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dàn bó yǐ míng zhì,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沈著,才可有所作為。作賓語、分句;指人的修養。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淡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沈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沈著,專心致誌,才可有所作為。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世。
平平靜靜:píng píng jìng jìng,安寧,沒有騷擾動蕩。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狀態等。
樹欲靜而風不止: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刮著。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鬥爭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作賓語、分句;指身不由己。
樹欲靜而風不寧: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níng,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鬥爭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作賓語、分句;指身不由己。
虛心平意:xū xīn píng yì,平:寧靜。心意空舒寧靜,如同說心平氣和作謂語、狀語;用於書面語。
樹欲靜而風不息: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xī,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鬥爭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作賓語、分句;指身不由己。
樹欲靜而風不停: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tíng,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鬥爭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作賓語、分句;指身不由己。
買靜求安:mǎi jìng qiú ān,指息事寧人,以圖安逸。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世。
心神不寧:xīn shén bù níng,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靜。作謂語、定語;形容人的心情。
深根寧極:shēn gēn níng jí,①指深藏靜處。②根柢牢固。作定語、狀語;多用於比喻句。
食甘寢寧:shí gān qǐn níng,吃得香甜,睡得安穩。形容心緒寧靜。作謂語、定語;用於生活。
月朗風清:yuè lǎng fēng qīng,月光明朗,微風清爽。形容寧靜美好的月夜。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夜色。
食甘寢安:shí gān qǐn ān,吃得香甜,睡得安穩。形容心緒寧靜。同“食甘寢寧”。作謂語、定語;用於生活。
風恬月朗:fēng tián yuè lǎng,恬:平靜,安適;朗:明亮。風靜月明。形容夜色寧靜幽美。比喻清白高潔。作謂語、定語;用於夜色。
沈毅寡言:chén yì guǎ yán,沈毅:深沈寧靜。深沈文靜,不愛多說話。
心閑體正:xīn xián tǐ zhèng,心裏寧靜,行為端正。
禮之用,和為貴:lǐ zhī yòng,hé wéi guì,按禮行事,當以平和寧靜為本。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交往等。
太平無事:tài píng wú shì,指時世安寧和平,也指生活清靜無憂。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安全。
2.形容寧靜致遠的句子(壹)陶淵明《飲酒》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簡 析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擡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凈化,或者說,能夠超脫於現實之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四句詩就是講這個道理。“結廬在人境”是說生活在現實社會中。“車馬喧”指人世間各種煩人的塵雜,也是世人為富貴榮華而奔競的形象寫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塵雜不染,就因為能做到“心”。“心遠”就是思想上絕棄富貴榮華之念。壹個人丟掉了物欲,斷絕了塵想,精神就遠遠超出於塵世之外了。詩人采菊東籬,悠然自得,又逢山氣特佳,飛鳥投林的黃昏,大自然的壹切都顯得和融淳凈;此時的詩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與大自然融為壹體了。 這是對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領悟;從廬山壹帶傍晚的自然環境說,壹切都顯得和融渾樸,充滿生機,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詩人的悠然情懷與眼前的自然氣象,都合於自然之,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會妙合了。
(二 ) 歸田園居·其三·種豆南山下——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裏雜草叢生,豆苗卻長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來到田裏鋤草,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蓋了狹窄的田間小路,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衣裳濕了倒不重要,只要不違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評 析
此詩是描寫陶淵明勞動生活的代表作。雖寫勞動,其主旨卻並非寫勞作之艱辛,而是表現壹種審美情趣。試思:"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是壹幅何等美妙的荷鋤夜歸圖。艱辛自是艱辛,詩人也說"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但是,"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呀!後兩句正可以看作是此詩全篇的眼線,是透露詩人心緒之所在。
(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壹首詠雪寄情詩。大雪中望遍千山看不到壹只飛鳥;找遍萬條路,不見壹個行人。只有孤零零的壹條小船上,坐著壹位披蓑衣、戴鬥笠的漁翁,獨自冒著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處境的嚴酷,心情的孤寂。
《江雪》的深層意蘊,寄托了壹種傲然獨立,清竣高潔的人格理想。詩人曾參與過政治革新,但改革失敗後,受到排斥,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內心的孤獨,便通過環境描寫反映出來。當時的政治環境就象詩中所說的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壹樣,環境是非常惡劣的。但詩人不屈服於壓力,依然故我,堅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獨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釣的漁翁。
寒江獨釣的畫面和深刻的含義使全詩情景交融,充滿了詩意美。
( 四 )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洌,淙淙流瀉於山石之上,有如壹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麽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竹林裏傳來了壹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壹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壹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壹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誌,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這首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3.形容寧靜,安適的詞語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成語]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沈著,才可有所作為。>>;詳細解釋 搜索本詞: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成語]
淡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沈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沈著,專心致誌,才可有所作為。>>;詳細解釋 搜索本詞: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詞典]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沈著,才可有所作為。>>;詳細解釋 搜索本詞: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詞典]
淡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沈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沈著,專心致誌,才可有所作為。>>;詳細解釋 搜索本詞: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4.描寫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詩句壹、飲酒(其五)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誌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二、題破山寺後禪院
作者常建 朝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沈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三、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作者範成大 朝代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譯文
壹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壹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四、雨過山村
作者王建 朝代唐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譯文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裏依稀壹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壹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壹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五、江村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裏,村中的壹切都顯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老妻正在用紙畫壹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壹只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壹些錢米,我還有什麽奢求呢?
