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簡析] ——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變垂髫。 宿昔:早晚之間,比喻時間短。 齒:年齡。 髫(tiao2):兒童下垂的短發(古時兒童不束發)。 青春易逝,朱顏變老,而到了老年,生命正壹步步走向結束,體會更深的也許就是白駒過隙。 “須臾白發變垂髫”,可以看出詩人虔誠佛教的程度,相信來生轉世。 雖然詩人信佛,有些超然世外,這2句還是隱約讀出了王維對生命的感嘆,矛盾。 ——壹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這2句才是這首詩的主題,前2句是鋪墊。 苦,詩人的暮年就是這種狀態。為了報恩,努力工作,但又想早日解脫,理由卻說不出口,將難受交給佛,祈求來世。 起起伏伏,王維經歷的太多。 善良正直,才華橫溢的王維最後竟是這種結局。 這首詩,象是壹位老人的自言自語,讀著心涼。
“安史之亂”後,詩人為了報答皇帝的器重,忙於朝廷工作,很少回輞川別業,詩作不多。但內心是痛苦的,就是在這種痛苦中,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後4年,於公元761年離世,終年61歲。 ======================================== 詩人31歲時亡妻,以後的30年從未續弦,獨守空房。贏得了無數女性的掌聲。 ======================================== 母親崔氏病故後,王維要求將輞川別業變成佛寺,上表朝廷,沒有批準。 如果批準,詩人定會出家,成為壹名正式佛教徒。 ======================================== 至於王維與李白的“同代不相識”,2位都是我的敬重,不敢議論。 ======================================== 王維性格內斂,不屬張揚豪放,讀他的詩,讓人心靜,尤其是信佛以後,詩味更加恬淡,“詩佛”美譽不虛。 “詩仙”李白有著道家的浪漫,“詩聖”杜甫乃忠實儒家,與王維三足鼎立。 這是耐人尋味的壹種現象,每種宗教都有它的適應人群,而在唐朝,儒釋道並駕齊驅,在詩壇上有著足夠的驗證。 ======================================== 他不是英雄,但心存正直,咬牙堅守,看隨波逐流,覽人世滄桑,將心交給佛,王維值得尊敬。 變節是壹個人對自己良知的否定,審視周圍和自己,堅持的有幾人? 最後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