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2671
成語 : 三盲摸象
註音 : ㄙㄢ ㄇㄤˊ ㄇㄛ ㄒ|ㄤˋ
漢語拼音 : sān máng mō xiàng
參考詞語 : 盲人摸象
釋義 : 義參「盲人摸象」。見「盲人摸象」條。
Emoji符號 : 3?盲摸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三盲摸象”對應Emoji表情符號“3?”,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3?、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3?"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盲人摸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如《大般涅槃經》中為解釋壹般人各自解說佛性,都只是壹種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壹個國王,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摸完之後,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麽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象長得跟蘿蔔壹樣」,摸到象耳朵的人說「象長得跟畚箕壹樣」,摸到象頭的人說「象長得跟石頭壹樣」,摸到象鼻的人說「象長得跟杵壹樣」,摸到腳的人說「象長得跟木制的臼壹樣」,摸到背的人說「象長得跟張床壹樣」,摸到肚子的人說「象長得像個甕壹樣」,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對象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蕓蕓眾生,若是有人執著於某些行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就像摸象的盲人壹樣,只看到了佛性的壹部分,就執著於自己所認知的部分,甚者非議別人看到並非真正的佛性,這樣反而迷失了觀照佛性本質的能力。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盲人摸象」,用來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典源 : 此處所列為「盲人摸象」之典源,提供參考。《大般涅槃經.卷三○》譬如有王,告壹大臣:「汝牽壹象,以示盲者。」爾時1>大臣受王敕2>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3>。」爾時大王即呼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4>;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5>;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註解〕 (1)爾時:那個時候。 (2)敕:音ㄔˋ,命令。 (3)示竟:展示完畢。 (4)萊茯根:蘿蔔。萊茯,同「蘆菔」。 (5)木臼:木制的臼。
書證 : 01.《弘明集.卷八.南朝宋.釋僧順.釋三破論》:「或有三盲摸象,得象耳者,爭雲象如簸箕;得象鼻者,爭雲象如舂杵。雖獲象壹方,終不得全象之實。」
成語接龍“三”字結尾的成語
舉壹反三
暮四朝三
觀隅反三
舉隅反三
朝四暮三
“三”字開頭的成語
三令五申
三緘其口
三思而行
三長兩短
三教九流
三人成虎
三姑六婆
三言兩語
三從四德
三顧茅廬
三頭六臂
三寸不爛之舌
三顧草廬
三頭八臂
三申五令
三言兩句
三言五語
三人市虎
三寸之舌
三面開網
“象”字結尾的成語
盲人摸象
包羅萬象
盲人說象
眾盲摸象
三盲摸象
萬千氣象
包含萬象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三盲摸象”分成的單字詳解:
三, 盲, 摸,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