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成功二字,先生先從《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說起,對於“獲得預期的結果”的釋義,先生贊之曰“言簡意賅,明白之至”。
先生說,他“積七八十年之經驗”,得到了壹個關於成功的公式,這就是: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然後,先生分析了他說的成功三要素。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勤奮,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壹項上狠下功夫。
先生的議論生動精辟,拿來大家熟知的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三種境界來作喻,認為“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第壹境,寫的是預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寫的是勤奮;“眾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第三境,寫的是成功。
先生以如此樸素的神來之筆,給世人勸導成功之道,壹片溫暖的愛心自在其中,令人肅然起敬。
對於成功之道,在許多時候,世人都是知之易,而行之難,所以,在這世界上,有預期的人總是大多數,而成功的人總是極少數。
依我的理解,先生的成功三要素之中,還隱含了另壹個要素,或可稱之為“堅持”。由此,“天資+勤奮+機遇=成功”的公式,加上“堅持”二字,寫為“天資+勤奮+機遇+堅持=成功”,也是極有道理的。
我們普通人做事,先別談成功與否,但盡可以做到勤奮與堅持,這是我對先生成功觀的壹小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