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1940.11.27-1973.7.20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布魯斯·李(Bruce Lee)生肖:龍 出生地:美國舊金山唐人街 原籍:廣東南海 身高:5尺7.5寸 體重:140磅(64公斤) 特立獨行,卓而不群。 70年代,壹個年輕人自信可以震驚世界,雖然人們並不相信。後來,他真的做到了——用了四部半的電影。這個年輕人,就是李小龍。 李小龍是壹個開始,也是壹個結束。無論時光怎樣流轉,都絕不會再有第二個集哲人與武者於壹身的功夫明星了。 李小龍以淩厲瀟灑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雙節棍將空手道家們壹個個擊倒。然後把“東亞病夫”四個字撕下來,“告訴妳們,中國人不是病夫。”李小龍揚長而去,壹個民族英雄的形象就此塑造。 這便是《精武門》的經典畫面,這便是深深留在人們印象中的永恒的李小龍形象。 李小龍(1940——1973) 英文名布魯斯·李(Bruce Lee)。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龍在美國三藩市誕生,父親給他起名叫李振藩,希望他有壹天能夠名振三藩市。李小龍幼時身體瘦弱,為使身體強壯,7歲時便開始練習太極拳。13歲,李小龍開始跟隨名師葉問學習詠春拳。他先後練習過洪拳、白鶴拳、潭腿、少林拳、戳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歲時,李小龍離開父母、師傅,孤身來到美國,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哲學系。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1964年,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全美空手道比賽,年僅24歲的李小龍橫掃所有選手取得桂冠。 李小龍熱愛武術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他的功夫日益嫻熟,達到很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二節棍等各種器械,研習氣功和硬功,並且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為基礎,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國拳等技擊術的優點和特長,總結多年的經驗而自創了壹種拳術——截拳道。 回到香港的李小龍迎來了他龍騰虎躍的演藝事業。1971年主演《唐山大兄》,創下香港自1840年開埠以來的最高電影票房紀錄:310多萬元港幣。他以他在片中打鬥的實戰風格壹夜間躥紅整個東南亞,掀起東南亞地區的武術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