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自由是什麽?

自由是什麽?

自由

詞典釋義

英譯:freedom; liberty; latitude

1.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中》:“今方權宦羣居,同惡如市,上不自由,政出左右。”《北史·尒朱世隆傳》:“既總朝政,生殺自由,公行淫泆,信任羣小,隨情與奪。” 唐 劉商 《胡笳十八拍》之七:“寸步東西豈自由,偷生乞死非情願。”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鞏仙》:“野人之性,視宮殿如籓籠,不如秀才家得自由也。”

2.法律名詞。公民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其自己的意誌活動有不受限制的權利。如言論自由,集會結社自由之類均屬之。

3.哲學名詞。人認識了事物發展的規律並有計劃地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哲學上所謂自由,是指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各類定義:

人們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卻是如此混亂,以致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解釋,甚至無法溝通。這裏我自不量力,嘗試著把各種自由的認識進行整理,探索自由的真意。

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行為。這種決定當然是有條件的,是受到自己本身的能力、掌握的信息、外界環境的制約等限制。但是人的意識可以自己按照各種條件的約束,自主的選擇如何行為。如果這種選擇是發自內心的選擇,就可以說是自由了。如果是受到了外界的強制和幹涉,就是不自由了。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妳自己求的,妳想要的別人不願幹涉。”這個自由的準確稱呼是自由意識,這是人的基本權利。自由意識下,無論自由意識會帶來什麽後果,人都會自願承擔,這就是人的如意選擇和尊嚴。無論基於什麽目地,對自由意識的幹涉都是違反人的本性的邪惡行為。

從社會學說,自由是不要侵害別人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行為。對於與他人無關的事情,是人自己的事情,那麽人有權決定自己的行為。而與他人發生關系的事情,就必須服從不侵害的原則。否則,這個行為必然受到反擊,至少是思想上的厭惡和不滿。沒有侵害他人的行為就是善行,就是自由的行為,而侵害他人的行為就是惡行,就是不自由的行為。正常的社會是鼓勵善行,懲罰惡行的,並通過賞罰歸正人們的思想,限制人們相互侵害的發生,保護人們行善的自由。

從法律講,自由就是不違法。然而實際上更復雜,因為法律有善法和惡法之分,善法是符合社會學的要求,限制侵害他人的行為的。而惡法是限制人們的行為,規定只有按照其規定的行為才是允許的。因此,在實行善法的地方,社會學的自由和法律的自由是基本壹致的。而實行惡法的地方,法律是限制自由的行惡的工具了。

從政治方面看,自由是人們有權選擇自己贊同的執政者,也有權不選擇自己不贊同的執政者。就像《道德經》說的,執政者是要“以百姓心為心”,完全按照百姓的意願管理國家。如果執政者不能做的時候,百姓有權更換,選擇能夠真正“以百姓心為心”的領導者。現代民主制度的本質就是保護人們的政治自由,尊重人們的自由意識,維護人們行善的自由,並制止侵害他人的惡行。

薩特說,人是生而要受自由之苦。自由是選擇的自由,這種自由實質上是壹種不“自由”,因為人無法逃避選擇的宿命。人是社會的動物,因而人無可逃避地會去選擇了解,選擇去愛周圍的人,這是生而為人的天性。但是,每個人生來又都是不同的,就像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壹樣,況且,人的心靈比樹葉上的脈絡更復雜,陰暗,所以,這就註定人和人之間永遠無法去真正的理解,我就是我,我註定不能用我的思維去理解別人。如果兩個人真的硬要了解對方,因為愛或是別的原因,那麽當我越是努力去理解,就會發現其實兩個人的距離只有越來越遙遠。因為越是了解,就越能明白我們之間的距離,心的距離,思維的距離,心的形狀是多麽的不同,愛會淡去,了解的欲望將會變成疏離的渴望,因而人註定是孤獨的。我們渴望壹個大同的世界,可是如果世界真的只有了壹個思想,那又將是壹個怎樣可怕又陰冷的世界,就像EVA裏人類補完計劃所展示的那樣。從1789年至今,全人類都在為自由,為了選擇的自由而奮鬥,在那樣的時代,擁有了自由的人高呼“ every man will be a king"。可是現代,我們卻發現我們從不自由到自由,從孤獨無助到無助孤獨,從壹個怪圈進到又壹個怪圈,哪裏才是出路,或者我們根本無法逃避我們生而為人的宿命?

我不要自由,誰要自由!

哈佛商學院的《管理與企業未來》壹書中提到: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

書中有這樣壹段話:

“在知識經濟時代,財富不過是在自由價值觀普及的社會裏,無數個人活動的副產品。在個人自由得到最大保障的社會,民眾的智慧空前活躍,創新的東西也會不斷被提出,財富作為副產品也會像火山爆發般噴湧而出。管理則沒有這樣的功能,管理可以聚攏現有的智慧和力量,會創造壹時的強盛,但會使智慧之源枯竭,為強盛的土崩瓦解埋下伏筆,而且無壹例外地都導向死亡。”

只矚目科技與財富的繁花,卻忽略了它賴以生存的自由土壤,甚至鄙視仇視自由,這是其他文化模仿西方文化屢敗屢犯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