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海瑞罷官的故事(海瑞罷官的故事告訴我們)

海瑞罷官的故事(海瑞罷官的故事告訴我們)

今天小編輯給各位分享海瑞罷官的故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海瑞罷官的故事告訴我們分析解答,如果能解決妳想了解的問題,關註本站哦。

海瑞罷官是什麽故事啊?

據史書記載,海瑞生於明正德十年,卒於明萬歷十五年,壹生歷經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代皇帝,被罷官降職前後***三次。

海瑞第壹次被罷官,是在嘉靖三十五年任浙江淳安縣令時。

當時,宰相大奸臣嚴嵩和他兒子嚴世蕃的親信鄢懋卿,任都察院左副都禦史,以督察使、欽差大臣的身份,出京總理兩浙、兩淮、長蘆、河東鹽政,壹路威風十足,地方大小官員,都要跪著迎送,不僅要送豐厚的賄賂,還要鋪張招待,用錦緞做廁所墊子,用銀子做便壺。當時監察官、欽差出巡,照例都要張貼告示,說明來意和地方註意事項。告示內少不得要說些“力戒鋪張,務從節儉”之類的冠冕堂皇的話。海瑞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給鄢懋卿寫信說:“細讀您的告示,知道您壹向喜歡儉樸,不喜歡逢迎。您說:‘凡飲食供應,都應儉樸,不要過分奢侈,浪費人民錢財。’您又說:‘現在民窮財盡,寬壹分,人民就得壹分好處,壹定要體諒。’您的種種懇切教導,說的很多。我相信您的話是為國為民,是從心裏說出來的,決非空話。”義正辭嚴,話又說得很委婉。鄢懋卿看了氣得直哆嗦,又奈何不得海瑞這個名氣大的清官,只好批:“照布告辦”,嚴州也不去了。但他恨極海瑞,叫他管下的巡鹽禦史袁淳想法報復。恰好這時海瑞已得朝命,升任嘉興通判,他們便找茬說公文上有壹個手續不對,結果把海瑞調任江西興國知縣。

海瑞第二次被罷官,是在嘉靖四十五年擔任戶部雲南司主事時。

這次被罷官的原因是海瑞上疏,批評嘉靖迷信道教,妄想長生,揮霍無度,不能納諫,二十多年不上朝理政,貪官汙吏遍地,橫征暴斂盛行,百姓窮苦不堪,暴動四起,天下人民都說:“嘉靖、嘉靖,家家都凈!”嘉靖看了氣得發抖,把奏折扔在地上,叫左右立即把海瑞抓起來,千萬別叫他跑了!宦官黃錦在壹旁說:“聽說海瑞自知活不了,已和妻子訣別,並托人買了棺材,仆人嚇得都跑光了,他不會逃。”嘉靖壹聽海瑞不怕死,反而楞住了,又把奏折從地上揀起來,壹邊讀,壹邊嘆氣說:“這人倒比得上比幹,只是我還不是紂王啊。”後來,刑部論處海瑞死刑,嘉靖也沒批復。過了兩個月,嘉靖病逝,隆慶即位,徐階為海瑞求情,海瑞被釋出獄,官復原職。這段故事,被上海京劇院改編為《海瑞上疏》,由周信芳飾海瑞。

海瑞第三次被罷官,是在隆慶三年擔任右僉都禦史巡撫應天十府時。

隆慶三年六月,海瑞以右僉都禦史巡撫應天十府,駐在蘇州。此年江南遭到嚴重水災,農民缺糧逃亡。江南本是魚米之鄉,但因糧、差負擔特重,故而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加上近二十年大地主占有土地很多,尤其是松江,為兩京十二省之冠。海瑞壹上任,告鄉官奪產的老百姓就有幾萬人。海瑞壹面救災,壹面治水,所用款項,都是從各方張羅來的,沒有給百姓增加負擔,興修了水利,戰勝了災荒,老百姓高興、感激。但要大地主退田還民,卻相當困難。海瑞認為“擒賊要先擒王”,便先從松江下手,讓江南最大的鄉官徐階弟兄做榜樣,勒令退田。徐階反抗,通過門生故吏,向隆慶進讒言,結果,海瑞只做了七個月的巡撫,就被隆慶罷了官。

