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古代,或者更嚴謹地說,是在漢文字產生的童年時代,“牙”和“齒”說的可不是壹回事。
下圖展示了三種編號的商朝甲骨殘片,我們看到了“齒”的漸變形象:
無壹例外,都是大張著的嘴,露出矩形門牙。門牙從壹對到三對。
因圖知義,古人稱口腔前部上下相對的兩排咬切器官為“齒”。
嚴格點兒說,“齒”是專稱門牙,而“牙”專指後面的槽牙。
寫於唐朝的《女論語》說:“ 語莫掀唇,笑不露齒 。”要求女子必須抿嘴笑,不能露出門牙。實在控制不住,就只好拿起扇子或手絹遮擋了。這可不是小事,這是“貞”的重要考核標準。
所以,扇子和手絹是古代閨秀的隨身必備道具。
當然現在已經木有這套規矩啦。但還是有很多人在笑時,下意識地遮擋門牙。
奇怪的是,壹些男人也要擋。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