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哪些電影讓妳記憶猶新,為什麽?

哪些電影讓妳記憶猶新,為什麽?

忠犬八公的故事

大學教授帕克在小鎮的車站偶遇壹條小秋田犬,小狗引起了帕克的憐憫,於是帕克把它帶回了家,妻子極力反對養狗,但看到帕克和女兒對小狗無比的喜愛同意讓狗留下來。於是小狗起名叫“八公”。八公每天都會陪帕克上班,傍晚則去車站等帕克下班。突然有壹天,帕克因病去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八公還是會傍晚準時在車站等候,第壹天,第二天,第三天……直到八公死去……

因為也養狗所以對小狗的電影向來是無法抗拒……

我記憶比較深刻的電影是小學三年級學校組織去看的《媽媽,再愛我壹次》

雖然片中的具體情節記不清楚了,但是我記得影片主要是反應偉大的母愛的。當時電影院裏,同學們都被影片感動的哭的稀裏嘩啦的,回去後老師還讓寫的觀後感。

特別是電影的主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直到現在我還會唱。真應該讓現在的孩子也看看這部電影。

母愛,永遠是這個世上最無私,最偉大的奉獻!

《怦然心動》

怦然心動壹直是我心中的初戀電影top1,我很愛這部電影,所以這部電影我看了很多遍

故事很小眾,劇情比較簡單,卻如影片名壹樣看了令人怦然心動。

整部影片都是通過第壹人稱的方式講訴,壹部分是男主的獨白壹部分是女主的獨白,表達方法很新穎故事情節很透徹。

講述少男少女布萊斯與朱莉成長的故事,壹個初戀的故事,壹個如何學會愛的故事。

電影對人物心理的感情變化刻畫的非常細膩,無論誰看了都會有啟發。

其實電影只是講出壹個很簡單的事實:男生和女生的心智發育不對等。

女生早慧,男生懵懂,於是女生往往先喜歡上男生。男生開竅,女生已經開始思考。

所以,他們倆顯出心智的落差,但不是品質的落差。

兩個人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但都在這場青澀的相遇中慢慢成長。

朱莉在對美的天性追求中壹步步意識到美的表象與內在之差。

布萊斯也是從壹個懦弱的小子開始壹點壹滴才學會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學會了勇敢。

電影的結局以布萊斯親手為朱麗種下了壹棵梧桐收尾,朱莉等到了自己曾經夢寐以求的初吻。

電影給我啟發最大的壹點是女主朱莉超脫的自省能力,壹旦觸及到自己的自尊,他就會重新審視這個人是不是值得她愛。

那種低到塵埃裏,舍棄自尊的愛,壹點都不值得追求

最記憶猶新的電影當屬這部《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麽記憶猶新呢

每當我在現實生活裏失去力量時,我就會靜下心來打開看壹遍這部電影。

豆瓣評分9.6分,常年占據了電影排行榜第壹的位置!

可能在沒有看過的人眼裏,也就是評分高點,雞湯勵誌電影罷了。

但妳要知道,豆瓣評分壹般7.0分以上就是不錯的片子了。

看過以後,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在電影裏得到力量,重獲新生。通俗壹點,就是滿血復活!

這部電影講了壹個銀行家被指控槍殺妻子和情人後被判無期徒刑,在監獄中得到了救贖的故事。

而肖申克也正是這座監獄的名字,

男主有兩點品質最為珍貴,也是我得到力量的源泉。

第壹點, 過人的才華 ,盡管身在監獄,但男主出色的才華,讓他爭取到了各種各樣的特權,讓警長買啤酒給獄友喝,精通財務知識,給監獄長用合法手段洗錢,監獄中所有獄警大大小小的事都來請教男主,甚至在監獄裏開設了文憑教學,讓監獄的人拿到文憑,得到了警長的庇護,等等

第二點, 堅韌的毅力 ,可能無法理解是壹種什麽樣的毅力,就這麽來說吧,男主為了給監獄申請壹筆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資金,男主連續六年,每周向州長寫信,州長開始不搭理,後來男主每周寫兩封信,州長最終同意,男主策劃了壹場二十年的越獄,只用壹把不到15厘米的小鐵錘,為自己成功鑿開了壹條自由隧道。

影片中最震撼的就是男主爬出隧道,實現自由的壹刻,就連觀眾也能感受到,仿佛自己就是男主,感受到了自由。

壹個人,只要擁有才華和毅力,任意壹點,那他壹定會成功!