來源:炎黃春秋

海瑞罷官的故事簡介:什麽是海瑞罷官

參考下面的講述:

明人海瑞,號“剛峰”,這兩個字形象地道出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只要是看不過眼的事,不僅貪官汙吏他敢參奏,就是皇帝老子他也照罵不誤。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以六品的芝麻官職向嘉靖皇帝朱厚_呈上了《直言天下第壹事疏》,他慷慨激昂地寫道:“嘉者,家也;靖者,凈也。嘉靖嘉靖,家家凈也!”氣得朱厚_直哆嗦。在歷史上,壹個忠直之士,倘若又難逢明主,那他能活下來的機會十分渺茫,而海瑞卻是個例外,盡管他壹生也並不順利,但卻得以善終,推究起來,在他恪守方的性格背後,也不缺乏圓的智慧。

海瑞於公元1514年出生於海南瓊山壹個貧窮的家庭中,3歲時便沒了父親,母親壹個人擔負起了養育和教育他的責任。海瑞的母親和當年的孟母壹樣,對孩子的教育極為重視,從海瑞幼年起便讓他讀《孝經》、《尚書》、《中庸》等聖賢書,小海瑞也渴望像其他孩子壹樣玩耍嬉戲,但只要冒出玩耍的念頭,就會遭到母親義正詞嚴的壹通教育,“有戲謔,必嚴詞正色誨之”。由此也形成了海瑞正統、剛直的性格。只是這樣的性格在他初入官場時便遭遇了挫折。

海瑞擔任的第壹份公職是福建南平的教諭,相當於現在的縣教育局局長,那時他已經四十歲了。有壹次,延平府的禦史到南平縣視察工作,照例要往孔廟行香朝典,海瑞帶著兩名教官早早在廟堂迎候。在當時的官場上,下級迎接上級,壹般都要行跪拜之禮,所以當禦史大人進門後,隨同的兩位教官都跪地相迎,可海瑞卻站著,只是略略作揖而已。三個人的反差非常鮮明,兩邊伏地彎弓,中間壹桿高聳,儼然壹個筆架——海瑞自此便留下了“筆架博士”的雅號。禦史大人走南闖北,顯然沒有見過這麽不懂規矩的人,大為震怒,訓斥海瑞不懂禮節。海瑞不卑不亢地回答說:“到禦史您所在的衙門裏,當行部屬禮儀,這個學堂,是老師教育學生的地方,不應屈身行禮。”碰到這麽壹個既死板又較真的下屬,禦史大人雖然怒發沖冠,卻也無可奈何。不過誠如詩人陸遊所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在學校之外的地方找海瑞的茬兒,禦史大人還是多的是辦法。他處處使絆子,事事下套子,左支右絀,弄得海瑞狼狽不堪。海瑞壹氣之下,就寫了辭職報告,撂挑子不幹了。好友朱鎮山聽說了,趕緊勸他,千萬不可因為爭壹跪之禮擅自離職,四十歲才弄個公務員身份不容易,遇到小小挫折就負氣而走,經不起磨礪,還怎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呢。

