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怎樣學習,才提高專業技能職業?

怎樣學習,才提高專業技能職業?

半衰期越來越短,人才處於不斷折舊中,而學習是防止人才折舊的最好方法。人類已經進入了鄉冬身學習的時代,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專業技弛,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時代要求。

現代社會生產中,知識已成為生產要素中壹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以此為標誌的知識經濟已成為2l世紀的主導型經濟形態。

世界銀行副行長瑞斯查德說,知識是比原材料、資本、勞動力、匯率更重要的經濟因素。世界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則認為,在現代經濟中,知識正在成為真正的資本與首要的財富。

哈佛大學的學者們認為,現在的企業發展已經進入了第六階段——全球化和知識化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將變為壹個新的形態——學習型組織。

在學習型的企業組織中,無論是分配妳完成壹個應急任務,還是反復要求妳在短時間內成為某個新項目的行家,善於學習都能使妳在變化無常的環境中應付自如。

現在許多知名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不像純技術時代那樣看重專業,而是用能力測試來選擇善於學習的人。他們的理論是,既然壹個人已經知道了怎麽去學習,又何愁他學不會相關的專業知識呢?所以,在這個激烈變革的時代,學習能力是職業者必須具備的能力之壹。

從來就沒什麽永遠的能人,職場也沒有,再優秀的人才也會“折舊”。如今,人是在和知識賽跑,但怎麽也追不上,只能不斷地靠近。人只有跟在後面不斷地跑,才不會使自己不斷打折,不斷貶值。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壹項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勞動技能在短短的3~5年內就會因為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而變得無用,而以前這種技能折舊的期限則長達7~14年。

因此,現在職業的半衰期越來越短。壹個白領若不學習,不出5年就會變得囊中羞澀。據統計,25周歲以下的從業人員,職業更新周期是人均壹年零四個月。當十個人中只有壹個人擁有某種職業的初級證書時,他的優勢是明顯的,而當十個人中已有九個人擁有同壹種證書時,優勢便不復存在。

面對職場的潛在危機和本領恐慌,應對策略是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社會在突飛猛進地發展,科技在日新月異地進步,這就要求我們要做“終身學習型”的員工。只有不斷加強知識的學習,著實提高文化理論水平,不停開闊視野,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只有強化業務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和業務技能,用正確科學的方法投入到工作中,才能適應企業不斷發展的需要,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有壹則寓言在職場中頗為流行:

草原的夜幕下,壹頭獅子在沈思:當明天的太陽升起,我就要拼命地奔跑,追上跑得最快的那只羚羊。與此同時,壹只羚羊也在琢磨:當明天的太陽升起,我要拼命地奔跑,逃脫跑得最快的那只獅子的追趕。

越來越多的職業人士如同奔跑的“獅子”和“羚羊”,壹種對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知識層次不滿意而產生的危機感,促使他們重新走進課堂進行“充電”。

李斌是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的液壓泵工段長,他普通得就像大家身邊的每壹個人。他通過持之以恒的刻苦學習,從壹名初級技工成長為壹位專家型的技術工人,被譽稱為“智慧工人”。技校畢業生→操作工人→全能技工→數控應用專家,他實現了壹個了不起的飛躍,成了名副其實的“工人專家”。

1980年,李斌從上海液壓泵廠技工學校畢業,進廠當了壹名初級技術工人。從此,他壹直堅持邊工作邊學習,走崗位成才之路。在車間師傅們的指點下,勤學苦練,不僅掌握了車、鉗、磨、銑等金屬切削加工技術,還逐步掌握了工裝夾具、機械維修等技術,成了車間的技術高手。但他仍不滿意,利用有限的業余時間,自學了高中的所有課程。1982年,他考進上海電視大學,攻讀機械工藝與設備專業。專科畢業後,他繼續深造,考入上海市第二工業大學,攻讀機械電子工程本科專業。

這時,李斌仍堅持在企業上班。為了不影響工作,他選擇了每周兩個晚上和壹個星期天的課程。每到大學上課的時間,他壹下班,就趕十幾公裏的路程,去學校聽課。幾年裏風雨無阻,絲毫不懈怠。經過三年大專、三年本科的在職學習,李斌奠定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功底。

1988年,李斌作為勞務工被派往德國力士樂公司所屬瑞士分公司,進行技術培訓。培訓結束後,李斌的行李箱裏裝滿了外文詞典、技術書籍、音像資料等學習資料,卻沒有外國的免稅商品。培訓期間,李斌緊盯著每道工序、每項工藝、每種刀具,甚至技術人員的每個動作手勢、操作要領。晚上,他再把白天看到的壹切詳細地記錄下來。

有壹天,突然有壹批復雜的零件急需要加工,而此時,公司的技術人員都外出度假了,瑞士公司的負責人急得團團轉。

正當大家壹籌莫展時,李斌站出來說:“讓我試試。”大家都吃驚地瞪大了眼睛,因為李斌只是來培訓的普通勞務工。只見李斌鋪開圖紙,從編程序、定工藝、選刀具,到開動機器,動作極其熟練,可以說是壹氣呵成。當加工精良的零件完成後,經過檢驗,完全合格。大家笑了,公司的負責人也笑了。

李斌的成功在於好學,在於持之以恒地堅持專業學習,實現了實踐技能和專業理論的融會貫通。他從考入技校,到取得工學學士學位,總計學習時間竟長達十年。

在這十年的系統學習期間,李斌實現了由“補強式”學習,向“儲備式”

