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所提到的“人民”是馬克思主義中歷史唯物主義觀所提出的壹個概念。其實這個 人民 主要強調的是壹種階級之間的對立劃分。而公民強調的是國家與個人身份的壹種對立關系。這是我的淺見。我發現百科上的解說更詳細壹些。人民 這個詞匯在咱們新中國建立後經常受到濫用。這與許多人號稱站在虛偽道德的制高點上批評別人累死。有時候的什麽運動就以為人民辦事為擋箭牌。
/view/2193.html?wtp=tt
人民與公民區別
公民:按照商務印書館07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公民的定義是:具有壹定國家的國籍,依據法律規定享有政治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1、範疇不同:公民是與外國人相對應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內容。現階段,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壹的愛國者。
2、範圍不同:我國公民範圍比人民範圍更廣壹些。
3、後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壹切公民權利並履行全部義務;公民中的敵人則不能享有全部權利,也不能履行某些義務。
4、所指概念不同:公民壹般表示個體的概念,人民所表達的是群體的概念。公民是指取得某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人民是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
總之,人民是個政治概念,強調群體;公民是個法律概念,強調個體。諸如:國家的壹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都是從群體角度講的。
編輯本段
公民和人民在我國的區別
主要有以下方面不同:
第壹: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第二:公民比人民範圍大,公民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人民不包括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敵對分子。
編輯本段
憲法規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和國的壹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第三條 中華人民***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