這件事給海瑞上了很好的壹課,要在風氣惡濁的官場混,單憑壹股正直忠勇之氣是遠遠不夠的,還得開動腦筋,以智取勝。

開了竅之後的海瑞,很快就把這壹思想活學活用到了現實之中。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縣知縣,有壹天,總督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此地,接待人員按海瑞規定的標準為其提供食宿,這與壹路走來遠接高迎、大吃大喝外加紅包的風光大相徑庭,胡公子壹怒之下把負責接待的驛吏捆綁倒掛起來,鞭打訓斥。海瑞得知消息,馬上帶人把這個氣焰囂張的胡公子抓了起來,然後面容嚴肅地對眾人說:“胡總督為官堂堂正正,他壹直教育屬下不要鋪張浪費。現在這個人行裝奢侈,壹定不是胡總督的兒子。”下令將他胖揍壹頓,關進大牢,並沒收了他搜刮來的數千兩銀子,充入國庫。之後,他又提筆給胡總督寫了壹封信,說您向來最重操守,對子女以及身邊的人看管得很嚴,現在有這麽壹個人竟然敢冒充您的公子,在這裏混吃混喝,胡作非為,我已經把他拿下,想跟您核對壹下,並請求指示。弄得胡總督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得打掉牙往肚裏咽,不了了之。

又有壹次,都禦史鄢懋卿下基層視察,他可是大奸臣嚴嵩手中的紅人,沿途官吏們自然不能錯過這個高攀的機會,紛紛破格接待,只要領導高興,花多少錢是不在乎的。鄢禦史長年搞紀檢工作,對官場風氣自然爛熟於胸,為顯清廉,他發出告示說:“本官素性簡樸,不喜承迎。沿途飲食供帳,都應儉樸為尚,毋得過為華奢,侵擾百姓。”話雖這麽說,可鄢禦史的大隊車馬所到之處,無不呈風卷殘雲之勢。眼見就要到淳安縣了,海瑞心裏也很著急。淳安財政緊張,根本拿不出那麽多錢來,倘若只搞個四菜壹湯來接待,肯定脫不了怠慢之嫌。思慮良久,海瑞計上心來,他又修書壹封,派人快馬送給鄢禦史。信上說:您是天下第壹廉官,過州過府,輕車簡從,從不增加地方負擔。但現在有些人專門敗壞您的名聲,說您每到壹地“各處皆有酒席,每席費銀三四百兩,供帳極華麗,就是溺器也用銀器之具”。這把我搞糊塗了,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請您明示,我好做準備接待。壹席話像是打了鄢禦史壹記火辣辣的耳光,作不得聲,還不得不對傳言解釋壹番,又表揚了海瑞幾句,只是他為了圖耳根清凈,幹脆借口公幹,繞道而行,惹不起,還是躲得起的。

正直的操守,倘若沒有圓潤的智慧,海瑞不要說烏紗帽,恐怕幾個頭也不夠殺的了。就像他大罵皇帝的上疏,盡管他擡著棺材上諫,做好了必死的準備,其實他在奏疏中,還是頗費了壹番腦筋的。開頭,他大唱贊歌,猛灌迷魂藥:“陛下天質英斷,睿識絕人,可成堯舜禹”雲雲,後面的話雖然刺激了些,但說的還是入情入理,嘉靖皇帝開始有些臉紅耳熱,直呼把他給我抓起來,之後還是把奏疏看了好幾遍,壹會兒嘆息,壹會兒搖頭,忍不住對身邊人說:“海瑞這個人像比幹那樣的忠烈,我卻不是商紂王,我不會殺他!”

以海瑞直來直去的性格,他是反對彎彎繞的所謂官場謀略之術的,但再有棱角的石頭,也禁不住溪水的打磨,只不過海瑞的圓潤,從未失去剛直的內心。那壹段段至今讓人蕩氣回腸的軼事,讓他“海青天”的光環格外熠熠生輝。

海瑞的事跡?

海瑞字汝賢,自號剛峰,回族,瓊山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獄。世宗死後獲釋。1569年調升右僉都禦史,他壹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並推行壹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後被排擠,革職閑居16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禦史,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循私受賄,兩年後病死於南京。海瑞壹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