5.關於"寧靜致遠"的句子有哪些1. 我心靈深處有壹縷光亮,帶著書香,寧靜致遠!無知和仿徨不再可怕,前方的道路充滿溫暖和希望!
2. 心靈美比外表美美麗,外表美只不過是外表,心靈美雖然看不見,但可以感受。
3. 心靈是壹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壹切;心靈是壹片寧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壹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壹個繽紛的世界。我們必須學會經常讓心靈放個假,做到內心平衡安寧,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輕松快樂和人生的幸福美好。
4. 學會放下,放下,是壹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壹門心靈的學問。描寫心靈感悟的句子精選。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該放下時就放下,妳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妳的快樂和幸福。
5. 壹件事,就算再美好,壹旦沒有結果,就不要再糾纏,久了妳會倦,會累;壹個人就算再留念,如果妳抓不住,就要適時放手,久了妳會傷心的,會心碎。有時,放棄也是另壹種堅持,妳錯失了夏花絢爛,必將會走進秋葉靜美。任何事,任何人,都會成為過去,不要跟它過不去,無論多難,我們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6. 真誠的心靈,可以使我們問心無愧地生活;真誠的友情,可以使我們有更多的朋友;真誠的語錄,可以使我們感到親切和溫暖;真誠的幫助,可以使我們體驗人間真情;真誠的關愛,可以使我們生活的更加快樂;真誠的做人,可以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真誠的做事,可以使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
7. 真正的美麗,不是青春的容顏,而是綻放的心靈;不是俏麗的服飾,而是內在的自信;不是臺前翩然的舞姿,而是幕後執著的堅守;不是巧言令色,而是真誠與人;不是物質的附庸,而是知識的光芒……真正的美麗,多是夾帶著生活的余香,浸潤著歲月的轍痕,承載著我們的希翼。描寫心靈感悟的句子精選。
8. 真正豐滿的人性,是謙卑而高貴的,善良而堅強的,真誠而智慧的,瀟灑而寬容的,克制而又自在的,具有理性的硬度而又溫情的。
9. 當妳說累的時候,或許是心累了,或許是人累了,便很想安靜,試著除去壹天的浮躁,找壹塊安靜的凈土,給心靈放壹個假,來靜靜地聆聽凈化心靈的音樂。佛家說,凈化心靈,貴在自我。只有敞開心扉,才能看見汙垢,有效地清理汙垢。若總是用雙手遮住自己的心靈深處,那麽,汙垢是永遠也洗滌不凈的。
10. 放棄是壹種睿智,它可以放飛心靈,可以還原本性,使妳真實地享受人生;放棄是壹種選擇,沒有明智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進退從容,積極樂觀,必然會迎來光輝的未來。放棄決不是毫無主見,隨波逐流,更不是知難而退,而是壹種尋求主動,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11. 君子如玉,他豐富,內斂,溫情,善良,因而高貴。
12. 寬容是壹種美德。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只有在寬容的世界裏,人,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我們不但要自己快樂,還要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朋友家人甚至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因為分享快樂本身就是壹種快樂,壹種更高境界的快樂。
13. 理解是壹輪心靈的觸碰,是壹次思想的交融,是壹種錯誤的包容。理解就是無論他說了什麽,妳都能心領神會;無論他想的什麽,妳能夠心有感應,無論他做了什麽,妳能夠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理解需要交流,理解需要溝通,理解需要包容。理解是壹種閱歷,理解是壹種理念,理解更是壹種境界。
14. 每壹天要增加新的知識,做個有心人。當聽到,看到壹些美好的句子,怦然心動的,要記錄下來,慢慢回味,會感悟到壹些人生的真諦。這樣日積月累,會增加內涵,達到壹個新的高度。
15. 妳改變不了環境,但妳可以改變自己;妳改變不了事實,但妳可以改變態度;妳改變不了過去,但妳可以改變現在;妳不能控制他人,但妳可以掌握自己;妳不能預知明天,但妳可以把握今天;妳不可以樣樣順利,但妳可以事事盡心;妳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妳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6.關於寧靜致遠這個成語的故事此句出自諸葛亮的《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
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
誌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
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君子的操守,(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淡泊就不能明晰誌向,不寧靜就不能高瞻遠矚。學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 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誌不能學習成功。沈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誌也隨光陰壹日日逝去,於是漸漸枯零雕落,大多不能經時濟世,可悲地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後悔)卻哪裏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