23、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容易誤解為不把事情當會事。
24、鳳毛麟角。比喻罕見而珍貴的人或物。容易誤解為很少。
25、大方之家。指有見識、有遠見的人。容易誤解為出手很慷慨的人。
26、壹揮而就。形容文思敏捷或筆法嫻熟。容易誤解為壹動手就可以完成事情。
27、口無擇言。說話無須選擇,說話都很正確。容易誤解為說話不註意場合、對象。
28、因人成事,因:依賴。指依賴別人把事情做好。容易誤解為因為別人事情才得以完成。
29、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容易誤解為歲月艱難。
30、慘淡經營。本意指下筆前竭力勞神構思,也指苦心經營。容易誤解為經營不善,很蕭條。
5. 語文易誤解成語易誤解成語200:1.哀鴻遍野:比喻 *** 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
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
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 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饑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餵食。
5. 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
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壹樣。
白駒,駿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 杯水車薪:用壹杯水去救壹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10. 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11. 不足掛齒:不值得壹提。謙虛說法。
12. 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準則。訓,準則。
13. 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
比喻,使明白。 14. 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
脛,小腿。 15. 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
已甚,過分。 17. 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
稂、莠,田裏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23.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意。
然,對,正確。 24. 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註意。
25. 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戲曲不沈悶乏味,也壹急促。瘟,戲曲沈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27.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謹畏懼而又憤怒的樣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
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30.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 31. 曾幾何時:時間沒有過去多久。
32. 曾經滄桑: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裏。 33. 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並。
(蠶、鯨,名詞作狀語) 34. 滄海壹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從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規勸,如同水流向下那樣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無當:雖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
多含褒義。 39. 大器晚成: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比較晚。
40. 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勇於承擔,不謙讓,不推托。仁,正義,正義的事,引申為應該做的事。
41. 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含貶義。 42. 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水平。
43. 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極點,含貶義。 44. 東山再起:東晉謝安退職後在東山做隱士,後來又出任要職。
比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 45.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語出唐代杜牧詩。 46. 對簿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
對簿,受審問。指公堂上受審。
47. 多事之秋:事變很多的時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濡,沾濕。 49. 耳熟能詳: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都能夠詳盡地說出來。
50. 耳提在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形容懇切教導。
語出《詩經》。 51. 繁文縟(rù)節:不必要的儀式或禮節繁多。
也比喻多余鎖碎的手續。文,禮節,儀式;縟,繁多,煩瑣。
52. 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壹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禮:原指賓主相見,站在庭院的兩邊,相對行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54. 紛至沓來: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 55. 粉墨登場:化妝上臺演戲。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臺(含譏諷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壹些東西、要找的某壹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也說"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裏很感謝,如同親身感受到恩惠壹樣。多用於代人向對方致謝。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建,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舊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為正確的壹套做。
是,對,正確。 61. 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後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62. 功虧壹簣(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後壹點沒有完成。虧,缺少;簣,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於現狀,不求進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
"故"也作"固"。 64. 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
光怪,光彩奇異;陸離,色彩繁雜。 65. 管窺蠡(lí)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
蠡,貝殼做。
6. 尋容易理解錯的四字成語1.間不容發
間:空隙。空隙中容不下壹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不是“形容距離小”。
2.對簿公堂
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不能誤用為“雙方打官司”。
3.拍手稱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局使人感到滿意。不能直接用於那些歡快的場面。
4.不足為訓
足:值得。訓:準則,典範。指不值得作為準則或典範。不能理解為“不值得作為教訓”。
5.不刊之論
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不能理解為“不能刊登、發表”。
6.目無全牛
全牛:整個壹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不能理解為“沒有全局觀念或看不到整體”。不能誤用作貶義詞。
7.下裏巴人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壹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理解為“社會地位低下的人”。
8.不贊壹詞
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壹句話。現也指壹言不發。不能理解為“不說壹句贊成的話”。
9.不絕如縷
絕:斷;縷:細線。像細線壹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不能誤認為“連續不斷”。
10.長此以往
長期這樣下去。多用於不好的結果。
11.久假不歸
假:借。長期借去,不歸還。不能理解為“長期請假而不回來”。
12.明日黃花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來的東西。
13.炙手可熱
手摸上去感到熱得燙人。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於人而不用於物,不可理解為“熱門”或“商品暢銷”。
14.無所不為
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麽壞事都幹。不能誤用作褒義詞。
15.巧奪天工
奪:勝過。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不能用於“自然本身”。
16.別無長物
長物:多余的東西。除壹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不能理解成“自己沒有什麽長處”。
17.螞蟻進磨盤——條條是道
磨盤,磨的底盤,鑿有許多齒形道。比喻辦法多,門路廣。不能理解為“有很多條道路”。
18.細大不捐
細:微,小;捐:舍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壹切,沒有選擇。不能理解為“壹點東西也不捐出”。
19.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不能用於“驚人的消息或變化”。
20.危言危行
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為“危險的言論和行動”。
21.豆蔻年華
豆蔻:壹種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歲時。不能用於成年女子,更不能用於男孩。
22.罪不容誅
誅:把罪人殺死。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惡。不能理解為“罪惡小,不應該誅殺”。
23.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於“壹般的好事”。
24.休戚相關
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主語不能用於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25.渙然冰釋
渙然:流散的樣子;釋:消散。像冰遇熱消融壹般。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不能用來描寫冰雪融化。
7. 哪些三字成語容易被誤解杯中物、閉門羹、落水狗等等
提起成語,大家都能說出很多。在人們印象中成語基本上是四個字的,也有五、六個字的乃至十多個字的,但很少有人知道還有三個字的成語。
其實我們經常見到三字成語,也能熟練使用它,就是不知道它竟然也是成語,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這也難怪,因為壹般成語詞典很少收錄甚至不收錄三字成語,無形中開除了三字成語的“成”籍,這是不公平的。
幾年前由甘肅師範大學編印的《漢語成語詞典》則給三字成語以撥開烏雲見青天的機會,其中收錄了七個三字成語:口頭禪、莫須有、想當然、下馬威、閉門羹、露馬腳、破天荒。至此,三字成語終於認祖歸宗了。
其實,除此之外,三字成語還有不少呢,如:
安樂窩宋·邵雍自號安樂先生,隱居蘇門山,名其居為安樂窩。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 出自宋·邵雍《無名公傳》:“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不求過美,惟求冬暖夏涼。”
不成器器:指人的度量、才幹。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氣質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沒有什麽出息。有時也指不學好,自甘墮落。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吹牛皮說大話,閑聊天。
打圓場調解糾紛,從中說和,使幾方面都能接受,從而使僵局緩和下來。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壹回:“虧得和尚打圓場,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勸下的,所以同了他來。”
二流子不務正業遊手好閑的人。
父母官舊時指地方長官(州、縣壹級的)。
狗腿子指給有勢力的壞人奔走幫兇的人。
旱鴨子指不會遊泳的人(含詼諧意)。
金不換即使用金子來也不換,形容極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