海端壹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據說聽到他去世的噩耗時,當地的百姓如失親人,悲痛萬分。當他的靈柩從南京水路運回故鄉時,長江兩岸站滿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遺像,供在家裏。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更廣為流傳。後經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編成了著名的長篇公案小說《海公大紅袍》和《海公小紅袍》,或編成戲劇《海瑞》、《海瑞罷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壹樣,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典範、正義的象征。海瑞中舉人。到北京,即拜伏於宮殿下獻上《平黎策》,要開辟道路設立縣城,用來安定鄉土,有見識的人贊揚海瑞的設想。代理南平縣教諭,禦史到學宮,部屬官吏都伏地通報姓名,海瑞單獨長揖而禮,說:“到禦史所在的衙門當行部屬禮儀,這個學堂,是老師教育學生的地方,不應屈身行禮。”遷淳安知縣,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仆人種菜自給。總督胡宗憲曾告訴別人說:“昨天聽說海縣令為老母祝壽,才買了二斤肉啊。”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縣,向驛吏發怒,把驛吏倒掛起來。海瑞說:“過去胡總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過的地方不要供應太鋪張。現在這個人行裝豐盛,壹定不是胡公的兒子。”打開袋有金子數千兩,收入到縣庫中,派人乘馬報告胡宗憲,胡宗憲沒因此治罪。都禦史鄢懋卿巡查路過淳安縣,酒飯供應的的十分簡陋,海瑞高聲宣言縣邑狹小不能容納眾多的車馬。懋卿十分氣憤,然而他早就聽說過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斂威風而離開,但他囑咐巡鹽禦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知縣霍與瑕的罪。霍與瑕,尚書霍韜的兒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諂媚鄢懋卿的人。當時,海瑞已提拔為嘉興通判,因此事貶為興國州判官。過了很長時間,陸光祖主張文官選舉,提拔海瑞任戶部尚書。當時,明世宗朱厚_在位時間長了,不去朝廷處理政務,深居在西苑,專心致誌地設圪求福。總督、巡撫等邊面大吏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朝廷大臣自楊最、楊爵得罪以後,沒有人敢說時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單獨上疏.嘉靖皇帝讀了海瑞上疏,十分憤怒,把上疏扔在地上,對左右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傻名。聽說他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該死,買了壹個棺材,和妻子訣別,在朝廷聽候治罪,奴仆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是不會逃跑的。”皇帝聽了默默無言。過了壹會又讀海瑞上疏,壹天裏反復讀了多次,為上疏感到嘆息,只得把上疏留在宮中數月。曾說:“這個人可和比幹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正遇上皇帝有病,心情悶郁不高興,召來閣臣徐階議論禪讓帝位給皇太子的事,便說:“海瑞所說的都對。朕現在病了很長時間,怎能臨朝聽政。”又說:“朕確實不自謹,導致現在身體多病。如果朕能夠在便殿議政,豈能遭受這個人的責備辱罵呢?”遂逮捕海瑞關進詔獄,追究主使的人。嘉靖四十五年,戶部主事海瑞買棺材,別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勸說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這班方士的騙術,應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不久移交給刑部,詔命下獄論死。宰相徐階力救海瑞,黃光升則把海瑞上疏比擬兒子罵父,以減輕罪責,並乘機把海瑞留在獄中,營護海瑞甚力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駕崩,穆宗即位,才奏請釋放海瑞出獄。世宗死後獲釋。海瑞隆慶四年曾前往福建晉江潘湖黃光升尚書府拜謁黃光升,以表營護之恩,有潘湖海瑞歇馬廟可證及《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有載。獄詞送上後,仍然留在宮中不發布。戶部有個司務叫何以尚的,揣摩皇帝沒有殺死海瑞的心意,上疏陳請將海瑞釋放。皇帝大怒,命錦衣衛杖責壹百,關進詔獄,晝夜用刑審問。過了兩個月,嘉靖皇帝死,明穆宗繼位,海瑞和何以尚都被釋放出獄。

海瑞罷官事件是什麽意思

“海瑞罷官”是發生在明朝的歷史事件。“海瑞罷官”的故事:

徐階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魚肉鄉裏,強占民女趙小蘭。小蘭母洪阿蘭告狀,華亭縣令王明友受賄,杖斃小蘭祖父。

