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語音詞匯的標準是《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現代漢語詞典》這兩本書。
從1956年開始,國家對北京土話的字音進行了多次審訂,制定了普通話的標準讀音。因此,普通話的語音標準,當前應該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為規範。
普通話的官方定義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同語”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
普通話簡介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另壹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通用語 。漢語不等同於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人為地消滅方言,主要是為了消除方言隔閡,以利社會交際,與人民使用傳承方言並不矛盾。
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壹,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首選語言。截至2015年,中國70%人口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尚有約4億人只局限於聽懂的單向交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