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流水高山 成語簡解 編號 : 1724 成語 : 流水高山 註音 : ㄌ|ㄡˊ ㄕㄨㄟˇ ㄍㄠ ㄕㄢ 漢語拼音 : liú shǔi gāo shān 參考詞語 : 高山流水 釋義 : 義參「高山流水」。見「高山流水」條。 Emoji符號 :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流水高山”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高山流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高山流水」原形容樂曲的高妙,出自於《列子.湯問》裏的壹段故事:春秋時楚國的伯牙善於彈琴,每回彈琴時,好友鐘子期都能聽出他琴音裏要表達的心意。有壹回他在彈琴時,想要展現的是高山的壯闊,鐘子期聽了後說:「彈得真好!像泰山般高聳。」又有壹次想表達盛大的流水,鐘子期就說:「嗯!這琴聲有如江河般地壯闊。」每次不論彈什麽,鐘子期都能聽出伯牙想借由琴聲表達的意念,伯牙十分感動。鐘子期死後,伯牙認為此生再也沒有人能這樣懂得他的音樂了,於是將琴摔壞,終生不再彈琴。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流傳後世甚廣,因此「知音」壹詞就用來比喻知心的朋友。而文中「誌在登高山」、「 誌在流水 」二語,就被濃縮成「高山流水」,用來形容樂曲的高妙,後來也因這段故事,而用它來比喻知音。 典源 : 此處所列為「高山流水」之典源,提供參考。#《列子.湯問》伯牙1>善鼓2>琴,鐘子期3>善聽。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4>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5>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誌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註解〕 (1)伯牙: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善鼓琴者,與鐘子期為至交。 (2)鼓:彈奏。 (3)鐘子期:春秋楚國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誌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4)峨峨:音ㄜˊ ㄜˊ,高聳的樣子。 (5)洋洋:水勢盛大的樣子。 書證 : 01.宋.晁補之〈李成季得閻子常古琴作〉詩:「昔人流水高山手,此意寧從弦上有?」 02.《冷眼觀.第二二回》:「不過因為我國 *** 諱言革命,所以他就變了這麽壹個謎語出來,把人猜著頑罷了。惜乎那人不悟,倒未免叫李君反存了個流水高山知音絕少的觀念在心裏了。」 成語接龍
“山”字開頭的成語
山窮水盡 山高水長 山盟海誓 山木自寇 山窮水絕 山窮水斷 山海之盟
“流”字結尾的成語
從善如流 投鞭斷流 開源節流 隨波逐流 三教九流 應對如流 細水長流 對答如流 應答如流 砥柱中流 隨波漂流 不同凡流 水淺長流 勇退急流 納善如流 力爭上流 隨波同流 小水長流 從善若流 洽背汗流
“流”字開頭的成語
流芳百世 流離失所 流連忘返 流言蜚語 流水高山 流離顛沛 流言飛文 流芳後世 流水行雲 流水落花 流血漂鹵 流移失所 流寓失所 流汗沾背 流膾人口 流汗浹背 流芳萬古 流連忘反 流言飛語
“山”字結尾的成語
名落孫山 開門見山 愚公移山 日薄西山 調虎離山 安如泰山 壽比南山 逼上梁山 縱虎歸山 穩如泰山 流水高山 放虎歸山 誓海盟山 氣壯河山 倒海排山 起東山 人海人山 安若泰山 吊虎離山 安於泰山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流水高山。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流水高山”分成的單字詳解:
流, 水, 高, 山。
名稱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郵件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系,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正文 請輸入留言內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