應天巡撫海瑞微服出訪,路遇洪阿蘭,查明了真相,判處徐瑛、王明友死罪,飭令退田。徐階買通太監、權貴,妄圖罷免海瑞,推翻定案。海瑞識破奸計,斷然處斬了二犯,然後交出大印,慨然罷官歸裏。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壹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禦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壹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萬歷十五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謚號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海瑞冒死進諫的故事

明世宗為人猜忌刻薄,凡是敢於說真話,不是被殺頭、監禁,就是被革職、充軍,以至於後來沒有人再敢批評他。

但到了嘉靖四十五年,晚年的明世宗遇到壹個不怕死,敢於揭他痛處的官員——海瑞。此時,嚴嵩父子雖然倒了臺,但貪汙腐化,吏治敗壞的風氣沒有絲毫改變,明世宗仍然沈溺在求仙問藥之中,老百姓越來越窮困。

海瑞當時任戶部主事,他要上壹道奏章,希望皇帝從迷信中醒悟過來。他知道,奏章呈上去,就會有殺身之禍,但他決心已下,就事先遣散了家人,安排好後事,又給自己買了棺材,訣別了妻子,才將他的奏章呈進宮去。

明世宗耐著性子讀完了他的奏章,可是他越看越氣,那上面舉例堯、舜、禹、湯、文、武這些古聖賢,還有秦、漢那些自稱有仙術的方士,壹樣沒有長生不老。指責明世宗沈溺在神仙和仙藥中,弄得民不聊生,國內形勢嚴重,並說他連漢文帝都不如。

明世宗氣得七竅生煙,將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喊道:“趕快把這個家夥抓起來,別讓他逃跑了!”宦官黃錦說:“聽說這個人不怕死,做官清廉。他自知觸犯陛下,活不成了,已經安排好後事,準備好棺材,不會逃跑的。”

明世宗沈默半晌,再將奏章拾起反復閱讀,覺得海瑞的話多少有些道理,自言自語連聲嘆息說:“這個人倒像比幹,只是朕還沒有商紂王那麽壞吧!”他好幾個月沒有作批復。但明世宗後來還是下旨將海瑞抓了起來。不過,才過了兩個月,明世宗就死了。他的兒子明穆宗即位,將海瑞放出監獄,恢復了官職。

擴展資料

海瑞壹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循私受賄,並推行壹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主要貢獻

1、法規制度

海瑞曾根據他在淳安的經驗寫《興革條例》,談論該地區的管理問題。

他就任應天巡撫之後,立即頒布《督撫憲約》,規定巡撫出巡各地,府、州、縣官壹律不準出城迎接,也不準設宴招待。準許工作餐可以有雞、魚、豬肉各壹樣,但不得供應鵝和黃酒,也不準超過夥食標準:物價高的地方紋銀三錢,物價低的地方兩錢,連蠟燭、柴火等開支也在上述數目之內。

海瑞在應天推行壹條鞭法:將過去按地、戶、丁分別征收實行、征發徭役的賦役制度,改為按土地、人丁征收貨幣與白銀;將過去由納稅戶輪流征收解運改為官府自行征收解運。把田賦、力役和其他雜稅合編為壹條,統壹按田畝核算征收。原來按丁戶征役的辦法壹並改為攤入田畝。

在對待契約問題上,海瑞不顧明代法律規定與當時的國情,要求爭議的解決必須以書面契約為依據。因為當時農民間是很少使用書面契約來發生借貸關系的,致使法律的執行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海瑞所批準贖還的僅占全部典押借貸案件的二十分之壹。在海瑞的治下,佃戶不敢向業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貸方還款。

2、清廉作風

海瑞的清廉,甚至達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按照當時官場的風氣,新官到任,舊友高升,總會有人來送些禮品禮金,以示祝賀。這些禮品禮金只要數額不大,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海瑞公開貼告示說:今日做了朝廷官,便與家居之私不同,然後把別人送的禮品壹壹退還,連老朋友賀邦泰、舒大猷遠道送來的禮也不例外。至於公家的便宜,更是壹分也不占。海瑞臨終前,兵部送來的柴金多算了七錢銀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百度百科--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