最後獻上影片三句最經典的話

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度他人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讓妳自由

讓妳難過的事,有壹天,妳壹定會笑著說出來

我說的這部電影看得時候沒怎麽覺得記憶尤新,只是最近“章瑩穎案件”突然讓我想起了這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重創》也叫《狂咬壹族》《重擊》。

故事中的女孩佐伊與上述事件類似,卻有著不同的結果。

“章瑩穎事件”兩年了,最近才報道案件進展。當事人囂張至極令人發指。

NMLGB妳是有多囂張,氣死個人,還拿他沒辦法,除了憤怒,蒼白無力。

不要說什麽“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這B精神病,所以按照美國的法律是不會判他死刑,QNMD美國的人權,正義。

好了不說了,說了鬧心。

這部電影就不壹樣了,電影中佐伊是壹個失聰女孩,漂亮且善良,佐伊男友在新墨西哥州,佐伊不顧家人的反對,獨自駕車去見男友,途中遇到壹夥惡徒屠殺印第安人,善良的佐伊上前阻止,卻不想惡徒把目標轉移到到佐伊的身上,他們綁架了佐伊,並且慘無人道的折磨她,最後佐伊被他們折磨致死。

壹位印第安老者,找到佐伊的屍體,用古老的咒術將佐伊復活,睜開眼的佐伊化身惡魔用同樣的手段殺死那夥惡徒。

窮兇極惡的人就該死,他們死有余辜,沒什麽好說的,電影看著解恨,過癮。“如果正義遲遲未到,那麽只有以暴制暴”

最後願逝者安息

最讓我記憶猶深的電影是《無名之輩》,我被演員的演技深深折服,剛開始看我笑的合不攏嘴,慢慢的我發現自己的眼淚留了下來,任素汐、陳建斌他們的演技非常好,把壹個小人物心酸的歷程展現的淋漓盡致,當中也不缺乏耐人尋味的大道理,看了十分感人。

讓人記憶猶新的電影,非宮崎駿系列動漫電影莫屬了。宮崎駿系列動漫電影的每壹部都是精品,每壹部都驚艷四座,每壹部看過都會讓人愛不釋手。

這種日系淳樸田園風簡直讓中國農村人看得目瞪口呆,流連忘返,神魂顛倒,可悲可嘆,義憤填膺,悲景傷秋,無可奈何啊!

隨便拿出壹部宮崎駿的電影,妳都可以看上個四五遍而不覺得膩,因為他細膩唯美的畫風太抵達人心,觸及靈魂深處了。比如《風之谷》、《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等。

宮崎駿老爺子的壹部動漫神作,便足以凈化數以萬計生靈疲憊不堪、汙穢難纏的身心,他的作品能拯救蒼生、拯救世界、拯救地球,妳說宮崎駿系列動漫電影該不該登上神壇?當然除了部分壞到骨子裏,沒得救的人渣看不懂除外。

泰坦尼克號

年輕的傑克.道森和羅絲.戴維.凱特在英國登上泰坦尼克號豪華客輪並在中途邂逅,並準備抵達美國後私奔。不幸的是客輪在途中撞上冰山沈沒了。

壹提起這部影片,想到的除了那驚心動魄的場面、感人至深的愛、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外,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羅絲的眼神。是那在生死邊緣,卻毫不絕望的眼神。的確,愛本身無需太多的承諾,讓他的生命在她的血液裏延續,看似悲哀,卻也是上帝最仁慈的眷顧。壹個人背負兩個人的使命,是份幸福的甜蜜。幾天的戀情中,只屬於傑克和羅絲,無關乎任何壹個外人。即使她沒有壹張他的畫像或照片,但記憶讓她足夠回味壹生,從那以後,羅絲的路走得永不孤單。

同時,《泰坦尼克號》何嘗不是壹首人間至愛的贊歌。三等艙中,年輕的母親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講著美麗的童話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婦流著淚輕輕相擁,安詳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臨;船上的演奏者們拉著壹曲曲樂曲,在生命的尾聲中完成最後的合作;年邁的船長走進船長室,選擇將生命的最後壹刻,交給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熱情與輝煌的地方;女主角羅絲不願與傑克分離,在救生船往下放時,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號的甲板。對她來說,生命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對生命的留戀。

《詞典》2019年1月上映,主演尹啟相、劉海鎮。

故事背景是日本殖民統治韓國時期。

兩個男人為了編制韓國語詞典,突破日本重圍,不怕犧牲,最後實現願望的故事。

-1-

日本帝國主義殖民韓國三十多年,為了徹底占領韓國,施行文化入侵。

學生不允許有韓國名字姓氏,必須是純正日本姓名。

學生不允許使用韓國語言,必須使用日語,韓語只在私下偷著說。

不用日本姓名或者不說日語說韓語壹旦被日本人發現隨便就是壹頓打。

-2-

尹啟相感到韓國語言已經瀕臨消失,孩子們學生們都在說日語,不會說韓語了。

於是萌生了編纂韓語詞典的念頭,他召集起了擁有同樣愛國精神的有誌之士,在壹個表面是書店的店面裏,偷偷建立起了編制工作室。

-3-

日本人不斷打壓,拘捕,謾罵,暴力,通過壹切手段杜絕韓國語再次冒頭。

堅決抵制詞典的編制成功。

但是即便如此,尹啟相依然堅持到底。

-4-

壹次打雜的招聘,劉海鎮被招錄進來。

尹啟相本來堅決不同意劉海鎮加入,但看到文盲的他竟然努力的學認字,並在壹次地方語言編制中,出了壹個非常有效率的好主意,也進壹步為詞典的編制助力,慢慢的尹啟相開始接受劉海鎮,劉海鎮這個平民也開始把詞典編制的成功當做完成內心愛國主義精神的目標。