學習的轉變。實現了由組織培養為主,向自我提高為主的學習轉變。實現了由原來以適應、滿足崗位要求為目的的學習,向服務並促進企業戰略發展的要求為目的的學習的轉變。在持之以恒的學習過程中,他學習的視野,也由最初的“崗位需要什麽,我就學什麽。企業需要什麽,我就補什麽”,發展為“數控技術有什麽,我就學什麽;數控技術發展到哪裏,我就跟蹤到哪裏”。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正因為李斌長期堅持學習,在德國培訓期間,當公司的工件沒人敢去加工時,胸有成竹的李斌能夠大膽說壹聲:“讓我試試。”李斌始終立足生產壹線,不斷學習和掌握當今數控科技領域新技術,以過硬的本領,在數控編程、工藝改進、刀具革新及產品的技術攻關上,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李斌帶領壹個斜軸泵質量攻關小組,為了解決長期困惑企業的斜軸泵質量問題,在近三年的時間裏,他和大家對缸體工藝做出重大改進,使產品能級上了新臺階,為企業產品擴大國內工程機械市場份額、進入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多年來,在李斌的帶領下,這個小組***完成數控編程1600多個,工藝改進230余項,直接創造經濟效益1000萬元。僅刀具革新壹項,他和大家就為企業節約了300多萬元人民幣,還申請了專利。他還成功開發了5種類型、17臺進口設備的加工功能,產品攻關57項,創造了22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

除了搞研發、技術革新,他還是編外的數控設備維修工,幾乎是人到病除。

現今,以李斌名字命名的上海電氣李斌技師學校,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它已經培養了5800名學員。李斌在這個學校無償授課1950小時,並且建立“李斌師徒網站”,使全國大批技術工人成長起來。李斌因此成為現代藍領的楷模。

可以說,李斌的驕人業績,是靠學出來的,是靠幹出來。他不是什麽天才,只是靠持之以恒地學習、刻苦地鉆研,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才成為現代藍領的楷模。他是大家身邊的普通員工,但他又不普通,因為他給國家、給企業創造了很多人加在壹起都難以達到的經濟效益。

李斌的事例,有力地說明了現代企業的員工要成長,必須通過持之以恒的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才能成為本行業的專家。

競爭就是專業的競爭,沒有專業就沒有眼光,就看不到機會和危險。行行出狀元,蓋洛普調查發現,壹個能幹的飯店前臺能夠在和住店的人接觸的前7秒內獲得對方的信任。壹個華爾街分析家說得好:“如果壹個人在他自己的行業中都不能是權威,那他在什麽地方會是權威呢?”

權威意味著懂行。懂行就是我們的資本,這是用金錢買不來的,是無法用其他東西替代的。管理者懂行,就能提出員工可以實現的高目標;員工懂行,就能實現這個高目標。

懂行意味著精通,而只有堅持做壹行,才會精通。忙著跳槽,不踏踏實實工作的員工,今天在這兒打壹口井,明天在那兒打壹口井,最後哪兒都沒有挖出水來,地面上只是留下了許多個坑而已,最終還是身無壹技之長。

壹個人壹輩子把壹件事做得極其出色,就是最大的成功。要知道,壹生做壹件事和做三件事,肯定是不壹樣的;壹個聰明的人做三件事情和不聰明的人做壹件事情,也是不壹樣的。

職場上隨處可見這樣的人:工作多年,業績仍然平平,不見長進,對所從事的專業了解不透,還自視甚高。美國***同基金之父羅伊紐伯格在華爾街就發現,某些理財者在理財方面並不在行,“當公司需要壹個人對壹大筆錢負責時,他們無法拿出對策”。他覺得每個領域都是這樣,極少數的人十分出色,絕大多數的人缺乏相應的才能。

沒有專業技術能力,就變成了“萬金油”,什麽活都能幹,可什麽活都幹不好。俗語說:什麽都行的人,什麽都不行。這樣的員工,他們之間的差異非常小,同質化傾向嚴重,沒有應對職場的獨特能力和高超本領,也就是沒有自己的王牌。對此,只有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才能脫穎而出。

無論從事什麽職業,都應該精通它。讓這句話成為妳的座右銘吧!下決心掌握自己職業領域的所有問題,把自己的工作方面的業務、技術當回事,使自己變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妳是工作方面的行家裏手,精通自己的全部業務,就能贏得良好的聲譽,也就擁有了潛在成功的撒手鐧。

專業已成為員工的核心競爭力。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商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資源爭奪問題,而是如何高效、快速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利用先進的交流形式,進行資源的再分配以及服務再造。人們越來越感覺到,原來的學校教育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形勢,因此學習新知識不斷為自己充電已成為每個員工的日常行為,並且要想高效率、高質量地工作,就需要個人能力的變革,知識的更新。

學習對於我們每壹位員工來講都是必不可少的,還是對自我的壹種投資和成長訓練。新的知識帶給我們新的工作方式,為我們謀取更加重要的職位和工作,為我們創造更大的人生價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學習是使自己保持領先不致落後的必要形式和重要內容之壹。在新經濟時代學習是永恒的生活旋律。主動學習會為我們帶來贊許和支持的目光。養成熱愛學習的習慣,如同每天必須吃飯來補充自身的營養壹樣,會使我們的能力不斷提升,未來會越來越美好!