-5-

壹次日本大抄底的過程,十年來的手抄母文件馬上落入日本人手裏。

兩個男人***同為了保護這份手稿而逃亡,尹啟相暴露自己引開敵人,劉海鎮帶著手稿逃跑,但是敵人人數眾多,只得把手稿仍在了壹個倉庫,自己死在了日本人手裏。

-6-

機緣巧合下,這份手稿重見天日,尹啟相最後突破重圍,終於完成了這本詞典的編制。

劉海鎮的兒女和學生們最後終於用上了自己國家的詞典並重新使用韓國語。

同樣遭受日本侵略的我們,我們都同樣用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打敗的日本帝國主義。

那時的英雄們,不在乎生命,顧不得自己的小家、私情,甚至兒女,只要身懷大愛,身懷重任便壹心撲進為解放民族的鬥爭中去。

熟悉的演員,用精湛的演技,表現了讓我們敬佩的信念。

《詞典》是壹部讓我看過之後記憶猶新的電影。

《綠皮書》

這部電影讓我對美國的種族歧視有些了解。

這部影片結構內容很好理解。

結構:壹位黑人和壹位白人,準備在聖誕節之前完成從美國北部到南部的鋼琴巡演。

內容:白主準備想賺錢,黑主找白主為了擺脫路上的麻煩。

兩位的設定很有意思,白主是壹個意大利白人,生活在底端人物,他做事很圓滑,有小聰明但他很暴躁,文化低。而且他討厭黑人。

黑主是壹位生活在上層 社會 的黑人鋼琴演奏家,他生活高雅,行為優雅。但他很孤獨。他脫離了黑人世界,不知同類的生活,他不和同類交談。

如此看來他像是壹個歧視黑人者,白主像壹個披著衣服的黑人。

但黑主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看看劇情。黑主要舉辦鋼琴巡演的目的。。。。這點導演在劇情的前半部分為我們設了個包袱,這個包袱通過白主和德國提琴手的對話抖了出來:黑主本可以在家拿著較巡演三倍多的工資,幹嘛要跑到南部蹚種族主義的渾水!

沒錯,黑主的目的是準備用巡演來和“種族歧視”做鬥爭,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善甚至改變這種狀態。

但是在這部電影“種族歧視”是壹個嚴重的問題,這裏列舉電影幾個點。

壹.黑主在酒館喝酒時,被壹群白人侮辱。

二.黑主在壹家西裝店準備試穿衣服的時候,店主只讓他先買後穿。禁止他試穿。

三.警察在劇中有兩次歧視,壹次是在黑主和人動手之後被誣陷。還有壹次是下雨開車被警察攔下並被抓起因為黑人不能在落日後出門。

四.當黑主要完成最後壹場演出的時候,被禁止和觀眾壹起在餐廳吃飯。這導致了演出的結束。

之後他們去了黑人酒館,黑主終於可以自由自在的彈奏肖邦的曲子,沒有歧視只有音樂。這是黑主第壹次在眾人眼前彈奏。他談的很棒笑的發自內心。這壹刻他輕松很多。人們高興著跳著舞,為他的音樂喝彩這是他最愛的壹刻。

這些都是當時“種族歧視”的現狀,我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那樣的艱難事情總會有人出來抗爭。

在故事結尾他們趕路回家過聖誕節,又遇到了壹個警察查車,白主應該心裏慢慢不爽謾罵,但誰料到這次的警察在看了白主是黑人後什麽也沒說只是友情提醒他們車後胎癟了存在安全隱患,幫助他們換了新的輪胎。這裏是壹個反轉,讓觀眾松口氣。

這樣也讓觀眾看到了電影不壹樣的壹面說明了種族歧視的改善點。和美國警察也是有正直的。

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最大感受是“這世界天才永遠都存在,而打破別人的想法需要勇氣。”

“世界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邁出第壹步。”

《綠皮書》看起來很詼諧幽默,但是它帶給我們的觸動卻不止這麽多,仿佛在歡笑中我們體會到了現實,體會到了現實中根深蒂固的偏見,不像我們看到的小樹苗那樣渺小脆弱,它的下方是盤根錯節。

希望世界沒有歧視,我們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